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第一章──命運交錯
1
莉蒂亞坐在第六號車廂中段的靠窗座位,但她的眼神不在窗外,而是鎖在手上所拿的報紙。
從臺北開往花蓮的自強號列車快速移動著,午後時分,許多乘客睡起午覺,但她卻是一點睡意也沒有。
報紙上介紹著華建集團的創立人紀思哲的生平,並說明最近紀思哲將董事位置交棒給次子紀維揚,打算隱居到從前他在山中蓋的山莊,專心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
她將報導掃了一遍,便把報紙摺好,塞到前方座位背後的網袋中。接著,她從隨身的小包包中掏出一份列印文件,翻到其中一頁開始閱讀。
瑞豐公路離奇車禍剖析
我想大家都知道這件事吧!就是一名女子深夜在瑞豐公路上開車,撞出護欄、跌落山谷死亡的事件,上禮拜發生的新聞,一開始只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件,但後來警方卻發現重大疑點,認為這名女子很有可能是先被殺害,然後才連人帶車被推落山谷,仔細探討下去是非常耐人尋味的,既然這裡是未解刑案討論區,我就不吝發表我的看法。
警方會懷疑這是偽造意外的理由主要有兩點。首先,女子身上的許多擦傷是死後才造成的,而這些擦傷,乍看之下會誤認為是車子墜崖時在女子身上造成的,但事實上,女子連人帶車墜落時,在駕駛座上的人已經成為屍體了。第二,車上的血跡十分稀少,這似乎意味著,女子先在某處大量失血死亡後,才被放回車子裡。警方在附近山路搜索多時,總算在距離墜落現場一公里處的公路上找到疑似乾掉的血灘,也在附近找到了死者右耳的耳環。至此更可以確定死者是在該處死亡,才被移到墜落現場偽裝成意外。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呢?最有可能的猜測是,女子不知道為了什麼緣故在死亡現場的地段下車,結果因夜晚視線不佳,被另一輛車撞死了,肇事者心生恐慌,故意將這起事故處理成被害者開車不慎墜崖的假象。警方也相當相信這個說法,無奈事件發生在杳無人跡的山區,又是深夜,現場線索又相當稀少,因此到現在還是沒有進展。據警方掌握到的一條線索指出,本案死者死亡時間前後曾有一名騎機車的女子經過現場,據調查,此人很有可能目擊到事發經過,警方呼籲此人盡速與調查人員聯絡,但無結果。另也有網友懷疑此人才是肇事者。但警方不太支持此種說法。
另有一說,認為女子是被謀殺的,兇手把女子帶到該路段,先殘忍地撞死她,再偽裝成意外,這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比起第一種假設,機率低了點。支持這種說法的人,從女子的人際關係去尋找兇手,根據記者後來的追查才發現,原來該名女子跟……
莉蒂亞掃完後半段的文字,又翻開另一頁的剪報閱讀,翻了好幾頁之後,她闔上整份文件,重新收入提包中。
她的眼神終於轉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