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對話:掌握人心的7個頂尖溝通策略

Making Conversation:Seven Essential Elements of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 作者:弗雷.達斯特
  • 譯者:王瑞徽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7/26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02-7
  • 系列:溝通句典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人際關係/職場工作術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我如何成為對話設計師

一切開始於一九八八年。當時我從大學退學,投入愛滋社運團體「動起來」(ACT UP,AIDS Coalition to Unleash Power,釋放力量的愛滋聯盟)的工作。
ACT UP早期感覺就像一場創意革命。許多發現自己感染該疾病的人都是藝術家、劇作家和設計師,他們的抗爭活動訴求是那麼新穎、反動,使得一場關於死亡的運動顯得生氣勃勃。擬死示威(die-in);「沉默=死亡」口號;納粹時期被送往集中營的男女同性戀的識別標誌的殘餘——粉紅三角(pink triangle)的沿用。它既新又現代,社運方法和創意聯盟的結合重塑了現代抗爭活動的樣貌。
剛開始真的很令人興奮:我坐在西雅圖國會山莊社區中心地板上,在男男女女、同志和異性戀者、藝術家和普通民眾之間,幫忙策劃這個組織著稱的階段性干預活動。然而,幾週過去,我開始覺得大家花在擬定計畫的時間多過做事,花言巧語多過豐富的創意。我開始對西雅圖地下室的噴漆口號,以及老實說很容易被忽略的小群示威活動感到沮喪。
如果我加入的時機早個幾年,而且往東移動幾千哩,我目睹的或許會很不一樣。事實上,加入ACT UP的西雅圖分會把我帶到活動熱點的最外圍。可是更深沉、悲傷的事實是,即使是熱點的火光,似乎也越來越微弱暗淡。由藝術家、作家、表演藝術工作者和廣告人組成的創意核心,實際上正因為遭到晚期愛滋病毒感染的重擊而逐漸消失。我在冰冷多雨的西雅圖街道上,周圍不是創意的溫暖,而是一股無奈的憤怒,和一個主要是因為哀傷而凝聚起來的團體。
但那正是我旅程的開始。我在追尋著什麼。我可以看到藝術和社會變革可以如何相互融合——透過創意的運用,艱難的對話可以變得更具煽動性和正面。在這同時,我也觀察到國內和全球的政治對話開始動搖、失敗。我努力想在國際間逐漸形成的冷嘲熱諷以及我所認知的更樂觀有效的實踐方法之間取得平衡。
一年後,我回到學校,把我的學習從政治(我原本計畫到辛巴威和游擊兵共事一個學期)轉向了藝術和藝術史。儘管媒介不同,但我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趨勢是相同的。我選擇研究那些透過作品改變社會的藝術家們的漫長歷史,尋找著藝術和行動主義(activism)彼此融合的痕跡。
我投入的時機再好不過。ACT UP和政治熱度催生了一批以全新方式將藝術與政治融為一體的藝術家。在學校,我完成了關於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的論文。她為支持墮胎權(pro-choice)而設計的代表性海報「你的身體是戰場」(Your body is a battleground)風靡全球。而她並不孤單。
畢業後,我開始和一些藝術家社運人士合作,像是在加州從事移民相關政治性工作的約蘭達.洛佩茲(Yolanda Lopez)和「邊境藝術集團」(Border Arts Collective);因記錄孩子誕生後第一年的生活點滴而惡名遠播,並引起以男性占多數的藝評界強烈不滿的瑪麗.凱利(Mary Kelly);把自己的裸體放在紐約大都會等博物館人類學展區的玻璃櫃裡展出的美洲土著表演藝術家詹姆斯.盧納(James Luna);身為愛滋確診者、以極具爭議的性愛作品而聞名的表演藝術家提姆.米勒(Tim Miller)。他們的藝術勇敢、聰慧、機智而美麗,卻能激發大膽的變革,促使世間產生新的對話形式。
藝術的這個政治時刻恰逢光碟機等新技術以及全球最早的網路架構的出現——沒錯,的確如此。那是一個奇特的烏托邦時刻。事實上,我與人合編的第一本書《點擊進入:數位文化的熱連結》(Clicking In: Hot Links to a Digital Culture)是一本由藝術家們撰寫的大量散文的合輯,這些散文頌揚著新技術將解放我們的身分。諷刺的是,書中的許多藝術家和哲學家,尤其是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之後都對他們一度推崇的科技抱持反烏托邦的觀點。後來,在上世紀九○年代,藝術市場迅速擴張,政治藝術也大半被邊緣化。
但我仍然在尋找一種能夠融合創意、社會變革和對話的方法。
不久,我發現一位建築師,克里斯多弗.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他提倡一種可以讓社區、城鎮和鄰人和他一起設計自己的住宅和市政建築的方法。今天我們稱之為協同設計。簡言之,這是一種集體對話的方式,並且透過這種對話,為該社區規劃出解決方案。
在我看來,這似乎是我一直以來所做工作的一種進化,只是從創造性的政治對話轉變為集體創造性行動。一九九七年,我去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研究所,想進一步了解他的實踐方式。我很快發現,當時的建築業務比較是個人表達,而不是社區參與。我在一家公司短暫擔任實習建築師,但我感覺不到自己正做出改變,體會不到創意激發對談的信念,而這正是我自身的創意實踐的核心。
和許多人一樣,我是從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夜線》(Nightline)節目的著名購物車影片中知道IDEO這家公司的。如果你還沒看過,該節目花了一週時間跟拍一支大型協同設計團隊重新設計一臺標準購物車的過程。今天我們到處都看得到對於該團隊所做購物車改造的回響。老實說,當我看著電視,我的第一個念頭是,不會吧,有人設計購物車?我以為這東西早就定型了。然而那整個過程中的理想人道精神讓我起了共鳴。IDEO感覺像是一個會產生設計和真正變革的地方。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