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中文版作者自序】
請容我把言靈塞進大家的嘴巴裡!
首先。
接到某電視劇原作的邀稿,是我著手寫這本《恆久神喜劇》的開端。電視劇的名稱是《世界奇妙物語》,我從國中就很喜歡這個節目。現在每隔半年還會以特集的形式播放的《世界奇妙物語》,是在兩個小時內,播放約莫五段故事的集錦式電視劇。邀稿內容是問我願不願意寫其中一段故事?一段大約二十分鐘,剛好是一篇短篇小說的份量。
從接到邀稿的電子郵件開始,我就滿腦子湧現「好想試試」的念頭。然而,當時正忙著寫《偉大的咻啦啦砰》的連載,每個月都被截稿日追得很辛苦,所以一方面又想,不可能再插工作了。
看完電子郵件,我就暫時放下工作,去了每個禮拜預約一次的整骨所。
結果,靈光乍現。
在背部、腰部被按摩來按摩去的約莫三十分鐘內,〈最初的一步〉的情節在大腦裡如行雲流水般浮現。
沒辦法,從整骨所回到家後,我立刻給了答覆,接下寫原作的工作。
我利用寫《偉大的咻啦啦砰》的空檔,開始著筆書寫〈最初的一步〉。說好由我寫原作,再請劇作家根據我的原作改編成電視劇。若是純粹敘述故事情節,感覺就像由電視劇改寫成小說,讀起來不夠活潑生動。於是,我決定以劇作家會有點困擾的唯獨小說才有的表現手法來寫寫看。
這個手法就是用締結姻緣的神的獨白,結合年輕男女的故事相互交錯延伸的形態。
二○一○年播放的電視劇,是由「嵐」的大野智飾演男主角筱崎肇。在餐廳聚餐那一幕,我也出現在畫面角落,那是我此生第一次擔任臨時演員。所謂的臨時演員,其實只是扮演客人,自然地演出一直與人暢談的樣子。雖然比想像中辛苦,卻是非常愉快的經驗。
原本應該是一篇就結束了。
但是,有個期盼一直在我心中醞釀,希望可以再寫這個締結姻緣的神的歡樂故事。
四年後,接到小說雜誌的短篇小說邀稿,我再次請出了這個締結姻緣的神。聽說要以「時間」為主題,我馬上想到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杜子春〉。在芥川的作品中,我最喜歡這篇〈杜子春〉。故事一次又一次回到原點,這種利用時間的方式十分有趣。我拆解了這篇〈杜子春〉,添加自己的風格色彩,寫出了第二篇故事〈俊&瞬〉。〈俊&瞬〉這個標題,日文發音是TOSHI&SHUN,去掉「&」就是「杜子春(TOSHISHUN)」。在形式上,是仿照第一篇故事,讓神的獨白與人類的日常生活交錯延伸。
也因為這個締結姻緣的神越發有了趣味,結果,我從〈最初的一步〉開始花了七年的時間,共完成了四篇故事,匯集成一冊。
第四篇〈恆久神喜劇〉,是寫地震的故事。
二○一六年四月我去九州福岡,為《巴別九朔》做宣傳,順道去了熊本觀光。參觀了小學後就沒再去過的熊本城、吃了馬肉。回到東京才三天,熊本就發生了大地震,損傷慘重。想到三天前才仰視過熊本城的英姿,實在很難相信熊本城也處處崩坍了。
在報紙的報導上,看到熊本縣內歷史悠久的阿蘇神社的神殿被壓扁的照片時,我想到了這個最後一篇的故事。
地下板塊從四面八方擠壓過來的日本,跟臺灣一樣,逃離不了地震。寫小說不能實際減少損害,也拯救不了生命。我只能懷著我渺小的心願來寫,祈禱地震就此平息,恢復原有的平靜生活。
不過,從標題也看得出來,即便是寫關於地震的嚴肅話題,我也不想失去慣有的搞笑特色。
我是關西人,所以,從小就看「吉本新喜劇」這樣的搞笑劇長大。一開始就不想追求什麼文學性,只想博君一粲,時而摻雜人情味,且笑中有淚──這就是「新喜劇」。關西人光聽到「新喜劇」三個字,就會反射性地聯想到快樂的事,對我來說也是一樣。因此,我試著把「新」換成同樣發音的「神」,於是就成了「神喜劇」,這實在是太貼切了。
這本書是我的第十本小說。
也是在臺灣出版的第十本小說。
從我的出道作品《鴨川荷爾摩》到之後所有作品都能承蒙翻譯,是我無上的榮幸。
希望今後也能繼續把歡樂的小說帶給大家──希望今後也能繼續把歡樂的小說帶給大家──
啊,形成言靈了。
那麼,請容我把言靈塞進大家的嘴巴裡,揭開《恆久神喜劇》的序幕。
萬城目 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