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店長離開更衣室後,苫子將門上的『休息中』牌子轉成『更衣中』,跟著鬆開衣領,從自己櫃子裡拿出香菸,癱坐進折疊椅中。苫子吐出的煙霧朦朧了牆上寫著『禁菸』兩字的紙張。
紙張上大大的字跡出自工讀生手筆,字體有著年輕人特有的歪斜。苫子懶洋洋交叉起腿小幅度搖晃,晃動經由靠在膝蓋上的手肘傳到了手指,手指也跟著抖動的腳一起輕輕抽動。苫子煩躁不已地坐在椅腳有高低差的折疊椅上,搔搔頭,抬起臉時正好與牆上鏡子裡的自己四目相對。比起牆上的文字、比起無意識搖晃的手腳、比起有高低差的椅子,最最缺乏平衡的,就是自己這張臉。
苫子看了看鏡中的自己,一如往常伸手按壓髮際附近,指甲用力到幾乎要陷進肉裡。苫子的脖子後頭留有自己按下開關的指甲印子,那個印子隱約已成了處瘀青。
我要按下開關。我想趕快按下自己的開關。像我這樣的人,消失掉算了。
怎樣都無所謂。
晴海苫子,現年二十六歲,將滿二十七。
中長度直髮的娃娃頭髮型,身材高窕手長腳長,看來苗條事實上一點兒也不瘦。高鼻樑的容貌,某些角度看來算是個美人,但卻沒有半套漂亮衣服。大部分時候臉上總是面無表情,所以很難讓人留下好印象。與眾不同的名字是祖父取的,來自於他無法忘懷的女性。附帶一提,不是祖母。這是苫子與祖父之間的秘密。苫子喜歡讀書,擅長看書和寫文章,小時候曾靠作文拿過不少獎。她很喜歡閱讀──不限書本,即便看板或食品成分標示等也都很喜歡──眼睛盯著文字能夠讓她心情平靜,因此養成了她無趣又認真的性格。儘管成績再好,苫子還是不擅長考試;課業成績雖好,考試卻頻頻出岔子,迫使她度過了與自己個性不合的女子高中生活。念了間不感興趣的短期大學(註:日本特有的兩年制大學),然後一如往常以第一名的成績,自當地人稱為『女短』的短期大學畢業。
在書本陪伴下長大的苫子,立志從事編輯工作。『女短』的畢業生之中尋找正職工作的人本來就少,再說小小的就業佈告欄上也沒出現任何出版社徵人的消息;苫子只得靠自己摸索,找尋正職工作。好不容易抓住訣竅時,她已不屬於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了。儘管如此,苫子仍舊繼續找尋正職工作。面試官問起求職動機時,知名私立大學的男學生只要開玩笑說:『我想參與情色書籍的出版』,就會被採用,而苫子卻是不管述說得多麼熱切也得不到任何反應,頂多被問上一句:『妳是尼特族(註:尼特族(NEET)是指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的一群人,這個新興名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是指結束義務教育後,既不升學也不工作,也不參加職業培訓的年輕人。日本政府將它定義為『學校畢業之後既不做家事也不上學,也沒有工作意願的15~34歲未婚族群』。 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會問題。主要在經濟高度成長、生活素質高的國家與地區的青年階層中產生。)嗎?』寫過的履歷表數不清、收過的面試通知如山高,這種不斷反覆的過程,讓苫子愈來愈陷入自我厭惡的循環中。
最後一次收到的面試通知,來自位於高樓大廈中的知名出版社。在氣氛緊張的會議室裡,苫子和前幾次一樣熱切闡述著自己。這是一場五名學生同時面對三位面試官的團體面試。苫子早已不是學生,但她仍然藉由那封求職動機寫得有些過火的履歷表,得到了與學生們一起面試的機會。
『因此,我會多方努力……』
『喂,我說妳啊……』
看來經驗豐富的女性面試官,不耐煩打斷了苫子的話。
『是?』
『妳的話裡怎麼會有這麼多充滿自卑情結的怨恨啊?妳執意告訴我們的那些來龍去脈,事實上讓我們這些聽的人很不舒服,妳知道嗎?』
面試官不斷說出些不常聽到的哲學用語,看著苫子的眼神帶著對女人毫不留情的銳利。
『呃,可是……』
苫子眼神飄忽不定,尋找著適當的理由。
『反正說到底,妳就是沒被錄用,對吧?我們不需要拿不出實際成績的人。』
開門見山的說法,惹得其他兩名中年男性面試官不由得笑了起來。
『更不需要連這點自覺都沒有的人,妳聽得懂嗎?』
面試官全身上下都對找尋正職工作不斷失敗的苫子散發著極度的厭惡。坐在另外四位身穿高價套裝的著名私立大學生中間,一身舊套裝的苫子面紅耳赤地抬不起頭。
面試結束的歸途上,苫子將出版社的簡介丟進了便利商店的垃圾桶裡;這種東西她不想丟在自己家。其後寄來的未錄取通知書,也在苫子的打火機火焰中化為灰燼。再這樣下去自己會出問題的!想到這裡,苫子決定放棄繼續尋找正職工作。
既然如此就自己寫寫看吧!於是她開始提筆寫小說。日子就在每天打工好應付獨立生活中過去,結果寫小說的事情也跟著不了了之。原本只要看到文字就能夠靜下心的苫子不知不覺失去了專注力與安全感,最後終於連薄薄的短篇小說也讀不了了。
踏實的努力,事情仍舊不順利;『只要加油總會有辦法的!』這種想法早已不存在苫子心裡。在自以為是的奮鬥過程中,自己甚至連戀愛的機會都錯過;許多時候,身邊並非沒有適合的男性,到現在卻還是處女之身;連朋友都沒有,更別提男朋友。她早已習慣自己一個人。無法打開心房的苫子與家人之間也隔了一道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