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一旦進入了天命順流層,周圍會突然冒出許多彷彿是從天而降、而且是專屬於你的工作機會,我稱之為「天職」;但因為一時之間要應付那麼多新的天職,說也奇怪,你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學會、甚至是無師自通一個「過去可能要花很久時間才學會」的能力,就像電影《露西》(Lucy)或《駭客任務》(The Matrix)那樣可以瞬間下載某一種技能,於是埋藏在深處的天賦,如同火山爆發般被「天命」自行引動出來,也像是海底瞬間浮出冰山那樣,只要你預設自己對某個領域有天賦,就會學得比以前沒自信時快得多。
舉已故知名NBA籃球明星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的例子:他與企業家史蒂貝爾(Jeff Stibel)結盟,創立自己的Granity Studios。柯比親自監製、旁白、配上他各年齡段與籃球互動的畫面,完成了勵志片《親愛的籃球》(Dear Basketball),一舉得到第九十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等於柯比把籃球玩到「天命」的層次之後,他所活出來的故事,瞬間就帶他跨入了電影圈卻不需要去念電影系;他瞬間完成傳記《曼巴精神》而不必去念新聞系或是文學系;他瞬間成為籃球教練也不需要去念教育系;他還投資了運動飲料BodyArmor更不需要再考、再花時間去念商學院……這些如雨後春筍冒出來跨界的天職,都自帶瞬間就會的天賦,全都被他巨大的天命光芒投影出來,所以柯比瞬間有了品牌、影片、書、公司、學校、教職……而不必一個斜槓、一個斜槓地慢慢學、慢慢加、慢慢演化。
我再舉自己的一個例子:高中時的我喜歡寫詩,等我大學念廣告系,暑期去廣告公司實習,主管要求我寫一篇文案時,從未寫過文案的我瞬間就會寫文案了;我自小非常討厭在公眾面前說話,舉凡要上台說話的機會我一律抵死反抗,但就在我二十八歲出版第一本書《誠品副作用》之後,首先就要面對新書發表會的考驗,我跟自己說:就當成跟好朋友們「分享(我天賦開花圖核心花蕊的特殊個性)」自己第一本書裡的小故事與背後的心路歷程吧,不要想太多,不要怕、不要排斥……沒想到在第一次新書發表會上,居然可以無懼地跟記者們、讀者們侃侃而談,彷彿我已經是個老練的演說高手似地,還被當時的主持人稱讚:「哇,你演說的氣場真大,你平時是有上台練演講嗎?」,我才明瞭,原來「天職、天賦」可以因天時、地利、人和瞬間爆發出來,因為只要自帶「天命」氣場,相應配套的天職、天賦就會一起打包成一個大禮物給我。
當我啟動了天命投影源之後,我透過寫書來發掘並探索自己各種好奇的面向:廣告、創意、教育、旅行、美食、曆法、心理學、身心靈療癒、心靈成長……於是我也從廣告文案瞬間演化出作家、創意策劃人、大學的廣告文案老師、旅行隨團老師、美食與旅行專欄作家、人生創意課程講師……我還以自己帶領自己的方式,帶領課上學生們做靜心冥想,甚至還在風潮唱片錄製了調頻導引專輯《音樂欣頻率》,並在二○一八年底在上海主辦了近六百人的跨年調頻舞會—我沒學過寫作、音樂、舞蹈、主持……這些全都是配套在我的「創意天命」封包之下的各種天職、天賦,至今像是拆禮物包裝般地逐一啟動中。
也就是說,當我們把自己拉到天命層,向下射光投影出的天職、天賦就能一目了然;但如果是在地面上奔東跑西,一會聽這個人說要學這個、一會追隨另一個人去做別的……同在地面上的人也看不到你,資源就很難匯流到你這裡,於是你會越來越疲累無勁,一直在窮忙狀態—何不好好先選一件你最有熱情的事,把這件事做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般的獨特,只要有一個人將感動的口碑傳出去,你的作品/商品/服務……本身就會自帶光芒吸引力,一如小巷美食不需要廣告。
所以盡快建立個人IP、盡快建立自己獨有的完整體系(包含思想、哲學、方法等)、並完成自己的代表作就非常重要。我自己是以「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的拉斐爾在梵蒂岡使徒宮的著名畫作《雅典學院》(Scuola di Atene)」,做為「完整化」自己的範例,這幅畫中涵概了古希臘羅馬時期知名的神學、哲學、宗教、文史學、藝術、音樂、詩歌、科學、數學、天文學等學者—如果我們想要在AI科技時代建立一個「全人全才版的自己」,創造出自己生命中的新文藝復興,那麼我們就要讓自己補齊關於天文學、地球學、民族學、科學、醫學、物理學、心理學、建築、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美學、美食、營養學、全球政經學……相關的知識與體驗,再結合:智者、作家、旅行家、AI專家等身分,培訓自己成為「全人全才」來取代單一天賦,完成從「通才」→「專才」→「全才」的進化過程,這樣AI科技就能協助我們將人類所有的知識智慧、專業技能,以大數據推衍與鳥瞰宏觀串聯力,讓我們更快達成「超能」。
當AI越來越像「人類」,人獨有的原創、體系、觀點、視角、風格、情緒、經驗、生命力、想像力……結合科技(如:腦機共構)能強大感官系統(如:夜視、遠視、透視、千里耳、心電感應溝通),將我們往上升級成「創造之神」:全知+全息+全能+全才。所以不能讓AI取代我們深度反思問題與解答問題的能力、更不能讓AI取代我們跳躍且廣大的想像聯想力、創造力—「無所不能」就「無可取代」,科技才能協助我們把人生變成創意好玩的遊樂場,與AI協同共創人類新文明紀元。
(全文摘自平安文化出版《AI新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