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機長的智慧
任何一個行業,在服務的歷程中,與顧客接觸的時段越多,參與服務人員的人數越多,服務變換的部門越多,出差錯引發顧客抱怨的機率也相形倍增。這些服務的接觸時點,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關鍵時刻(Moments of Truth,簡稱MOT)。
理想的狀況是,企業組織中由上到下,由裡到外,『每個部門』的『每一位員工』,他們對於服務的理念是一致的,他們被完整的教育以執行優質服務,他們堅守公司的高標準,並以之隨時作為衡量自我的標竿,他們瞭解顧客在不同情況之期待,並被賦予權限彈性滿足其需求。
然而,這份理想並不容易,與其公司內部的相關部門互相指責『你種的因,我受的果』,還不如負起對顧客、對公司整體的責任,由『你』開始,扭轉不利之情勢,挽回顧客的心。
航空公司的服務,由地勤櫃檯旅客報到後,開始一連串的關鍵時刻;報到並不保證能及時上預定的飛機,或者登上原來那班飛機,變數在於天氣或機務。飛安是航空的必備要素,天氣不好不能飛,飛機沒修好更不能飛,於是,碰到上述事件,地勤人員可就忙翻天了﹔顧客對於長時間等待總會失去耐性的。
有一次,國內一家航空公司飛峇里島的航線,在起飛前的檢修時,發現起落架漏油,大約必須維修半小時,此時,客人已全部進入候機室準備登機,眼看時間已經超過,卻毫無動靜,客人開始不耐的詢問,此刻,地勤人員開始廣播:『各位旅客,本班機將延遲半小時起飛,請各位耐心等候。』在此廣播中,只交代結果,未交代任何原因,此刻,有些顧客開始質疑:『是不是飛機壞了,要修多久啊?即使修好了,會不會再有問題呢?安不安全啊?喔!想來都有點寒寒的。』
這一等,可不是半小時,飛機足足遲了兩個鐘頭,而地勤除了第一次廣播之外,完全沒有後續的安撫與交代,只見好多顧客頻頻到登機櫃檯前詢問,工作人員卻是無法回答確切的原因與登機時間,顧客真是氣炸了,卻也無可奈何,最後終於登機了。
機上空服員忙著協助客人上機,也未見道歉,機上氣氛緊張無比。可喜的是,這架飛機的機長是位高EQ的溝通者,也是為公司承擔責任的服務者,他深知唯有誠心的道歉再道歉,方足以安撫顧客的情緒於萬一。
在八、九成顧客上機坐定後,他開始作道歉廣播:『各位親愛的顧客,歡迎搭乘CIXX飛機,我是本班機的機長XXX,對於飛機延遲兩小時起飛,我在此向各位致十二萬分的歉意,請各位原諒。為了讓各位放心,在此,我謹向各位說明一下,我們的飛機在起飛前做最後複檢時,發現起落架有點小小的瑕疵,我本人全程督導維修,務求百分之百修好,雖然時間延誤了,但完全是為了負責任,保證安全,我想這也是各位所期待的;請您放心,我一定讓我們的旅程更加舒適,航管局也非常體貼,他們知道我們延誤了許多,特地讓我們循捷徑提前十分鐘起飛,真是非常感謝,當然,最該感謝的是各位親愛的顧客,感謝您的耐心與支持。』
機長等待全部客人上機坐妥後,在起飛之前,又做了第二次的道歉廣播,顧客非但停止抱怨,並因得知航管局的體貼『特許』而雀躍不已,兩小時等待的怨氣已煙消雲散,此刻,大夥兒耳中、腦中輸入的是──航管局寵愛我們,我們提前十分鐘起飛。
情緒的轉移真是非常奇妙,飛上藍天時,已是萬里無雲了。
到達目的地之前,機長第三度道歉:『各位親愛的顧客,我們即將到達峇里島,各位也即將展開快樂的旅程,峇里島天氣非常好,祝各位玩得愉快,事事順心,對於今天時間的延遲,再次向各位致最深的歉意,感謝您的包涵與支持,期待下次再為您服務。』
三重道歉的機長,安撫了顧客的情緒,消除了顧客的疑慮,贏得了顧客的信心。他掌握自己值勤的關鍵時刻,為前後連接服務鍊的同事,也為公司整體,成功的扭轉了負面的情境。
這位機長與其他工程技術導向的工作人員不同,他認為擁有專業的技術是工作的基本條件,然而,如果沒有坦誠有效的溝通,在事件不順時,可能橫生枝節,增添處理的困難;特別是面對顧客時,誠實以對,預先溝通,充分尊重是最好的利器。
我在輔導一家國際航空公司時,有一位機長在敘述自己的工作角色時,很驕傲的寫著:『我是坐在飛機最前面的服務員。』
只會開飛機的機長,絕非最好的機長;而以服務為己任的機長,必是最卓越的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