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人類的性別差異包括幾個最基本的生物學事實:受孕總在女性體內進行。也就是說,由女人懷胎生子,而男人的工作在最初的性行為中就已完成。他們提供精子之後就可以溜之大吉,去讓下一個女人受孕。從純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這無可厚非,但從道德觀點來看,就說不過去了。女性的受孕期要持續九個月,她們還要哺乳,照顧無法獨立生存的孩子。幸運的話,她可以碰上一個負責任的好父親,但假如男人不願意,還是可以置身事外;女人卻不能這麼逍遙——至少在最初的這段時間裡無法脫身。
因此,看來人類的模式有著嚴重失誤!在生育上,女人和男人承受著不一樣的壓力,簡直就是男女不平等?為什麼女性必須在物種延續中付出比較多?為什麼男人不用經歷懷胎和哺乳?為什麼人不像植物一樣可以同時擁有雌、雄性器官——雌蕊和雄蕊?這樣至少公平點,誰都可以懷孕,不情願時也可以選擇不受孕。然而,至少這種模式在高等動物中行不通。要是一個人的身上同時擁有雌、雄性器官的話,在生物學上會是極大的浪費。另外,還要附帶一個防止自體受孕的系統,因為自體繁殖的後代中,很大部分會帶有基因缺陷。
我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只要人類還不打算發展複製人,兩性繁殖模式就不可動搖。這種有效但不公平的方式仍要姑且持續下去。這意味著:哺乳和餵孩子仍是女人的工作。她們用一隻手抱嬰兒,另一隻手還可以做飯、洗衣、打掃、烤蛋糕。但,正因為兩隻手忙不過來,所以女人會變得煩躁、經常謾罵爭吵,尤其是對男人火冒三丈,因為他們動不動就把妻子一整天辛苦收拾好的房間弄得一團糟。而男人則巴不得趕緊開溜,逃進男性世界,他們寧願獵熊、解決電腦難題,甚至是打一仗,也不願待在家裡,被牢騷滿腹的妻子吵得心煩意亂。所以,謎底終於解開了,我們終於知道為什麼女生愛長舌,而男生愛打架了,因為他們就是在為將來要扮演的角色及完成的任務做準備。
哎呀,這真是太糟了!我們不能對此坐視不管。完全從性別角度來解釋人類行為的做法實在荒謬至極。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世界上所有的女人就都一樣,某個男人和其他男人也會容易混淆。男女的行為絕不只受控於各自的生物特性。
男生女生是天生注定?還是後天養成的?
為什麼陰莖和陰道很重要?假如撇開生育環節,男人和女人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一直以來,女人反覆接受這樣的教導:妳們沒有男人能幹,必須在男人強壯的臂彎中才能安度一生。從某個時期開始,女人開始思考這類問題,她們越想,越覺得性別差異其實很小,最後她們得出一個結論:男人和女人其實差別不大。主要是教育、家庭及社會為他們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遇,它們硬在男女的成長過程中套上性別角色。起初,看起來像是嘉年華:男生扮演西部牛仔,女生則穿上公主裙,就像套著這身裝扮慢慢長大,直到完全長成設定的樣子。這種想法一旦萌生,便隨即出現大量關於女性角色教育的研究。然而,儘管人們一直努力,但對男性角色教育的研究還是沒有太大進展。
學者方面,則透過研究歷史來理清頭緒:以前身為女孩或女人,意味著什麼?現在又有什麼不同?從過去到現在,她們是生活得還不錯?還是其實也一直厭惡扮演『第二性』的角色?學者還發現,要瞭解當年女人的生活,實在是難上加難,因為和男人相比,她們的生活低調而不起眼。於是,學者得出的結論是:女性的歷史都帶著濃重隱忍與壓抑的色彩。
在她們生活中,總是別人說了算。那些人宣稱:女人不如男人重要,沒有男人能幹,所以不能和男人平起平坐。他們把這些都歸咎於生理原因:一下說女人胸大無腦,一下又說女人是易被情感操縱的缺陷生物。反正男人總能找出一大堆女人不能做或不許做某些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