《幻影》導讀 /冷言

魔術的舞台

我一直以為,魔術在現實生活當中只能藉由魔術師的手,以華麗的面貌呈現在宴會、舞台或電視上;我也一直以為,魔術在推理小說當中同樣只能藉由作者的手,以巧妙的手法呈現在詭計、殺人事件上。然而,在閱讀松岡圭祐的『魔術師』系列過程中,這種既有的刻板印象隨著故事劇情的發展被逐漸改寫。在『魔術師』系列的第一本作品《魔術師》當中,魔術在推理小說這個舞台上以『詐騙』的形式出現;而在系列的第二本作品《幻影》當中,則是以『偷竊』的形式出現。
魔術這個題材很早就被應用在推理小說當中,其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應該就屬日本推理作家泡?妻夫。事實上,魔術和推理小說有著相當相似的本質,一場精采的魔術秀就如同一本精采的推理小說。魔術師以精湛的技巧與機關設計為骨架,炫麗的開場、流暢的過場以及令人讚嘆的終場為血肉,成就一場完美的演出;推理小說家則是以引人入勝的故事與詭計為骨架,不可思議的開場、緊張懸疑的氣氛以及令人意外的結局為血肉,成就一本完美的小說。不同的是,魔術師竭盡所能希望隱藏自己所使用的手法,深怕被觀眾識破;而推理小說家則鉅細靡遺解說自己所設下的詭計,擔心讀者無法理解。


魔術的角色

松岡圭祐本身的專長是臨床心理學,在魔術師這個系列當中他花了相當多的篇幅深入描寫青少年的心理成長。
本書的主角椎橋彬,是個無法和別人融洽相處的孤獨少年,因此他全心全意投入魔術的練習當中,以為藉此可以成為和其他人之間溝通的管道。在一次和母親的爭吵中,十五歲的椎橋彬選擇逃家,假造履歷表進入一家保全公司並開始了他欺騙的人生。他成為保全公司的『竊賊剋星』,這項工作就是穿著便服在超市或賣場中進行巡邏,並且當場逮捕在賣場中進行偷竊行為的竊賊。由於對魔術手法的了解與天份,他幾乎能夠完全看穿所有竊賊隱藏贓物的手法,也因此在店家之間聲名大噪,許多店家爭相聘請他到店裡巡邏。但是在他逮捕竊賊的同時,他也下手偷竊店家的商品。
松岡圭祐相當深入地描寫了一名十五歲少年的徬徨與孤獨,他如何在成年人所建構出來的世界中以自己的邏輯生存下去,和如何靠著欺騙與偷竊來對抗這個世界。椎橋彬所遭遇的問題相信是許多和他同年紀的青少年也有可能面對的問題,年輕人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解讀別人的想法,也因此造成許多誤解和對立。
作者在故事中藉著刑警舛城徹的想法與行動,來表達成年人的立場,並且透過第一集《魔術師》當中的女主角里見沙希之口,提供了一個相當正面的態度,積極地面對這些問題。


魔術的手法

故事前半部的重點在描述椎橋彬的人生境遇與心理狀態,同時說明了他的犯罪手法。乍看之下幾乎完美無缺犯罪計畫,不僅順利將未成年的他帶往名聲與金錢的巔峰,也讓警視廳搜查三課束手無策。然而,就在警部補舛城徹登場的同時,他立刻從現有的線索過濾出嫌犯範圍,一一將兇手留下的疑點解明。這種敘述方式是應用了推理小說當中『倒敘推理』的手法,讓讀者在驚訝於真兇犯罪計畫的周詳之時,更忍不住讚嘆偵探超群的洞察力。
作者將魔術當中需要高度技巧的隱藏法應用在偷竊上,對於手法細節的部分也詳加描述,不但讓整個犯罪計畫更有真實感,更讓讀者覺得這樣的手法好像真的可以辦到。這種真實感帶領著讀者不自覺地一路往下閱讀,無論就推理小說或是大眾小說的角度來看,都是相當成功的處理方式。
就目前推理小說的閱讀市場來看,大部分讀者閱讀推理小說已經不再只是為了追求石破天驚的詭計或殺人手法。枯燥繁雜的不在場證明調查,和反覆試誤式的密室手法推理,已經無法滿足口味越來越大的讀者,讀者更在意的是故事是否能夠吸引自己閱讀,對於角色的要求也從具象的外觀動作,深入到抽象的心理層面。
作者放棄殺人事件所帶來的一連串謎團,以魔術如何被一步一步錯誤應用到偷竊手法上,來取代傳統的殺人謎團,並且讓犯罪者心理狀態的轉變為故事敘述的重點,比起時下許多描寫變態殺人狂的小說更貼近一般人生活,讓讀者更能夠理解犯罪者的想法。臨床心理學專家的松岡圭祐,在這方面的處理上無疑是相當成功的。
對於『魔術師』這一系列小說的閱讀,以筆者的閱讀經驗,建議是從第一集《魔術師》開始依序閱讀,這樣將更可以感受到書中角色在心理上的演變,對於『魔術師』這個系列所架構出來的世界也會有更完整的了解。

─ 本文摘自松岡圭祐《幻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