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的關係是——在一起,但不失去自己 華文世界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作家 踏進婚姻的殿堂之前,你不可不知的二三事! 在探索自我的的道路上,繼續潛心修行── Facebook Instagram
即日起,新書預購79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讀冊 
三民 皇冠讀樂網 
限量發售張德芬親筆簽名書!

● 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你容易愛上什麼樣的人,談什麼樣的戀愛?為什麼明明相愛,卻還是會爭吵?想要婚前協商,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進入倦怠期,就只能提心吊膽擔心哪天會被外遇?……面對難解的關係習題,我們已經費盡心思,卻總是在愛裡受傷,在關係中受挫。

既是華文世界深具影響力的個人成長作家,也是經歷過熱戀結婚、背叛分手的戀愛實踐家,張德芬談過成功的愛情,也談過挫敗的戀情。她根據自己多年來摸爬滾打的觀察和實戰經驗,寫下這本親密關係大全,帶領我們全面解析親密關係,幫助我們解決那些難以啟齒的疑難雜症,以及最重要的——在關係中完成每個人生命的功課,成為自己心目中想要成為的人。

親密關係是一種等價交換。你要讓對方知道,你多愛他,取決於他對你多好;你要讓對方曉得,他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但也就只是一部分而已。透過這本關係神書,在關係中留住對方,也不失去自己。現在就和張德芬一起,展開這場前所未有的修行!

【創意人.作家】李欣頻、【《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臨床心理師】洪仲清、【作家】許瑞云、【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主持人.作家】陳文茜、【主持人.作家】曾寶儀、【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絢慧 同修共好推薦!●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張德芬

臺大企管系畢業,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MBA學位。曾擔任臺視新聞主播、記者,並於知名企業擔任亞太地區行銷經理。 眾人稱羨的人生履歷卻讓她在喧囂之時驀然轉身,經歷憂鬱症的打擊,2002年開始,張德芬潛心修習瑜伽及新時代的個人成長課程,並博覽數百本相關著作,彷彿踏上追溯之路,將自身的生命經歷和情感經驗,透過時時刻刻的觀照與修行,盛綻一朵朵豐盈飽滿的心靈之花。 她提筆寫下身心靈三部曲《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以及《關係不是愛情,而是修行》、《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遇見一個人的圓滿》、《愛到極致是放手》、《愛上自己的不完美》等書,引起兩岸三地讀者廣大回響,總銷量超過1500萬冊。另譯有《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修練當下的力量》、《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樑》等書。 她被媒體選為「影響中國女性生活精英人物」、「年度優雅女性人物」、「十大品牌女性」、「中國心理産業年度人物」、「卓越影響力企業家」等,2015年創立公司「張德芬空間」,截至2023年,全網用戶已超過2300萬。

親密關係的差異 婚姻和戀愛不同

幾乎每個人都嚮往擁有美好的婚姻,可是為何現實總是不如人意?這是因為很多人在進入婚姻之時,都還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狀態。 我經常講,在內在成長這條路上,我像一位資深導遊,孜孜不倦地為大家引領人生之路。親密關係的修煉亦需要指引,首先你要看清婚姻的本質,它與戀愛有何區別,這樣你才能清晰地知曉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以及到達的方式。 不僅如此,你還要瞭解這趟修煉的路途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多重阻礙,正確避開才不會讓自己吃太多的苦,也才能順利地抵達你要去的地方,最終收穫穩定和諧的美好婚姻。 戀愛和婚姻完全是兩回事 戀愛和婚姻完完全全是兩回事。很多人在進入親密關係前,並沒有看清這兩者的區別,等到問題顯現出來,只會變得手足無措,陷入無意義的爭吵和內耗之中,讓彼此都深受傷害。 那麼,戀愛和婚姻究竟有何不同呢? 婚姻好似合夥制公司,雙方爭取讓利潤最大化 談情說愛可能是無憂無慮地結伴玩樂,經營婚姻則像兩個人合夥開公司。 如果只談戀愛,你可以自在隨性一點,而且只要你在關係裡學會了進退自如的功課,就儘管轟轟烈烈地去愛。婚姻則牽扯到方方面面,需要慎重對待,絕不能以草率談戀愛的態度面對。婚姻需要合夥的雙方都保持理智和清醒的頭腦,而非只坐看風花雪月、只幻想激情浪漫。 在尋找「婚姻合夥人」的過程裡,你可以從氣質相貌、脾氣秉性、胸懷擔當等多個角度考量,也需雙方互有好感、相處融洽,才能共同開辦好家庭這間公司。 與戀愛不同,合夥開這家名為「婚姻」的公司,要以創造「利潤」為前提,如此這間公司才能健康地發展,這也是婚姻幸福持久的基礎。 那麼,婚姻公司的「利潤」包含什麼呢?夫妻雙方的快樂幸福、家庭成員的內心感受、家庭的財務狀況、家庭未來的發展規劃等都屬「利潤」的範疇。 在進入婚姻之前,我們在心裡一定要構建「婚姻需要認真經營」的認知。倘若經營不善,婚姻就只會是浪漫主義的陷阱,落得兩敗俱傷的結局。 婚姻的本質不是愛情,而是修行 心理學領域的前輩吳和明老師在談婚姻時,做了一個這樣有趣的解讀: 在結婚儀式中,主持婚禮的牧師或神父會向女方提問,「你願意讓這個男人成為你的丈夫,與你締結婚約嗎?無論貧窮富貴、疾病健康,你都會不離不棄嗎?」事實上,神父真正應該問的是:「你願意嫁給這個男人,深入虎穴,成為他媽、他姊的替身,然後接受他人生二十八年來累積的憤怒嗎?」 如果女方點頭說願意,那就再向男方提問:「你願意娶她,把你家變成主戰場,成為他爸、他哥的替身,接受她人生二十六年來累積的幻想、嫉妒和仇恨嗎?」 如果男方也說願意,神父接下來應該說:「那我現在宣布,你們正式結仇。」 對於這段趣談,有些網友深有感觸,改編的版本也很戳心: 神父應該對女人說:「你願意嫁給他,面對他對你幻想的破滅,和他一起經歷生命深處的種種喪失,承受他所不能承受的,愛他所不能愛的自己嗎?」 然後,再對男人說:「你願意娶她,當她用最黑暗的部分面向你,你依然可以看到後面的光芒,不被彼此的心魔誘惑,不向絕望低頭嗎?」 如果雙方都願意的話,那神父就應該說:「我現在宣布,雙修開始!」 接下來,雙方將共赴婚姻修行的主戰場,開始一場漫長的修行旅途,直面自己的人生課題。 婚姻比戀愛更麻煩,要容納更多真實的面相 婚姻永遠不只是由鮮花、音樂、美酒等浪漫的因素構成,也永遠不會只有童話故事裡王子與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生活的完美結局。 我們要勇於接受每段婚姻都有它殘酷一面的真相。生活中定然有很多瑣碎的事情,雙方都會經歷情緒低落或者暴躁的時候,對目前的生活、乃至對眼前這個人,也難免會有極度厭倦的崩潰瞬間。 作為婚姻的局內人,因為雙方逐漸熟悉,長久以來耐性逐漸被消磨,那些我們最不願意被外人所看見的醜陋一面,會在情緒失控的時候暴露出來,而且是不計後果和代價的。 有人會覺得一段婚姻走到破裂不會一蹴而就。離婚這件事,其實會礙於人性層面的因素,而變得麻煩不斷、困難重重。倘若雙方還有孩子牽絆、父母贍養、財產分配等因素的牽制,那麼雙方分開的機率是非常低的。最主要的問題是,一旦進入穩定的、有法律約束的婚姻中,一方很有可能會把禮貌、教養、正直、公平這些道德外衣早早褪去,開始肆無忌憚地展露自己的「真性情」,即使將最惡劣、最真實、最不客氣的一面以猙獰的方式呈現給對方,對方也不會遲疑不決。 我很喜歡一位老師克里斯多福.孟,他的作品《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樑》與我的觀點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我深有共鳴並樂此不疲地翻譯了這部作品。 他在書中提到,當年宣讀結婚誓言的時候,他其實根本不瞭解結婚之後會進入怎樣的狀態,所以他在婚後的那段時間可以用「水深火熱」來形容。 他後來深有體會地笑談,當初的誓言應該是這樣的才對:「我發誓在結婚以後,會給你帶來難以想像的痛苦,導致你對我說出連黑社會老大聽了都會嚇到的話,並且讓你後悔遇見我、嫁給我。而當你對我做出同樣的事情時,我會用一個三歲小孩的承受度來回應,並且用急性子、壞脾氣,甚至冷漠來當作我的武器。而且在這個時候我永遠也不會想起來,當初我們結婚的時候,我們只是兩個盡力都想做到最好、非常相愛的普通人,我會把你當作我唯一的快樂源泉,你最好也是這樣。到最後,如果我們沒有離婚、如果你運氣好的話,我才可能會成長一點,並且瞭解到親密關係的真正目的,從而和你白頭偕老。」 倘若在結婚前,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預見到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麼有多少人還有勇氣踏入婚姻的殿堂呢? 我個人認為,婚姻當中固然有精采時刻,也定然會有低潮時期,我們不能因為不想去面對那些糟糕的、黑暗的面向,就選擇逃避婚姻,不然就是因噎廢食了。 最近,我和克里斯多福老師又通過一次電話,繼續上次的話題。他坦誠地講,當初他在二十歲出頭的時候,悲觀地認為自己這一生再也不會有什麼好的親密關係了。然而,到了三十多歲時,他偶然邂逅了他的妻子素梅老師,他很開心自己找到了真命天女,頓覺那十幾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結婚之後,他們曾經有過一段低潮期,那時候素梅老師也跟我提起,她想要放一個婚姻長假,讓自己出去走走。然而,就在疫情這段期間過後,他們的情感又磨合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雖不能說是如膠似漆,至少是相濡以沫,他們成為了彼此最佳的良伴。 每個人都需要在婚姻這條路上探索和成長。倘若能在進入婚姻前,就能完整看見婚姻最真實的面貌,接受婚姻並不僅僅只有風花雪月的現實,才更有機會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幸福,創造雙贏的局面。 我們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比起談戀愛時的浪漫討好,婚姻更需要彼此協作,以及確保兩人都做好「認真經營」的準備,才能順利銜接這中間的差異。由張德芬老師帶你領悟這趟愛的修行,即刻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
  • 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

  •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恩佐全彩插圖典藏版】

  • 活出全新的自己【恩佐全彩插圖典藏版】

  • 遇見未知的自己【恩佐全彩插圖典藏版】

  • 愛上自己的不完美【全新版】

  • 愛到極致是放手【全新版】

  • 遇見一個人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