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說」跟「聽」的技巧變好,人生更有意思!
無論是參加公司的研習會、進行諮商或在學校教書,這陣子最常聽到的煩惱就是:「我沒辦法跟別人好好溝通」。
不會跟別人好好地交談;沒辦法盡情表達自己的情緒;容易被對方誤解;自己明明沒那個意思,卻跟別人起爭執……
有這些煩惱的人來參加我的講座或找我進行諮商,希望能改變自己。承蒙大家捧場,讓我一年主講超過一百八十場研討會,換句話說,平均每兩天就在日本各地開一場研習會,其餘時間也接受個人諮商,估計下來一年約接觸到五千人,二十多年來總計超過十四萬人,讓我有這個榮幸為他們的成長盡一分綿薄之力。
通常,遇到對人際關係感到苦惱的人,我都希望他們先了解一件事,就是「溝通能力並非與生俱來的」。
溝通能力要靠學習來培養。
以前你不擅於跟其他人來往,只是因為沒有機會學習。隨著社會逐漸以小家庭為主,人們與鄰居的互動減少,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人也有各自的房間。購物可以去便利商店或上網解決,即使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只要對著電視或電腦,不必見到其他人也能耗掉幾個小時。
和不久之前相比,如今以親身經驗學習溝通技巧的機會少了很多,因此用對話、表情來表達心情的溝通技巧變得拙劣,也是理所當然。
本書將從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互動,介紹如何改善「聽話」與「說話」的基本溝通技巧,也就是如何順利接受安撫,重點在於四個步驟。
一個人若是不認同自己,就無法跟其他人好好溝通。第一章就是第一步,做好能付出、接受安撫的「準備」。倘若內心充滿負面能量,無論別人說什麼都無法引起自己的共鳴,就連讚美、鼓勵也充耳不聞。要學習認同自我、認同他人,來改善人際關係。
下一個步驟是第二章,嘗試付出,及接受簡單的安撫。說出帶有正向認同的「謝謝」、讚美他人,這些看起來都是輕而易舉的小動作,但出乎意料地,許多為人際關係所苦的人都疏忽了這些事。
接下來在第三章裡,就是做為實際溝通基礎的傾聽技巧。仔細聆聽對方的話,也是安撫的最高表現。如果能好好去聽對方的話,在人際關係方面應該會有顯著的改善。
最後,在第四章將介紹進行對話的訣竅、尋找話題的方法,以及如何學會口齒清晰等,也就是溝通技術的訓練。
溝通變順暢,人生會更棒,能讓人更進一步地認同自我,藉由讚美,讓身心都健康。
話說回來,我本來也不擅長與他人溝通。但我在當空服員時便開始寫「圓滿日記」,並進行一天超過十次的「讚美」訓練,是因為累積了這些點點滴滴,加上從這些訓練中每天都有新發現,讓我的溝通技巧逐漸有了成長,不知不覺竟然成了這方面的專業,並且開始教「說話法」和「聽話法」。
由此可知,看了本書之後如果能慢慢在生活中身體力行,相信你的未來也會煥然一新!
希望本書能幫助各位的人生變得更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