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

The book of change

  • 作者:張愛玲
  • 譯者:趙丕慧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0/09/03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709-7
  • 系列:張愛玲典藏
  • 規格:平裝/37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現代小說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可是這一向她極少和姑姑講話。姑姪兩人在露面前本就話少,琵琶更不好意思在母親不在附近的時候開口,彷彿是怕懼她。露回國之前姑姪兩人倒是談得挺多的。是姑姑帶著她一步步走入往事,儘管兩人都興趣缺缺。她是個孩子,對大人的事當然不會有多大的興趣。珊瑚也總是笑道:

「問我根本就問錯人了。我哪能記得別人的事?我從來都是聽過就忘了。」表示她不愛蜚短流長。少女時期她既不美又缺人愛慕,回顧過去因而少了戀戀不捨的感情。但就是那種平平淡淡的說法使故事更真實。就彷彿封鎖的四合院就在隔壁,死亡的太陽照黃了無人使用的房間,鬼魂在房間裏說話,白天四處遊蕩,日復一日就這麼過下去。琵琶打小就喜歡過去的事,老派得可笑,也叫人傷感,因為往事已矣,罩上了灰濛濛的安逸,讓人去鑽研。將來有一天會有架飛機飛到她窗邊接走她,她想像著自己跨過窗台,走入溫潤卻凋萎的陽光下,變成了一個老婦人,孱弱得手也抬不起來。但過去是安全的,即使它對過去的人很殘忍。

「哼!從前那個時候!」珊瑚經常這麼忿忿不平的說。不消說,過去的一切都是禁忌。

琵琶對於親戚關係也是懵懂得很。直到最近才知道她跟表舅媽與明哥哥是怎麼個親戚。表舅爺爺是外婆的姪子。明哥哥不是表舅媽的兒子,但是他卻管她叫媽。

「明哥哥的媽媽是誰呢?」有一天在珊瑚家遇見他,琵琶這才想到要問一聲。

「是個婢女,給燕姨太使喚的婢女。」珊瑚每句話說到末了就會不耐煩的偏過頭去,好似說得已經夠多了。一講起明來,她的聲音就變
得低沉沙啞,真有些像哭過後的嗓音。「燕姨太發現了之後,痛打了她一頓。孩子一落地,她就把孩子奪走,把做媽的賣了。」

「表舅爺難道什麼也沒說?」

「他怕死她了。她可是他的心肝寶貝呢。」

「那明哥哥知道他母親現在在哪裏麼?」

「他怎麼可能知道?他還以為燕姨太是他親生母親呢。後來你表舅爺不要她了,明哥哥還哭著哀求他。表舅爺這才跟他說:『別傻了,她不是你媽。』終於告訴了他真相。以後明哥哥就恨死她了。每次她來,表舅媽還留她住,明哥哥氣得要死。」

「從哪兒來啊?」

「北平。表舅爺不肯讓她在上海住,要她搬到北邊去,否則就不給她月費。可是她老往上海跑,想來看他。他怎麼都不見。」

琵琶很能體會表舅爺不是輕易能見到的人。她自己就不曾見過他。

「可是你表舅媽是只要她來從不給她吃閉門羹。表舅媽說是過意不去。可也不犯著那麼客氣──留她住,房子那麼小,還一塊吃喝閒聊。現在燕姨太當然是百般巴結了,開口閉口都是『太太!太太!』從前啊,她哪裏把這個太太看在眼裏過。明哥哥可不理她。她倒纏著不放,少爺這個少爺那個的。表舅媽還責備他:再怎麼說,她小時候照顧過你。好像表舅媽不知道那女人是怎麼對付明哥哥的親生母親的。她就是這樣。雖然她把明哥哥當自己的兒子一樣,明哥哥實在沒辦法喜歡她。」

「燕姨太還是那麼美麼?」

「現在頭都禿了,戴著假頭髮殼子,捲的跟扇貝一樣。她才剛開始掉頭髮,表舅爺就躲著她了。」

「我怎麼從來沒在表舅媽家見過她?」

「應該見過。穿著黑旗袍,還是漂漂亮亮的。表舅爺出了事之後,她來過。」

出了事的意思是出了意外。琵琶沒在家聽說過,而珊瑚也只是說:

「他挪用公款坐牢了。」

琵琶聽人說過表舅是在船運局。有一兩次她聽見父親與姑姑提起他,語氣總是神神秘秘的,不敢張揚,半是畏懼半是不屑:

「最近見過雪漁嗎?」

「沒有,好久不見了。你呢?」

「也沒見過。唉,人家現在可發了。」榆溪竊笑道。「發了」是左右逢源的委婉說法,言下之意是與某個軍閥勾結。

「我聽說他在募什麼基金。手頭上多半還是緊。」

「國民黨政府的錢不夠他揮霍。」榆溪哈哈大笑道。

「哼,那個人啊!」珊瑚扮了個怪相。兄妹兩人露齒呼出顫巍巍的呼吸。

琵琶完全聽不出這番話的弦外之音。她並不知道羅氏一門不准入仕民國政府。羅家與親戚都靜坐家中,愛惜自家的名聲。大清朝瓦解了,大清朝就是國家。羅家男人過著退隱的生活,鎮日醇酒美人,不離烟舖,只要不忘亡國之痛,這一切就入情入理。自詡為愛國志士,其實在每一方面都趨於下流,可是不要緊。哀莫大於心死。琵琶一直都不明白她父親遊手好閒倒還有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她父親的一些親戚就耐不住寂寞。在北方沈六爺入了一名軍閥的內閣。沈八爺也起而效之。不過同樣的旗號只能打一次。北洋政府垮台之後,他們逃進了天津的外國租界,財是有了,政治名節卻毀了。南方的羅侯爺加入了南京政府。革命後二十年,他的名號依然響亮。當然這一場革命委實是多禮得很,小心翼翼保住滿洲人的皇宮。退位的皇上仍舊在他的小朝廷裏當他的皇上,吃的是民國供給的年金。報紙上提到前朝用的說法是遜清。如此的寬厚與混亂在南京政府成立後劃下了休止符。孫逸仙的革命有了真正的傳人。這一次真的兩樣了。然而南京政府一經底定,仍是戀戀於過去,捨不得斬斷與過去的聯繫。羅侯爺得了官位。報紙上刊登了他的照片。他的大名雪漁就如一幅畫。一篇長文報導了壟斷海岸船運的歷史,原是第一任侯爺的得意之作,報上還盛讚創始人的孫子獨具慧眼,克紹箕裘,接任海運局長。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