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雲睛』之名源自她八歲那年,當中的故事洶湧曲折如尼羅河的波濤。
這一年,這個底比斯以南的城鎮發生了災難, 尼羅河氾濫,河水持續一季沒退下,被淹蓋的土地變成沼澤,寸草不生。以往修築的河堤失去作用,河水的水位亦與計算的結果不同,居民的泥屋被水淹沒,沒成功逃難的人數以萬計。錫勿以地主的農田和牧場也遭殃,但財雄勢大的他仍有多餘物資救濟災民,他安排居民住到他管理的山頭上,每天供水供糧。起初,居民很感激他,可是,當他們得悉錫勿以地主正每天遞減救災的糧水後,飢餓的居民變成了暴民,決定攻佔錫勿以地主的莊園,強搶他儲備的食糧。
錫勿以地主實在無計可施。然後一天,老祭司挺身而出。德高望重的老人站在一所泥屋的頂上,高聲對居民說,這城鎮之所以受到河神的懲罰,皆因埃及最偉大的神祇何露斯神的眼睛有污物。居民不明所以,老祭司便說,何露斯神的右眼是太陽,左眼是月亮,祂的左眼不潔了,因此月亮影響了河水,要河水退沒的話,便一定要把何露斯神的不潔左眼清洗,除掉污物。
居民半信半疑,追問老祭司清洗神明左眼的方法,老祭司就這樣說:『把那隻不潔之眼奉獻出來,何露斯神的眼睛便能明亮如昔。』
居民倒是一聽便明白,並能對號入座。城鎮中誰擁有不潔的左眼?不是錫勿以地主的女兒還有誰?
老祭司私下告訴錫勿以地主,假若犧牲一名女兒能挽救整個家族,這樣子的犧牲便天經地義,況且,大家早就相信雲睛是災星,把她奉獻出來一定能平息居民的怒火。老祭司說:『地主若不快採取行動,居民甚至會認為河水氾濫是因你家族的災星而起。現在倒不如主動獻出三小姐的眼睛,給大家一個安心。』
錫勿以地主仍然猶豫:『奉獻女兒的眼睛真能治理水患嗎?』
老祭司的笑容饒有深意。『水患是後話,我只想替地主解決燃眉之急。』
錫勿以地主便答應了老祭司的提議,老祭司隨即擇了吉日,並向群眾預告,那會是一場活人祭祀。居民果然就亢奮起來,他們信任老祭司,也歡迎錫勿以家奉獻出代罪羔羊。
距離活祭祀之日還有兩星期,二妾侍每天給雲睛穿著最名貴的衣裳,吃最上等的食物,奉雲睛如小公主,錫勿以地主看著沒有異議,其餘家族成員亦然。他們都知道,雲睛的左眼已搖身一變成為家族的賑災之寶,這隻壞死的左眼,能免家族被暴民搶掠摧毀。
雲睛每日掛著重甸甸的金銀珠寶端坐,像尊小女神像。她依然不敢歡笑也當然不會喜樂。家人每分每秒都討好奉承她,生怕她在活祭祀之日前逃走,所有人的態度都顛倒過來,只有雲睛持著往昔的態度對待自己,她完全不認為自己是家族的恩人,她甘於接受別人擺佈。
錫勿以地主走到雲睛跟前向她說:『女兒,我們都感激妳。』在同一刻,雲睛只覺天地間所有的愛都洶湧地席捲了她。
是在活祭祀前三天,雲睛才體會到,原來,愛還有別的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