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法蘭西斯科•米拉雷斯Francesc Miralles
一九六八年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德國語文學系畢業。他身兼小說家、作曲家、記者等多重身分,既是報刊的專欄作家,也是電台、電視台的編劇。
米拉雷斯長期關注靈性與心理學,並以此為創作題材,深入淺出的文字,加上療癒人心的內容,讓他的作品備受讀者歡迎。其中與亞歷士•羅維拉合著的寓言故事《當快樂來敲門》,更被翻譯成十二種以上語文版本。
另著有《小小的愛》、《愛的筆記》。
|
|
|
| |
  |
|
葉淑吟
西文譯者,永遠在忙碌中尋找翻譯的樂趣。
譯有《百年孤寂》、《謎樣的雙眼》、《風中的瑪麗娜》、《南方女王》、《海圖迷蹤》、《愛情的文法課》、《時空旅行社》、《黃雨》、《聖草之書:芙烈達•卡蘿的祕密筆記》、《螺旋之謎》等書。
|
|
|
| |
這樣愛,人生還不賴!
德國最受歡迎百大作家、《當快樂來敲門》作者療癒人心最新力作!即將改編拍成電影!
一切都從那個「不速之客」闖進他家開始,
他付出了小小的愛,
讓他遇到許多不可思議的人和事,
也重拾了他遺失的人生……
是的,我們必須去愛,否則就會生病。
是什麼讓他逃離那個無聊透頂的人生?回想起來,好像就是那隻會微笑的貓吧。牠無意間闖到他家,他給牠一些食物,分牠一部分的床,獻出一點點小小的愛。就是這麼簡單的舉動,卻喚醒了沉睡已久的心,讓他跨出原本那個「糟透了」的世界,而不可思議的際遇也開始一件接著一件發生。
先是樓上的老編輯交付他編撰《日常小小魔法課》的棘手任務,再來是碰到露天咖啡店的怪人問他沒頭沒腦的古怪問題,還有酒吧裡不知名的神秘顧客,每次只待十七分鐘就離開,分秒不差。最重要的是在街角偶遇的女子,竟是好多年以前在他臉頰上留下「蝴蝶吻」的小女孩!
每一個可能只是過客的人,都在他的生活掀起軒然大波;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動作,都可能帶來宛如風暴的力量。然後他這才終於發現,那個宛如「魔法」一樣神奇、讓生命蛻變的祕密……
人生真的只能這樣嗎?作者米拉雷斯用這個溫暖動人的故事,帶領我們經歷了一場探索人生無限可能的冒險。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把生命活出一點奇蹟,其實真的很簡單,只要從現在開始,你願意付出一點點──小小的愛。 |
|
|
|
  |
|
名家推薦:
【名作家】李欣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藹玲、【卡內基訓練負責人】黑幼龍大大推薦!(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推薦序──
人生,無數機緣的總和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
人生充滿了偶然,每個偶然都是一個機緣,它會改變你的生命。很多時候,順手做件好事,幫別人一下,善心會像個迴力鏢,它改變你原有的路線,使你遇到不同的人,成就不同的人生。我的一個同學就是這樣遇見了她的先生。那時,教我們行政法的老師生病,她去探病,順便替師母去領藥。假如她沒有替老師去拿藥,就不會碰到那位實習藥劑師;如果他沒有給錯藥袋(他說為美色所眩),她不會回去換,兩人就不會結為連理。
我們小時候母親都教我們盡量做好事,說做好事,好運就自己會來。這本書,很像我小時候母親說的故事,這位年近四十的宅男教授如果心地不善良,他就不必去管門外哪隻動物在抓門;小貓咪門一開衝進來了,他心不好也不會想到倒牛奶給牠喝,當然就不會跟著貓上樓而認識住在頂樓的老先生;如果他不是好心幫這位老先生上街去買玩具火車的鐵軌,他就不會遇見六歲時心儀的女孩子;老人如果沒有心臟病發去住院,他也不會進入老人的公寓,替他編書。這一切的一切就像個骨牌反應,身不由己地隨著命運的手走向從來也沒想過的路徑,做了他從來也不曾做過的事,最後,成就了一個美滿姻緣。
人生真的很奇怪,中國人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見面不相識」,街上這麼多人走來走去,他怎麼會在過馬路的人群中,發現了他的初戀呢?這個「緣」就是本書的主題。其實想一想,我們生活哪一天沒有受到機率的左右?我不信緣,有時又不得不信。
本書對於現在流行的宅男是個很好的啟發,不管你多優秀,沒有上街,別人便不會知道你的存在,工作機會不會掉到你頭上來,你也沒有機會墜入情網,因為你得先去找到她。作者把書中人物心情描述得很細膩,不慌不忙地講述每一天發生的事,每一天因前一天的因,造成第二天的果,第二天的果又成為第三天的因,我們就這樣地過了一生。
我小時候父親常告訴我們,如果做與不做都是百分之五十的機率,你要做,因為一動,就改變了機率。所以說「行動三分財氣」,章回小說每每都有這麼一句話:「早起無事,上街走走」,為什麼呢?上街一走動,就會遇到人,人就會帶來機運,後半部的人生就不一樣了。每次看京劇《蕭何月下追韓信》都有這種感嘆,蕭何若沒追到韓信,韓信也就不會被呂后所殺了。
這本書像杯醇酒,慢慢地喝,細細地感受你的人生。你會發現作者說的沒錯,人是無數機緣的總和,採取主動,接受命運,你會有快樂的人生,就算不如你意,至少你試過了。 |
|
|
|
|
  |
|
突襲
夜間的冰冷將廚房的玻璃蒙上一層霧氣,我正安靜地準備晚餐。我一向不愛一天將盡的最後幾個小時,因為我會從一天的消逝看到人生的下坡。這一刻,孤單亮出它看不見的尖銳犬齒用力啃咬。
我一邊用平底鍋煎馬鈴薯蛋餅,一邊問自己為什麼沒跟交往過的女孩有結果。最後一任女友已是許多年前的事。她是個非常有趣的金髮女孩。她唯一的缺點是名花有主,不過我晚了幾個月才知道。最後她的弟弟同情我,在一次私下碰面的場合,勸我放手。
「我喜歡你們兩個。」他告訴我。「如果她愛的是她男友,那麼她不會跟你在一起。如果她愛的是你,她會馬上跟男朋友分手。」
這個非常簡單的分析,讓我回到孤零零的單身生活。
維特至少還有個聽他訴苦的忠實朋友威廉,我卻連這個也沒有。
我猜我就此告別社交生活,是害怕遇到更多的失望。青少年時期,我就厭倦跟著其他人一窩蜂,當你需要幫忙時,他們卻對你置之不理。此外,要遇到一個話題投機的朋友也不容易。
我討厭這個世界和它可笑的愚蠢。
我打開收音機,轉台想找音樂頻道。東京電台正在播放爵士樂即興演奏會。就在我成功翻轉蛋餅,演奏會的觀眾剛好爆出了如雷的掌聲。
我當作那是獻給廚師的掌聲,鞠了幾次躬道謝,然後繼續處理食物。
晚上十一點,我關掉夜燈躺在床上,繼續聽著收音機的音樂。看來,除了四個爵士樂好手,又加入第五個,那個演奏會是紀念他登台五十周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