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口就讓人微笑:瞬間改善人際關係「好感交談法」

  • 作者:吳秀香
  • 譯者:黃莞婷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6/11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48-0
  • 系列:溝通句典
  • 規格:平裝/224頁/12.8x18.8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人際關係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調換說話順序。」
僅三秒就吸引對方的第一印象魔法
__初始效應

「為什麼選擇那個人?」
「很難具體說明,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好,既然大家的條件類似,那麼我更傾向選擇給我第一印象好的人。」

不知為何,有些人在第一次見面時會讓人感覺很不錯,並產生好感,最近流行的「面試百分百過關」指的就是擁有這種形象和風格的人。第一印象在職場生活中至為重要,其代表性例子之一就是面試。
根據某項調查,有75%的企業人資負責人表示:「招聘新職員的時候,外貌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在短暫的面試過程中,人資負責人透過觀察應聘者的態度、姿勢、臉部表情、整體印象與外貌決定是否錄取。更值得注意的是,85.5%的人資負責人認為:「對應聘者的第一印象會維持至面試結束。」
特別是在韓國,人們形成第一印象的時間極為短暫,相較於美國人和日本人分別需要十五秒和六秒的時間,韓國人僅需三秒便能形成第一印象。這就是所謂的三秒法則,其反映出韓國人在建立人際關係時對第一印象的重視程度。換言之,韓國人傾向用最少的努力快速地作出判斷。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認知吝嗇者效應(Cognitive miser effect) 影響所致。

但是,這種良好印象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若細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那些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人,在妝容、髮型、服裝風格、微笑以及得體的禮節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這並不是說你一定要漂亮或帥氣。縱使沒有出眾的外貌,只要打造出適合自己的風格,同樣能給人留下良好印象。

也許有人會反問。
「我也在外表和風格上花了心思,為什麼還是不如人。我還能做什麼?」
有的,你還有可以做的事。你需要塑造的不僅是外在的第一印象,更重要的是交談時給人的第一印象。這可以透過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來解釋。初始效應是指最先提供的資訊或印象,會比後來的資訊或印象,對記憶產生更大影響的現象。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Soloman Eliot Asch)為了檢驗初始效應,向實驗參與者提供了兩個人物A與B的特質。

 A:聰明、勤勞、衝動、具批判性的、固執、好嫉妒
 B:好嫉妒、固執、具批判性的、衝動、勤勞、聰明

結果會如何呢?參與者的反應令人跌破眼鏡。A和B兩人的特質完全相同,僅順序不同,但參與者卻對A的感覺普遍正面,對B則持反感態度。這是因為在A的描述中,「聰明」、「勤勞」等正面詞彙首先呈現,引發了初始效應;相反,在B的描述中,首先出現的「好嫉妒」和「固執」等負面詞彙,引發了負面的初始效應。同樣的特質,不同的順序,卻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既然如此,當我們想要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時,我們應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儘管我有時有點粗線條,但我對自己在企劃與執行方面的能力充滿信心,我正在努力改善我的不足之處。」
「很多人認為我有些粗線條,不過,我以自己的企劃能力與執行能力為傲。」

如何?雖然這兩種自我介紹只有細微的差異,但你不覺得第一種自我介紹顯得更加積極與正面嗎?初始效應因其強大而持久的影響,又被稱為水泥效應。所以,在介紹自己時,我們必須在一開始就突出展示能吸引他人的優點與魅力。謙虛固然是一種美德,但在某些場合,我們需要暫時拋開這種沒有好處的美德。
決定第一印象的三大要素是:外表、聲音與用詞。我建議你從現在開始,像重視外表的第一形象那樣,重視交談時的第一印象。
「您好,很高興見到您!」
充滿元氣的開場白。
「我實現了超過目標銷售額的120%,並達到了80%的營業利潤。」
從你做得好的事開始一段對話,有助建立正面的交談第一印象。

請記住初始效應的力量,初次見面帶來的印象將長久地持續。當你在某個商業場合和非熟人見面時,為了讓對方能深刻記住你的優點和魅力,請巧妙地施展「初始」魔法吧。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