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列傳序
胡適
探尋《海上花列傳》的作者
《海上花列傳》的作者自稱「花也憐儂」,他的歷史我們起先都不知道。民國九年,蔣瑞藻先生的小說考證卷八引譚瀛室筆記說︰
海上花作者為松江韓君子雲。韓為人風流蘊藉,善弈棋,兼有阿芙蓉癖;旅居滬上甚久,曾充報館編輯之職。所得筆墨之資悉揮霍於花叢。閱歷既深,此中狐媚伎倆洞燭無遺,筆意又足以達之。……
民國十一年,上海清華書局重排的《海上花》出版,有許菫父先生的序,中有云︰
海上花列傳……或曰松江韓太癡所著也。韓初業幕,以伉直不合時宜,中年後乃匿身海上,以詩酒自娛。既而病窮,……於是乎有海上花列傳之作。
這段話太浮泛了,使人不能相信。所以我便打定主意另尋可靠的材料。
我先問陳陶遺先生,托他向松江同鄉中訪問韓子雲的歷史。陶遺先生不久就做了江蘇省長;在他往南京就職之前,他來回覆我,說韓子雲的事實一時訪不著;但他知道孫玉聲先生(海上漱石生)和韓君認識,也許他能供給我一點材料。我正想去訪問孫先生,恰巧他的退醒廬筆記出版了。我第一天見了廣告,便去買來看;果然在筆記下卷(頁十二)尋得《海上花列傳》一條︰
雲間韓子雲明經,別篆太仙,博雅能文,自成一家言,不屑傍人門戶。嘗主申報筆政,自署曰大一山人,太仙二字之拆字格也。辛卯(一八九一)秋應試北闈,余識之於大蔣家衚衕松江會館,一見有若舊識。場後南旋,同乘招商局海定輪船,長途無俚,出其著而未竣之小說稿相示,顏曰花國春秋,回目已得二十有四,書則僅成其半。時余正撰海上繁華夢初集,已成二十一回;舟中乃易稿互讀,喜此二書異途同歸,相顧欣賞不置。惟韓謂花國春秋之名不甚愜意,擬改為海上花。而余則謂此書通體皆操吳語,恐閱者不甚了了;且吳語中有音無字之字甚多,下筆時殊費研考,不如改易通俗白話為佳。乃韓言︰「曹雪芹撰石頭記皆操京語,我書安見不可以操吳語?」並指稿中有音無字之朆覅諸字,謂「雖出自臆造,然當日倉頡造字,度亦以意為之。文人遊戲三昧,更何妨自我作古,得以生面別開?」余知其不可諫,斯勿復語。逮至兩書相繼出版,韓書已易名曰海上花列傳,而吳語則悉仍其舊,致客省人幾難卒讀,遂令絕好筆墨竟不獲風行於時。而繁華夢則年必再版,所銷已不知幾十萬冊。於以慨韓君之欲以吳語著書,獨樹一幟,當日實為大誤。蓋吳語限於一隅,非若京語之到處流行,人人暢曉,故不可與石頭記並論也。
我看了這一段,便寫信給孫玉聲先生,請問幾個問題。
(1)韓子雲的「考名」是什麼?
(2)生卒的時代?
(3)他的其他事蹟?
孫先生回信說這幾個問題他都不能回答;但他允許我托松江的朋友代為調查。
直到今年二月初,孫玉聲先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