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各科學習戰略大公開
1.學英文要像學國語
很多小朋友都認為英文很難學,事實上也沒錯。國語是我們在出生之後自然而然學會的,但是要學英文,等於是學習另一種完全不同的語言,當然不容易了。
不過如果從另一個角度想,既然連小寶寶都能學會語言,我們當然也學得會,不是嗎?英文並不是多特別或多難學的語言,它也只不過是許多『語言』中的一種而已。
我在前面不是已經提過好幾次小寶寶的學習方法嗎?在這裡要說的是,如果我們能像小寶寶那樣充滿好奇心,像海綿吸水一樣,把周遭的事物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那麼不管學什麼,一定都能很快學會!
大家先想一想小寶寶學說話的過程。為了讓寶寶學會說『媽媽』,母親會一直重複教他『媽媽』這兩個字,同時一直讓寶寶觸摸和觀察,使他認識媽媽。小寶寶就是透過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而學會國語的。
英文也是一樣。帶著熱情、持續地反覆學習,可以說是最快的學習方法。但是我們不能像小寶寶那樣,光是在學語言上就花掉大量的時間,因此必須找出更有效的方法才行。
話說回來,國語大致上是以『生字、生詞、句子、段落、文章』的形式所構成的。讀書時如果碰到不懂的生字或生詞,就不能好好了解那本書的內容。然而,字詞並不是一個一個分開來學習的。
舉例來說,學國語時,我們不會把蘋果和水梨放在面前,說:『這是蘋果。』『這是水梨。』只是當第一次看到蘋果樹時,有人說:『這是蘋果。』於是我們在心裡想:『原來這種東西叫蘋果啊!』然後事情就過去了。
當下一次有人說『你的臉像蘋果一樣紅』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嗯,原來蘋果的特點之一就是紅紅的』。用這種方式一點一點地知道這個詞的用法,才能確實記住,也才能活用。
可是,許多同學都是直接拿著英文單字本學單字。這樣不但很容易忘記,而且很難把這些單字活用到句子裡。
所以要把英文學好,就要像學國語一樣,透過文章和句子來學習單字。
2.學數學要先打好基礎
許多人都討厭數學,尤其有很多女生覺得數學很難,每次要算數學時,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學數學的目的,是要培養我們利用基本概念與原理,再經由推理過程來解出問題的能力。所以要學好數學,必須正確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認為數學很難的小朋友,大多是因為不夠了解概念和原理的關係。
數學不像國語或社會是用我們已經知道的語言去學習,如果不了解基本概念或原理,就像沒有學好說話和寫字的人一樣,什麼事都做不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去理解數學中的專門用語,也就是說,數學的『基礎』非常重要。
沒有基礎的小朋友,必須重新開始,腳踏實地打好基礎。如果不懂九九乘法,就必須從背九九乘法開始。即使是三年級時才去學一年級上學期的東西,也不必因此覺得丟臉,應該覺得丟臉的反而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人。
當你從簡單的開始理解,就會逐漸對數學產生信心,連現在正在學的題目也變得容易了。
學會基礎概念之後,原本覺得困難的部分自然就會變得簡單了。
還有一點,數學這一科最重要的部分是預習,特別是數學成績不好的同學更需要預習,才能事先知道自己哪裡不懂,應該要學哪些概念和原理。如果事先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就可以一面聽老師上課、一面向老師發問來解答。
但是,預習時看參考書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為透過參考書只能知道答案,並不能了解如何套用概念與原理建立公式,以及如何計算出答案的過程。
正如前面所說,數學這門學問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過程,也就是套用概念與原理來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學數學就是去知道這個『過程』。
雖然一開始很難解出答案,但還是要試著盡量去解題,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數學的趣味。這麼一來,成績自然也就變好了,不是嗎?
成績會變好喔!大家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