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在想什麼:80萬人都說讚的史上最強讀心術!26個關鍵練習,讓朋友更愛你、情人跟定你、客戶買你帳、老闆對你另眼相看!

ICH WEISS,WAS DU DENKST

  • 作者:托爾斯登.哈芬納
  • 譯者:姬健梅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3/03/25

  • 定價:250元
  • 優惠價:79198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803-861-5
  • 系列:溝通句典
  • 規格:平裝/24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自我成長/心理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嘴巴的非語言溝通

凡是我們所吃的東西,都必須經過嘴巴。嘴巴會進行過濾,決定哪些食物對我們好,哪些對我們不好。凡是味覺神經不接受的東西,我們就會拒絕,把東西吐出來,或是勉強吞下去。我們是心甘情願把東西嚥下去,還是心不甘情不願,這會反應在我們的臉上,尤其是在嘴巴的部位。因此,觀察的重點將放在嘴巴周圍的肌肉上。語言透過嘴巴來發聲,因此嘴巴在溝通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是在言語溝通上,也在非語言的溝通上。


◎當嘴巴張開時

在對資訊的接收上,嘴巴的反應就跟接受食物時幾乎一模一樣。如果有太多資訊想要進入,一時消化不了,嘴巴就會張開,以減輕負荷。同樣地,嘴巴也會為了納入更多資訊而張開。當我們感到詫異、為了某件事而感到驚訝,這時候我們也會張開嘴巴。也就是說,每當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消化某些訊息,就會藉由張開嘴巴來表示。這個情形就跟眼睛一樣:眼睛會睜大,以吸收更多的資訊。我們的嘴巴會變大變圓,張得大大的,因為我們想要更多,對於和我們交談的人來說,這意味著一種邀請。

由此可見,我們的念頭不但會對身體產生作用,身體姿勢也會影響思考。耷拉下來的下巴就妨礙了我們思考。如果我們在跟一個人說話,而他做出了這樣的臉部表情,就表示他此刻無法再吸收更多的訊息。我們應該暫停一下,等他把到目前為止所聽到的資訊消化完。


◎緊抿嘴唇時

如果「張開嘴巴」表示想要更多資訊,那麼,「緊抿的嘴唇」所表示的意義就正好相反!

我們不想接受或吸收的時候,就會抿起嘴唇,明確地流露出反感。緊抿的嘴唇也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我們不但可以拒絕去聽別人所說的話,也可以強迫自己一句話也不再說,表現出全然的拒絕。


◎咬住嘴唇時

此外,我們還可以咬住嘴唇,只用牙齒咬住一片嘴唇,或是把兩片嘴唇都往內縮,再用牙齒咬住。

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都想要阻止自己說話,寧願封住嘴唇,以免衝口說出自己不想說的話。這個動作發出的訊息是:「我刻意控制自己,寧願什麼都不說。」有人也會將其解讀為沒有把握,因為這樣做的人也許是不確定自己到底該不該說出來,所以暫時選擇沉默。


◎真笑還是假笑

一個人的笑容也可以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透過仔細的觀察加以解讀。

微笑時,我們把兩邊的嘴角往上拉,但這還不足以道盡一切。微笑可以有多重解讀,要注意:真正的微笑通常要比虛假的微笑持久。同樣地,假笑也結束得比較突然,真正的微笑則會慢慢消失。

虛假的微笑只局限於嘴唇,而在開懷大笑或是真誠地微笑時,眼睛也會跟著笑,這一點從眼睛旁邊的細紋就能看出來。

真心大笑時,眉毛會微微往下拉,而笑容會擴及兩邊的臉頰;虛假地微笑時,會有半邊臉扯動得比較厲害,因此,歪著嘴的微笑大多不是真心的。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