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覺得麻煩的人:逃避不可恥但沒用!日本精神科名醫教你走出迴避型人格困境,活得更輕鬆自在!

  • 作者:岡田尊司
  • 譯者:涂愫芸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9/04/26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9314-26-8
  • 系列:UPWARD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心理/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前言


我個人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活著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所謂很長的時間,具體而言,是十年以上。不,說不定是二十年以上,看是什麼事,也可能持續到現在。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淡化了許多。這種感覺大約起始於高中後半,在長達十年的大學生活時到達高峰,一直延燒到將近三十歲,進入職場以後,快三十五歲時才開始淡化。
對文學院哲學系死心,進入醫學院後,基本上「麻煩的感覺」還是沒變,光是去上最低必要限度的課都很勉強。我至今都還記得,就讀醫學院一年級時,我住在京都大學後面的吉田山。更明確來說,吉田山有座紅葉十分漂亮的寺廟,名叫真如堂,我租的民房就在那座寺廟後面。房租一萬日圓,在當時算是非常便宜。走下坡道時,中途會經過一家名叫吉田山莊的料亭旅館,看起來很高級,有氣派的大門、豪華的庭園。聽說當時吃一餐就要花幾萬日圓,我卻是過著一天的伙食費不到一千日圓的生活。
曾經有朋友專程來我住的地方找我。因為我一直窩在住處不出門,朋友擔心我不知道要考試的事,特地來通知我。事實上,我的確不知道。看到我不知道卻也不慌張的樣子,朋友苦笑著說:「岡田,你會長壽。」還熱心地告訴我考試可能會出的重點題目。臨走前叮嚀我說:「把這些讀完就行了。」
但是,即便知道要考試、即便朋友專程來告訴我考試可能會出的題目和答案,我還是不想讀書,不是發呆就是做其他事,盡可能不去想考試的事。到了晚上,想說反正也來不及了,乾脆一覺到天亮。醒來後又想,現在慌慌張張地準備也沒有用,就繼續睡,還是什麼也沒做。但是,考試開始的前一個小時,突然爬起來,瞄了幾眼朋友給我的講義。看看手錶,心想說不定還來得及,在最後關頭改變主意,決定去考考看,開始臨時抱佛腳讀講義。結果是邊後悔應該早點讀講義,邊騎著腳踏車衝下坡道去大學。真的是要到火燒屁股才會採取行動。
為什麼會那麼無氣力、逃避該做的事、什麼都沒做卻覺得疲憊呢?回想起來就是做什麼都覺得麻煩。我現在的工作,卻是每天見同樣狀態的人,替他們上發條。這是很不可思議的機緣,但我非常能理解這些人的心境。
當時,為了賺生活費,我非打工不可,這也讓我厭煩到極點。為了活下去就要吃飯,為了吃飯就要賺錢。但是,我覺得很麻煩、很痛苦。所以,結論就是活著是很麻煩、很痛苦的一件事。
當時,我偶爾會有的夢想之一,是如果能像牛、馬那樣吃草該多好。眾所皆知,人類沒有酵素可以分解製造細胞壁的纖維素,所以吃草也不能消化,只會拉肚子。如果唾液或胃液可以釋放出分解纖維素的酵素,肚子餓了就可以吃隨處生長的葉子或草,填飽肚子,再也不用工作。擅自吃人家院子裡的樹葉,可能會被罵,但是,吃隨處生長的雜草,一定沒有人會責怪。這樣就解脫了一件麻煩事。只不過,這麼一來,不吃一整天可能會營養不良、糞便的量或放屁的次數可能會增加、腸子也可能變長,結果衍生出更麻煩的事。
另一個夢想比較實際,雖然沒那麼容易實現,但可能性並不是零,那就是寫小說。如果可以一夕成名,靠版稅過活,就不必工作了。正在看這本書的人,可能也有過這樣的想法。說來慚愧,當時的我真的做著「希望可以那樣」的春秋大夢。不,說不定那是我當時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只要入選小說新人獎,拿到獎金,我就要對老臭著臉、刁難地監視著我的打工處的老闆說:「我要專心寫小說,所以要辭職了。」我不知道夢想過多少次那一天的到來,以及那個場面。
然而,現實是那一天一直沒到來,我每天的生活都是戰戰兢兢地看著老闆的臉色,擔心會不會被炒魷魚。我當時構思的小說之一《時間掮客》,靈感也是來自我的夢想。內容是有個不想工作的年輕人,遇見買賣時間的時間掮客,就出賣了時間。時間掮客只買他的時間,不要他付出勞動這種「野蠻」的代價。可以免去麻煩的勞動和痛苦,只靠時間就能換錢,是我當時逃避現實的願望,小說正是這個願望下的產物。
裡面有個小小的設定,就是販賣時間的人,可以販賣「現在」或是「將來」。主角起初只販賣「現在」就滿足了,後來想要一大筆錢,就賣起了「將來」……這就是故事情節。我想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一直沒有實現,這本小說到現在都沒有出版的機會,但是,我當時真的很認真,想靠這本小說飛黃騰達,從麻煩的勞動獲得解脫。
諷刺的是,我開始出書、寫書,是在我某種程度脫離了「極力逃避麻煩事、逃避活著這件事的時期」之後。不只是我,凡是想過要脫離這種時期的人,大多會知道,想逃離麻煩事也逃離不了,但慢慢改變生存方式,麻煩事就不會再是麻煩事,機會也會更加寬廣。
不過,猝然勉強自己,嘗試不像自己的生存方式,也不會有好結果。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個性、成長背景,以及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可以激發出最大的潛能。就這點來看,什麼是最好的生存方式無法一概而論。重要的是適不適合自己,而不是與別人比較來判斷。關鍵是如何了解自己的特性,在能力範圍內展現自己。
現今,不只是年輕人,也有很多人在年紀增長後也無法脫離「麻煩的感覺」。我會在第五章詳細解說,並附上這樣的人正在增加中的數據。這種「麻煩的感覺」究竟是什麼?該如何改善、克服呢?
我將透過許多臨床案例與具體事例,讓大家學習各式各樣的人的人生,並介紹精神醫學、心理學的研究及探討帶給我們的先人智慧與最新的方法,藉此思考如何脫離麻煩的感覺或逃避的心態,引導自己找到更能發揮自己的生存方式。
另外,我要事先說明,一般人的臨床案例或事例,是以實際案例為啟示重新編寫過,與特定案例無關。至於偉人或名人的案例,都是依據自傳或評傳等公開發行的資料記述。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