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金愛蘭김애란
1980年生於仁川, 成長於瑞山, 畢業於韓國國立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戲劇系。
2002年以短篇小說〈不敲門的家〉贏得第一屆大山文學獎並正式踏入文壇,之後陸續獲得黃順元文學獎、韓國日報文學獎、李孝石文學獎、 今日新銳藝術家獎、 申東曄創作獎、金裕貞文學獎、新銳作家獎等多項大獎的肯定。
作品包括短篇小說集《奔跑吧!爸爸》、《垂涎三尺》、《飛機雲》,以及長篇小說《噗通噗通我的人生》。其中《奔跑吧!爸爸》 於2014年出版法文譯本,並榮獲法國Prix de l’Inaperçu文學獎。 《噗通噗通我的人生》則已授權臺灣、中國、日本、法國、德國、俄國、越南等多種版本,並被改編拍成電影。
|
|
|
| |
  |
|
林文珠
熱愛文字轉換間化學變化的韓國華僑,希望推廣韓文之美。
楊琬茹
政大韓文系畢業。
不算愛讀書,但偶然踏入翻譯的世界後,就捨不得提腳離開了。
期許每一本譯作都能成為自己亦師亦友般的存在。
|
|
|
| |
17歲的心靈,80歲的身體
我們的兒子是這世上最特別的存在……
韓國熱賣突破40萬冊!蟬連暢銷排行榜18週!
改編同名電影,由宋慧喬、姜東元領銜主演。
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你聽到了嗎?
那是風,是初戀,是你們緊緊抱住我──
是我所有的心痛與心動。
爸爸和媽媽在他們17歲的時候就生下了我。
今年我17歲了,
但我無法知道能不能活到18歲,或19歲。
那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剩下的時間不多
當其他的孩子像大樹一樣成長茁壯,
而我則在快速地老去。
別人的一小時,是我的一天;
別人的一個月,是我的一年。
現在的我,比爸爸還要老了。
爸爸可以在我身上看到他80歲時的樣子,
我則在爸爸身上看到自己34歲時的模樣。
無法來臨的未來和無從經歷的過去,在此刻相遇,
它們互相提問:
17歲是不是適合成為父母的年齡?
34歲是不是適合失去子女的年齡?
爸爸問:下輩子你想成為誰?
我大聲地回答:爸爸,我想成為爸爸!
爸爸問:世界上有這麼多更好的選擇,為什麼偏偏想成為爸爸?
我不好意思地小聲說:爸爸,我想成為爸爸,
然後再生下我,這樣我就能懂得爸爸的心。
爸爸哭了……
備受期待來到這個世界的亞凜,擁有爸爸的純真和媽媽的感性,卻不幸罹患了「早衰症」,據說這樣的孩子很難活過17歲。然而現在的他已經17歲了,即使被困在80歲的身體裡,亞凜透過閱讀來認識這個世界,並透過其他孩子的臉龐來想像自己青春飛揚的模樣。活到17歲,是亞凜迎來的第一個奇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亞凜越來越衰老,每一分、每一秒都格外地漫長,但不可思議的「奇蹟」,卻一個接一個發生…… |
|
|
|
  |
|
我今年已經十七歲了。人家說我能活到現在真是奇蹟。我也是這麼認為。跟我一樣的人很少能活過十七歲的。然而對我來說,更大的奇蹟總是存在於平凡之中。過平凡的日子,然後平凡的死去,我一直相信這就是所謂的奇蹟。我認為奇蹟是我眼前的這兩位──我的爸媽。也是舅舅和舅媽、隔壁大嬸和大叔、酷暑和寒冬,但並不是我。
幾年前,隔壁一位阿姨跑來我家。
「聽說這病原因不明,也無藥可醫啊?」
「是啊。」
「這不是病。」
「啊?」
「那是一種訊息。」
她旁邊放著一本老舊的聖經和一條聖珠。
「阿姨,他不是訊息,他叫作亞凜,韓亞凜。」爸爸說。
剎那間,這個和我的外表不搭調、優雅又無可挑剔的名字令我很難為情,但同時我也對爸爸感到驕傲──他現在也成熟多了呢……在他還只是個十幾歲的一家之主時,大人們說什麼,他只能低著頭,好像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而現在他會保護我們,不受那些人的指指點點。然而爸爸還是難免感到難過,那天晚上他喝得滿身酒味回來,手上還拎著一盤一千圜的水餃。這種人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這次特別在意。他來到我房間,枕在我無力的腿上。他鼓著臉頰,一邊嘿嘿笑。
「亞凜啊,亞凜,你喜歡什麼樣的音樂?」
我使盡力氣,用微微顫抖的聲音說:
「怎麼了?」
「沒什麼,我只是想知道我兒子喜歡什麼。」
我笑著用昏花的視力,心有點刺痛地望著眼鏡另一頭的年輕爸爸。為了讓他開心,我故意搞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