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雜誌715期--102年09月號

  • 作者:皇冠編輯群
  • 出版社:鑫濤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3/09/01

  • 定價:170元
  • 優惠價:95162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規格:平裝/242頁/ /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雜誌
內容簡介

【名家專欄】你好,咱們來親個臉頰吧!
親臉頰打招呼的文化,
對於見面不過是點頭微笑或是握手的亞洲人,
實在不是一件馬上就可以適應的事情……
有一項習俗,是我在法國幾年以來,天天發生,卻依然覺得新鮮又有趣,那就是「親臉頰打招呼」的文化——「Se faire la bise」。

記得初到法國,住在一間一層兩戶的小套房,對面則是一位法國女生瑪西昂。某天門鈴響,是瑪西昂前來打招呼,歡迎新鄰居。兩人開心地說聲「Salut !」(嗨!),接著瑪西昂就把臉湊過來,我嚇了一跳,往後一閃才想起:啊,她要跟我親臉頰打招呼!當下覺得失禮極了,馬上再把臉頰湊上去左右互碰,才算完成打招呼。

雖然這親臉頰打招呼的文化,早在到法國之前就已經聽說,可是對於我們來自於文化極為不同的亞洲人,見面不過是點頭微笑或是握手,實在不是一件馬上就可以適應的事情,尤其自小受的教育為男女授授不親,跟不認識的男生見面親臉頰還真是彆扭。

其實親臉頰打招呼在法國是一種基本的見面禮,也是表達友善的方式。不過親臉頰還有一些規定,並不是時時刻刻無論見到誰都以親臉頰打招呼。

對象:親朋好友熟人或是熟識的同事之間,不分年紀,不分性別,一定會親臉頰打招呼,順序為:職位高的比職位低的先,長輩比平輩先,愛人比朋友先。男生之間除了親臉頰也會以握手或是握拳輕碰或是拍背打招呼;對於朋友的朋友,或是在輕鬆場合下認識的新朋友,即便是第一次見面,也會親臉頰以示友善。而與老師、老闆,除非是對方主動,否則避免用親臉頰打招呼。

何時:上班進辦公室、上課進教室、朋友聚會等等一見面「每個人」都要親臉頰才算是打招呼;離開說掰掰時也是一樣。因此可以想見一圈招呼親完,好幾分鐘就過啦!

方法:親臉頰並非真的像情侶般濃情蜜意的親,而是在說聲「Salut !」之後互碰臉頰,同時輕輕發出「啾」的聲音。或是有時臉頰也不會碰到,做個樣子發出親吻的聲音也可以。通常從右臉開始,再碰左臉。當然,如果女生有口紅上妝,就得稍微抿嘴親臉頰,避免在對方臉頰上留下吻痕。然而如果是交情很深的朋友,非常開心見到對方,彼此就會很用力、很認真地在左右臉頰上用力親下去;也有幾次與朋友的父母見面,長輩會緊緊抓住我的兩臂,重重的在兩頰上「啾!啾!」兩聲,以示熱情。

數目:親臉頰的次數依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次數,大部分的地方是親兩下;中部至上阿爾卑斯山一帶親三下;羅亞爾河與諾曼第一帶親四下;少數地區如布列塔尼最西邊一帶只親一下。有時,初次見面的朋友會先禮貌性地問問對方是從哪個省分來,好了解親臉頰的次數。尤其是親四下的諾曼第人到了親兩下的阿爾薩斯省,最好先說明自己的習慣,才不會有「親完兩下之後嘴是該在湊上去或是就此打住?」的窘境。或是及時說明彼此來自的的地區,再依默契,看看需要要配合哪一方,也是可以避免尷尬。其實,有時連法國人都搞不清處該親幾下呢!

習慣了之後,會發現見面親臉頰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可以讓人馬上進入友善的氣氛,而這時我也發現香水的功用——親臉頰時如果對方是香香的,的確比較令人愉悅。而鬍子鼻毛刮的乾淨整齊、面孔清潔沒有痘痘的男生,親起臉頰也比較舒適。

曾經在一次藝術表演活動前做彩排,一些不認識的參與者陸陸續續進場報到,與已經在場的人的主動親臉頰打招呼。入境隨俗,我也與這些不認識的藝術家親臉頰打招呼。只是,藝術家就是有藝術家的樣子,男生們盡是留著落腮鬍,又全都編著不能洗的黑人辮子頭,可以想像,那一圈我是憋著氣親完臉頰。

總之,瞭解了法式打招呼禮儀,下次遇見法國人臉湊上來,就可以避免倉皇逃開的窘境,或是見到男生互相親臉頰,也別大驚小怪,以為街頭一堆同性戀。或者應該建議法國政府,在街頭除了設立地圖看板,不妨設計「La bise禮儀與地區次數」,讓觀光客可以輕鬆地入境隨俗啊!

目錄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