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公式:只要會「加減乘除」,就能輕鬆掌握所有溝通!

  • 作者:Jasmine 韓
  • 譯者:林又晞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3/09/26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284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181-91-1
  • 系列:溝通句典
  • 規格:平裝/272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人際關係/職場工作術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來對話吧!就像從來沒有受傷過一樣
話語帶來的傷口,就用話語治癒


有人從出生以來,一次都沒有因為誰說的話而受傷嗎?並不是只有在敏感的青春期才會被其他人的話傷到吧?就算成年之後也會受傷。奇怪的是,甜蜜的稱讚很快就會被遺忘,如針般尖銳的一句話卻會記得很久。
沒有什麼意圖的一句話,例如,「喔,你要說的就是這些嗎?」或者「什麼時候會結束啊?」類似這樣的問句也會根據情況,帶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明明不是為了傷害對方,也不是為了催促對方,可能只是想要確認一下情況才這樣問的,但當下沒有精力去顧及那些時,很容易會被誤解成責怪。我偶爾也對因為某人隨意丟出來的一句話,花了好幾天反覆琢磨那是什麼意思,也會思考我有沒有在無意中對誰說錯話。
在顧慮到自己和他人的對話當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我的心理健康」。只有訴說和傾聽的我的心理健康,才能夠根據事實和意圖正確地解釋對話,還有減少因為沒有好好理解對方的話語,而獨自傷心的情況。也可以減少產生「你話講得有點繞口,我聽完後心情不是很好。」這種誤會的機率。
想想看我們每天使用的棉被和枕頭吧!雖然外表看起來沒有特別髒,也沒有污漬,但抖一抖棉被,就會出現很多灰塵。明明在上床之前已經洗澡洗得很乾淨了,但睡了一覺起來,還是會有灰塵飛揚。
經過一整天的千頭萬緒和對話之後,我們的心理是什麼樣子呢?雖然眼睛看不到,但只要仔細留意就會發現,細小的傷口和誤會就像灰塵一樣堆積在心裡面。有沒有像在明媚陽光下抖動棉被一樣,去除堆積在心裡的灰塵的方法呢?以下有三種習慣,可以照護參與對話的所有人的心理健康。


第一,簡單地整理一下對話過程中受到的傷害、誤會、偏見等。首先,從我受傷的那一刻開始回想吧!然後簡單地回顧在那個情況中出現的人物和對話並寫下來。對方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職場同事、上司或一個苛刻的交易客戶部長。分析與他們的對話當中讓你受傷的要點,尤其是你會因為什麼樣的字彙、表達方式或情況而傷心。
以前我在一家IT公司工作的時候,曾經教過客服部門,如何處理發脾氣或失望的顧客。在那個過程當中,我發現顧客對於同一個商品或服務,有各自感到不滿的原因。有些顧客因為等了太久才連接上客服人員而心情變差,有些顧客則因為客服人員沒有安靜地聽自己把話說完而生氣,甚至還有顧客指責客服人員,上個星期明明有講過電話,為什麼不記得自己。每個人敏感的地方都不一樣,為了應對各種索賠的情況,我製作了顧客分析資料,對員工進行了教育。
我們也可以嘗試類似的方法。雖然沒有必要製作分析資料,但是可以從第三者的視角來看待讓自己感到不快的情況,也就是指客觀地了解自己對什麼主題感到敏感、什麼時候會受傷,與什麼時候會心情不好。積極做這種練習,對於理解自己很有幫助。
希望此時你是一個人回顧自己,因為如果和其他人在一起,不管是關係多麼親近的人,都難免會被說:「不是啊!有什麼好因為那個受傷的?又沒什麼大不了,你就放下吧!」這種反應可能會讓你再次受傷。如果用他人的標準來查看自己的傷口,那就只會看起來像是無須在意的傷疤。
結束這個練習之後,請反過來回顧自己帶給別人傷害的瞬間,可以用簡單的字彙寫下那個情況。請回想一下有意或無意地帶給別人傷害的瞬間,回顧那一瞬間並客觀化那時的自己,這個練習對於改善自己的說話習慣很有幫助。
第二,話語帶來的傷口,就用話語治癒吧。你有沒有雖然已經很努力傳達自己的真心了,但還是因為對話的過程或結果而受傷的經驗?以求職面試為例,已經很盡力地面試了,結果卻不如預期,就會感到失望吧?
當面試官冷冰冰地指出自己寫在履歷上的每一個項目時,幾乎沒有人能夠淡然地做出反應。反而資歷越深的人,越容易在這種對話中崩潰。即使知道今天初次見面的面試官並非決定我真正價值的人,但心裡的刺痛傷口並不會輕易平復。
面對這種情況,最好有意識地將我的心搬到溫暖的陽光下。長時間進行枯燥的對話,很容易導致心理生病,因此需要向能夠讓寒冷的心變得溫暖的人傾訴傷口,這一點很重要。
人造成的傷害,由人治癒最快。這就是為什麼要將認可我的價值,會對我說「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的人留在身邊的重要理由,他們會成為我們的心理支柱。
反之,當他們需要依靠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成為他們可靠的支柱。雖然每個人的傷口各不相同,但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在安慰別人的過程中,也可以提升自己所需的免疫力。生活中難免會受傷,但如果先多了解幾個克服的方法,那麼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或許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另外,如果明白安慰他人的過程與安慰自己的過程相同,就會以更加寬容的心去傾聽受傷者的故事,因為在那個故事當中也會發現自己的模樣。
第三,在平常的對話當中,找到需要改變的部分並尋求解決辦法。假設有一個叫A的同事,我每次和他對話都會受傷。如果我得到的壓倒性結論是,在工作方面也無法從他身上學習到什麼,那麼現在應該怎麼做呢?盡量減少需要和他對話的事情吧!就算要進行對話,也盡量以書面的方式溝通。因為工作而不得不開會時,為了減少和他單獨面對面的時間,可以找其他人一起進行會議,或者透過組員、下屬間接溝通。
不過如果因為各種條件而無法改變和他對話的環境本身,建議可以思考一下如何改變自己的態度和話語。如果在這段期間,我時常用軟弱、被動的語氣說話,那麼為了往自己的話語裡注入力量,可以嘗試放低聲音,結合數字、證據、例子等來改變話語的結構,或者留意穿著等方法。
同時也思考一下我平時的對話習慣當中,有沒有需要改正的部分吧!回想一下我是不是有一些壞習慣,例如,沒有專心聽對方說話、總是在想別的事情、突然提莫名其妙的問題,或插嘴說不必要的話而浪費了時間等。
就算是能言善道的人也不可能在每天、每個瞬間都進行完美的對話,因為對話方法每次都會根據對方是誰、在什麼情況、自己的情緒如何而改變。任何人都可能在說話的時候失誤,也可能在無意中受傷或傷害到他人。重要的是,即便在那種時候也要試著相信自己,因為我們擁有力量治癒因話語造成的傷痛。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