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第一部
獵鰻
1
二○○一年八月二十一日,晚上九點過後,漸漸起了風。羅美爾丘陵南方山谷的瑪雷博湖面被風吹起陣陣漣漪。湖畔陰暗處守著一名男子。男子伸出手,探了探風向。此時吹的幾乎是正南風,男子很滿意。地點選得很正確,餌食也已撒下,再過一會兒動物獻祭就能開始了。
男子坐在一塊岩石上,套頭毛衣墊在下頭,阻隔了往上透的寒氣。今晚空中高掛的應該是新月,但天空密佈著厚厚的雲層,看不到一絲月光。夜這麼闃黑,正適合捕捉鰻魚。小時候他的瑞典籍玩伴常說,八月時鰻魚會開始洄游,這時漁民就會設下漁網,等鰻魚游進去在裡頭亂竄,然後啪嗒一聲闔上漁網。
男子耳聽八方,清楚聽見遠方駛過一輛車,其後就是一片寂靜。他取出手電筒照向湖畔,看見目標正逐漸靠近。暗黑的湖水上有白影正在移動。白影至少有兩個,等一下應該會有更多。
他關掉手電筒,想了想現在的時間,以測試自己受過嚴格訓練的頭腦,心想:『九點零三分。』他抬腕看了看錶,正是九點零三分,一分不差。再過三十分鐘就大功告成了。他瞭解不僅人類需要規律的作息時間,野生動物在經過一定時間後也會習於規律。他花了三個月耐心籌備,就是為了完成今晚的獻祭儀式。過了三個月,這些動物已將他視為朋友。
再次按亮手電筒。只見白晃晃的光影越來越多,一個個朝岸邊靠近。他用手電筒掃視了一下撒滿一地的麵包屑,這就是他特地準備的大餐。他又朝那兩桶汽油望了一眼。按熄手電筒,繼續安靜等候。
時間到了,開始依照計畫行動。只見一隻隻白色天鵝聚集在岸邊,爭相啄食麵包屑。天鵝無視他的存在,或者應該說早已習慣有他這麼一個人在旁邊。他放下手電筒,戴上夜視鏡數了數,一共來了六隻天鵝,共三對佳偶。兩隻躺在地上,另外四隻不是在清理羽毛,就是在找尋剩下的麵包屑。
是時候了。他站起身,雙手各拎一桶汽油往天鵝身上潑。天鵝還來不及飛走,他就已經把兩桶汽油潑灑殆盡,並在周圍的乾燥草叢上點火。剎那間,火燄順著汽油游走到一隻天鵝身上,然後延燒到其他天鵝身上。一對對白色翅膀轉眼間燃起熊熊烈火。六隻天鵝一邊痛苦掙扎,一邊奮力振翅想飛越湖面,但卻一隻接著一隻,像一顆顆火球般墜入湖水中。他將眼前的景象與耳際的聲音深深記在心中:天鵝在空中舞動的紅色火焰、天鵝發出的尖銳哀鳴、著火的羽翼落入水面時冒出一陣濃煙並發出嘶嘶聲。天鵝死前的悲鳴聽起來像是破音的小喇叭。他想:『我將以此紀念牠們。』
這一幕不到一分鐘便告完結。他的心中非常欣喜,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順利,這對接下來的計畫是個好兆頭。
他拿起汽油桶擲入湖中,將套頭毛衣塞進背包,又拿手電筒朝四周掃視一圈,確認並未留下任何東西。默想一遍,確定一切都已記在心中後,便從外套口袋拿出一支手機。手機是前幾天在哥本哈根買的。
電話接通,他請對方轉接值班員警。對話很短。他按下結束鍵,手一拋便將手機擲入湖中。他揹上背包,走入夜色之中。
風從東面吹來,一陣強過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