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在巴黎

  • 作者:沈佳弘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4/03/08

  • 定價:200元
  • 優惠價:79158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
  • 系列:PARTY系列
  • 規格:平裝/176頁/16.5x21.5cm/普通級/部分全彩印刷
  • 分類:旅遊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老街基地狂想曲

這天,我們和擔任『巴黎建築導覽』講師的王老師約在磊阿勒廣場邊一家小巧明亮的咖啡館,他肩負兩項額外任務。任務A──檢查我們三個作『一級方程式賽車總部』的有沒有把法國佬發的題目翻譯正確無誤,以免到期末評圖時其他學生都交百分之一的圖面,只有我們畫千分之一的﹔或者搞錯基地位置範圍﹔或者,呃──搞不好老師會說:『克里斯多福先生,題目明明是「一貫作業廢車處理場」,你有沒有跑錯學校?』

我們照例對深奧難解的法文作了一番批判,重複說了幾次『這什麼題目嘛!』然後在王老師幫大家校對無誤後收妥中譯版,一手發誓會好好學法文,另一手將原文題目交給服務生,叮囑她丟進火爐,一張都不要留。

任務B──解救尚未找到畢業設計適當基地的同學。

王老師翻開他那頁緣已經泛黃捲曲,書背騎縫處幾乎要脫落的米其林地圖冊,介紹了幾個曾經有留法學生作過的基地,並答應導覽課時順路過去看看。米其林地圖是歐洲最詳盡精確的地圖,涵蓋二十一個國家,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就以此為城鎮地圖參考,成功登陸諾曼地並解放法國。我們到達巴黎後不久就都在FNAC各買一本了,確實很好用,不過王老師手上這本還加了許多紅點標示──有的地點應該是博物館,有的是速食店,有的則是學校──乍看似乎毫無關聯性,但其實它們是有一個共通點的──就是可以免費上廁所!實在是非常重要,大夥兒趕忙也把自己的版本也更新為『米其林地圖解放紅標加強版』。

喝完咖啡後,王老師帶我們順道先去了『聖東端』。這是巴黎市區內古老的手工藝品製造區,街道兩旁有許多長長的街屋,前段販賣展示,後段是工作、教學及生活起居的場所,為了採光設有天井(中庭),因此被暱稱為『天井工作室』。三個世紀以來,由這裡生產的木器藝品不計其數,上至皇宮御用,下至平民百姓家,儼然成為匠師薈萃之地﹔此處無論是建築型態、歷史或命運都和台灣桃園的大溪老街有些類似,從前滿是盛極一時的木器世家,現在逐漸沒落。

這裡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浪漫巴黎,而是販夫走卒的真實巴黎。

十家大概有七家歇業了,不過撐下來的倒是生氣勃勃,有一家甚至將工作空間擺在前端,我得說這畫面實在是很令人駐足的,透過玻璃門看見老師傅手中的鑿刀一點一點地敲打木料,散發出一種造物者的莊嚴,而且蘊含一種『慢』的高貴特質──你知道那些作品都不是剎那間吹氣變出來的,在外面的世界已經充斥著塑膠椅、碳纖椅的時代,維持那樣的工作態度就如同遵奉一種信仰。櫥窗裡擺的幾件藝品標價清楚地顯示出創造者對工廠化毫不低頭的氣魄。

王老師建議的基地是這個街區中,一塊不規則狀的空地,現況雜草叢生,附近有一幢指定保存的『木工工作室』。

我心裡盤算,要是我選擇這裡作基地,會想做怎樣的設計呢?這是一個古老的街區,除了保存有價值的歷史建築之外,更應該設身處地為當地居民找尋生機和商機,這是『社區總體營造』、『由下而上』觀念的基本原則。環顧四周,我努力思索什麼是再現聖東端風華的契機,在搜索枯腸之後忽然靈光乍現──有種東西不錯,自古以來就多為木造,經常也要求雕工精美,也許不算生活必需品,但每個人都會用到,對──就是棺材,大家一起來作棺材吧!不論白人黑人黃種人,管你回教道教猶太教,我們這兒備有各門各派的師傅,二十四小時為您精心設計量身打造,配合緊鄰於此巴黎最負盛名的『拉謝思神父墓園』,目標三年內發展成『殯葬文化園區』﹔你知道嗎?大巴黎地區平均每個月有數千人死亡,唉唷我的天,真是商機無限哪!想到這個我興奮得手都在發抖,連宣傳稿都一併想出來了:『工廠直營,前五十名顧客免費試埋兩週,團體訂購另有優惠!』

我才剛要思考會員卡如何防偽的問題,立心就開口打斷我的殯葬大計畫,她說:『這邊很適合蓋個博物館。』

『哎呀,對對對,「棺材博物館」妳看怎麼樣?』我好想這麼說。

『工藝博物館。也許再規劃一些工作室空間作互動教學、動態觀摩等等,一定會很棒。』她似乎很中意這塊基地,伸手比畫了一下,大概是心中已經有了想法。這時大夥兒慢慢地往多梅尼爾高架橋方向移動,那是後來成為莎莎設計基地的地方。

當晚立心決定採用『聖東端』的基地作畢業設計,而雅慧也恰巧對這塊基地情有獨鍾,於是提出了由她作敷地及景觀設計,立心作主建築量體設計,也就是組team共同製作的構想。她們打電話回台灣取得劉老師的同意之後,隔天起就開始共同前往基地作相關的分析調查﹔再者,因為基地的使用分區屬住宅區,所以還得仔細研究巴黎的住宅區建築法規,相當辛苦。

我則是和立心計畫到處去逛博物館,算是她的案例分析吧!從前在台灣樣樣都得看作品集,現在可好,不用再瞎子摸象,可以直接走進作品集窺其全貌。

可惜事實是:裝飾藝術博物館──兩千年元旦重新開放、龐畢度中心──兩千年元旦重新開放、藝術與材料博物館──你猜到了嗎?沒錯,又是兩千年元旦重新開放。我的導覽書上沒有說這些,都是我們到博物館門口才發現的──書序中倒是毫不羞愧地用整整兩頁的篇幅誇耀他們年年修訂,我猜大概只修訂價格那一行吧!──另外還有橘園美術館、電影藝術館等數十處博物館通通都是千禧年元旦重新開放,原因是法國當局希望在新世紀的開始呈現一個全新的巴黎,而現在只剩四百天左右,所以到處都在趕工維修,整個巴黎根本是一個大工地,聖母院、凡爾賽宮等等都只片面開放,要遊客在鷹架下面進進出出的,凡爾賽宮甚至還把每一座雕像,每一叢盆栽都用黑色塑膠布完全封起來,但是門票完全沒有減價,售票小姐也完全沒有提醒你後花園已經改為砂石廢土場了。

總之,僅存可供參觀的博物館數量大減,不過好在餘下開放參觀的還是多得數不清,大部分也都整理得相當有看頭。

話說像立心和雅慧這樣雙人組team作畢業設計的模式,對我們來說是很久很久以前,傳說中的事了,不知道當年是怎麼開始的──是某個學生提出這種想法而逐漸形成風氣,抑或由某位教授為某種教學效果而訂下的制度,如今已不可考﹔至於雙人組如何分工亦無從得知,但根據所有的口傳歷史及文獻記載,在在都顯示這樣的方式很少獲得善終,不是情侶分手就是死黨決裂﹔原因大概是,在學校的『設計』──尤其是『畢業設計』──與其說是一次『習作』,應該更像是一個『夢想藍圖』的繪製,而很不幸地每個人的夢想相去甚遠﹔再加上建築系的學生,本來就多多少少帶著不肯妥協的特質,在那個年歲裡,我們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夥伴合作的藝術,無法在創作和友誼之間找到平衡點。

總之,一如歷史的軌跡,立心和雅慧果然拆夥了,不過拆得這麼快還真是破了紀錄。比較直接的原因據說是雅慧有了新的想法,她希望在基地上設計給工匠的集合住宅,所以決定拆夥各自努力。

這當然對雙方的情感是很大的打擊,本來我想過在文章中描述她們的一些小小不愉快,因為確實存在而且持續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但想想還是作罷,一來這並非我寫文章的本意,二來那些當時不共戴天的怨氣,所表現出來的幼稚行為,如今想來只是莞爾的趣事,多半是一些刻意錯開搭車時間,訕笑某人煮焦了牛奶,批評誰多付了什麼錢,誰佔了誰什麼便宜之類的,就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再者,我當時是比較認同立心的,並沒有聽到太多雅慧的感受,批評想必失之中肯。在此一提只因為我不是在寫童話故事﹔這是一段生活點滴,而我想說的是,其實當時應該珍惜同窗之情。

總之,之後的日子裡,立心和雅慧在同一塊基地上各自設計夢想的建築,偶爾錯開搭車時間,偶爾煮焦牛奶。人與人相處的基調沒有太大的改變,在台灣如此,在巴黎還是如此。事情就是這個樣子。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