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放手,是寬心的練習
從小到大,我們經常被灌輸要「把握」機會、
「把握」當下,
這樣的觀念,雖讓我們在面對問題時,
能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迎戰,
但也在無形中加深了「失去等於失敗」,
「放手即是放棄」的恐懼。
不論是親情、愛情、功名或是錢財,
我們總小心揣著這個信念行事,抓緊心中的執念,
握緊手裡的拳頭,深怕失去一切,
看似擁有,其實讓心靈裝載著更難以承受的負累。
放手真的是放棄嗎?失去真的就一無所有嗎?
佛家說,「捨,就是得;不捨,哪有得。」
所謂的捨,不一定是施捨,也可以是捨棄;
電影《臥虎藏龍》中同樣有句經典臺詞:「當你緊握雙手,
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適度的放手,才有可能從我執局限的視野外,
看見更寬廣的天空。
本期特別企畫,《皇冠》邀請四位心靈作家:
諮商心理師蘇絢慧、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知性作家黃明堅與榮總精神科醫生蔡佳芬,
與讀者們分享,當面臨不同生命課題裡的不同的執念,
該怎麼樣好好放手。
放手不是放棄,而是讓我們練習寬心,是讓我們退一步,
遇見生命裡不一樣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