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自己創業當老闆,真的比較好?
經濟景氣的轉變,就像夏日午後的天氣,前幾分鐘還晴空萬里,下一刻卻已經滂沱大雨。黑天鵝、泡沫、不景氣的新聞,反映出公司的經營愈來愈困難,公司不好經營,老闆的心情好不起來;老闆心情不好,員工也別想過好日子。
老闆心事誰人知?
上班族經歷了職場的酸甜苦辣,難免會想,我還要忍受這樣的工作多久?要不要自己去創業算了?於是,創業的種子開始在心裡萌芽:如果平均每個月5萬元的薪水,扣掉一半當作花費,一年可以存30萬元,工作時間以30年計算,總共可以存到900萬元。天啊!如果不做任何改變,這就是辛苦一輩子所能累積的財富,說是財富,可是卻連郊區的房子都買不起!最後,決定告別討厭的老闆,自己當老闆去了。
但現實是,端盤子的外場,很羨慕大廚的地位,等自己真的進了廚房之後才知道到底有多熱。以前總是覺得當員工很辛苦,當老闆位高權重一呼百應,可萬萬沒想到,當老闆固然權力大(因為老闆是出錢的人,員工當然言聽計從),但麻煩的事可不少:擔心產品賣相不佳,擔心消費者喜好改變,擔心競爭者削價競爭,擔心原料成本上升,擔心房東要漲店租,擔心付不出員工薪水。
不過,有可能某一天,以上這些都不需要再擔心,因為,乳酪已經悄悄地被搬走了!行業已經有了革命性的變化,拍照不再需要底片,也沒有人喜歡到唱片行買CD,只能讓公司快快熄燈關門,避免虧損的洞愈破愈大。
的確,規模太小的公司,通常可以運用的資源較少,無法和大企業公平競爭,君不見許多開張不到半年就倒了;相反地,就算公司規模夠大,一旦無法畢其功於一役,不但血本無歸,還可能因此背了一輩子的債務。以前總是抱怨上班時間太長,每天疑神疑鬼自己會不會年紀輕輕就過勞死,等當了老闆才知道,根本沒有所謂的下班,說不定連睡覺都會夢到公司經營出問題。
自行創業風險高,半路出家者請三思
金融海嘯以後,民眾只要聽到「連動債」就嗤之以鼻,金融圈的朋友叫苦連天,投資商品實在太難賣了,不如轉行賣民生必需品,於是有朋友提議賣米,有朋友積極到南部找農特產貨源,有朋友開始學習要怎麼滷才夠味……辛苦了大半天,公司也成立了,小店也開張了,忙碌了大半天,最後結局如何?
結果就是,我們常常在媒體上看到的成功案例,在我身邊一個都沒發生。後來才知道,成功者往往只是鳳毛麟角,多如過江之鯽的失敗者很難有機會上版面,讀者或觀眾當然就不容易看到這些故事了。而我和這些半路出家、想要一圓創業夢的朋友,後來不是因為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就是因為股東之間想法不同,最後草草收場。往壞處想,壯志未酬好像很可惜,不過往好處想,也算是懂得適時停損了。
自己創業當老闆,真的比較好嗎?對於大多數人,並不是如此!上班族雖然領的是死薪水,但未來的不確定性相對較小(特別是鐵飯碗)。創業當老闆雖然有機會創造更多財富,可是卻必須面對未來更多的不確定性,承擔的風險並不低。重點是,萬一某一天不玩了,退出的障礙不小,因為頭都洗一半了,如何能突然喊停?
所以,對於大部分的上班族而言,如果不想安於現狀,又不敢立刻將工作辭了出門創業,不如乖乖上班,利用賺來的薪水好好投資,也不失為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法。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透過股票投資企業,不但可以達到創業的效果,而且,比自己開公司簡單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