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對象是誰?他對什麼事情有興趣?
那麼,如果要將「為了什麼做簡報呢?」寫成文字,大多會形成以下結構:
「希望誰(在哪裡)、怎麼做、做什麼事情。」
關鍵就在「誰」,這是個明確對象。這也是理所當然,因為簡報的目標就是對聽者傳達什麼事項後,希望對方理解、贊成或是進一步採取行動啊。
接著,要邊在腦海中想像著「對方是誰」,邊製作簡報內容。此時要思考,「那個誰」聽得懂這份內容嗎?他又會有怎樣的想法呢?
具體可以思考以下事項:
●聽者立場
●聽者對哪些內容有興趣
●聽者想在這場簡報中追求怎樣的東西
●聽者對專業要素的理解程度
●用怎樣的方法表現什麼可能會造成對方反感
就在前幾天,某間初創企業的CEO,因為即將要參與一場她未曾經歷過的簡報,她不知道該怎樣組織自己的簡報內容,所以來尋求我的建議。這場簡報,就是美國加速器計畫舉辦的募資簡報比賽,只要脫穎而出,就能參加為期三個月的事業支援計畫。
首先,我問她:「妳為什麼想要參加這場募資簡報比賽?」據她所說,為了接下來在美國拓展事業版圖,她希望可以邊獲取各式各樣的不同建議邊挑戰,所以才想要參加這個加速器計畫。但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國外的簡報比賽,她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腦袋一片空白,毫無進展,所以才來問我她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在此,我給她的建議是:
「妳試著想像自己對著評審委員簡報的畫面,試著清楚地想像對方是怎樣的人呢?是一個人還是多數人?他們有怎樣的表情?會對妳的哪句話產生怎樣的反應?聽到妳說什麼後會用力點頭呢?」
她大概試著在腦海中想像那副模樣了吧。
「我的想像一個接一個湧出來,我會試著邊想像出現在腦海中的評審委員的表情,邊架構故事。」
她這樣說完後,充滿自信地著手製作資料。接著漂亮地在比賽中得獎,成功得到在美國參加支援計畫的機會。
如同上述事例,只要能想像聽者的模樣,就能邊想像對方的反應邊做準備。簡報內容、用字遣詞、說話方法等等,都可以用「對聽者的想像」為基礎製作想要傳達的內容。
正式進入本章內容前,在你要向誰傳達、簡報之前,先讓我說明一個希望大家都能記住的想法。
當你對他人傳達什麼事情時,請問你有明確邊意識著「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才在這裡?是為了什麼才做這個簡報呢?」邊說明嗎?
至於為什麼得要意識著這件事,這是「為了要說動聽者」。聽者其實尚未身處你期許他所在的位置上,所以才需要對他說明、對他做簡報。驅使言語,讓聽者朝著你所期望的目標前進,這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或許你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但實際上,有非常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
「只是因為上司要我報告,所以我才做簡報。」
「總之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我的意圖才做簡報。」
這類想法不會產生好結果。
「說動聽者。」
首先,要先明確意識著這件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