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疲累的工作術:IBM、P&G、高盛等一流企業精英都在做的「恢復力」訓練!

  • 作者:久世浩司
  • 譯者:林于楟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6/07/08

  • 定價:280元
  • 優惠價:7922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3313-1-9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25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職場工作術/企管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面對長時間的工作、討厭的上司、
沒有同理心的職場、職涯的轉折點,
你需要──恢復力!

「世界經濟論壇」最受矚目的熱門話題!NHK專題報導!
日本Amazon書店讀者★★★★振奮推薦!

不懂恢復力,你就每天工作累到死!

B社長非常煩惱自己總是壓抑不住怒氣,他知道對員工發脾氣會影響工作氣氛,卻無法控制自己⋯⋯

C小姐的公司人手不足,導致業務量多到爆,但考量換工作不易,她一想到今後都會是這種狀況,就不禁很憂鬱⋯⋯

E先生因為公司體制不健全,很多事情都必須自己獨力解決,他覺得身心都快要被工作壓力給壓垮了⋯⋯

F小姐的主管常胡亂答應工作期限或錯估工作的難易度,卻把所有工作都丟給她去解決,讓F小姐感到十分不滿⋯⋯

G小姐的上司人長得漂亮,工作能力又強,但她每次跟上司接觸後,都會覺得喪失了所有自信,原來她的上司是「情感吸血鬼」⋯⋯

H小姐的男友跟她是同期進公司的同事,然而隨著H小姐晉升得比男友快,男友也從一開始的羨慕,逐漸變成嫉妒⋯⋯

I先生跳槽到新公司,但才剛上任,卻發現屬下竟然早就全跑光了,原來自己誤上了「幽靈船」公司⋯⋯

K先生的責任感很強,工作也很努力,但同期進公司的人中,只有他的業績遲遲無法提升,讓他感到非常苦惱⋯⋯

為什麼有些人即使拚命工作,也不會感到身心疲累呢?曾經擔任SK-II市場行銷負責人的久世浩司,在研究眾多國際企業精英的工作秘訣後,發現他們的共通點就是都具備「恢復力」!所謂「恢復力」,是指人在遭遇困難和強大壓力時,能夠有效地調整心理狀態,讓自己馬上振作起來的力量。

而想獲得「恢復力」並不難,只需要三個簡單的習慣:當天馬上切斷負面連鎖反應、一有壓力就鍛鍊「恢復力」肌群、確保回頭審視的時間。久世浩司還提供了7種強化「恢復力」訓練的技術,並藉由19個職場上最常遇到的實際案例,具體地教你如何將「容易累積壓力的工作方式」轉變成「擁有恢復力的工作方法」,讓你從今以後,即使面對逆境,也擁有一流的生存力和競爭力!

關於作者
久世浩司

正向心理學學校(The School of Positive Psychology)代表,國際正向心理學協會(IPPA)會員,修畢應用正向心理學準碩士課程(GDAPP),並獲得「恢復力培訓師」、「正向心理學教練」認證。

1972年生於日本岐阜縣大垣市。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後,進入P&G工作,曾擔任SK-II的市場行銷負責人。2012年在東京創立正向心理學學校,致力於培養正向心理學教練和講師。

另著有《恢復力的訓練方法》、《親子一同培育不易受挫的心》、《寫給領導者的恢復力入門》等書。

網站:www.positivepsych.jp
內容試閱
前言──即使努力工作,也不會感到心理疲累的「新工作法」是怎樣的工作法?





這本書寫給所有希望自己「努力勤奮工作也不會感到挫折,在工作中追求幸福的人」。

我覺得最近不認同努力工作的人似乎有增加的趨勢,其中一個原因應該與媒體大肆報導血汗企業問題,以及工作與生活間平衡的重要性等話題有關;也說不定是認為工作有效率、輕鬆過活更顯帥氣的人增加了吧。這彷彿在說,勤奮工作早已與時代脫節,不可為之。

沒錯,工時太長的確是個問題,私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也非常重要。但是,怪罪於勤奮工作,似乎是找錯對象了。

為避免誤會,請容我先行解釋,我口中的勤奮工作,不等於「長時間工作」。不是指犧牲自己健康的長時間工作,而是指讓腦袋全速運轉,全心集中在工作上的用腦工作。

我所知的一流商務人士、國際社會上的菁英人士,基本上都是一群不討厭勤奮工作的人。他們的精神與體力能夠承受極度消耗腦力的工作,比任何人勤奮工作,也比任何一位員工都還要有精神。即使勤奮地專注於工作上,他們依舊散發出生氣勃勃、非常幸福的氣息。

他們的生活通常是:一大早就進辦公室,趁著安靜時處理文件或電子郵件;白天出席大小會議,回家後重視與家人的相處時間;週末能屏除雜念,專心準備證照考試或是提升自我能力。看似忙碌,但他們本人並無自覺,覺得全心致力於眼前工作,完全不浪費時間的單純工作法是理所當然的。

或許有人認為「若是心志不夠堅強,沒有辦法這樣工作吧!」其實我過去也是這樣想。我覺得自己是個平凡人,就算努力工作,大概也沒辦法有太多成效。

但是,我發現這些像是勤奮代言人一般,以努力工作為座右銘,且擁有一流成果的人,有個共通的習慣。這個共通點,是我從研究「恢復力」的觀點,來觀察這些人的工作特徵時發現的。



在世界經濟論壇中引起熱烈討論的「恢復力」是什麼?



話說至此,各位知道「恢復力」是什麼嗎?

儘管這個詞在海外研究超過三十年,平時也做形容詞用,無論是小孩或是商務人士,都可以對他說:「你是個恢復力很強的人呢!」而日本國內卻是最近才開始為人所知。

NHK的高收視節目「聚焦現代」(Close Up 現代)製作「培養不受挫的心~你知道恢復力嗎?」特輯介紹後,大家才知道這個名詞。節目播出時締造出超過百分之十的高收視率,所以應該有不少人是看過節目後才產生興趣的。我在節目企劃階段即協助製作,節目中介紹了我在企業裡教授恢復力的情形,播出後引起廣大回響,我也因此多了很多關於恢復力的演講、寫書、辦研習會等機會。

不只是個人,組織及政府也開始重視起恢復力。每年一月,世界各國VIP等級的重要人物齊聚在瑞士高級度假區,舉辦「世界經濟論壇」(編按:World Economic Forum,俗稱達佛斯會議)。二○一三年度會議中,即以恢復力為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世界上有異常氣象、地震、海嘯等災害,且在二○○八年金融海嘯過後,揭開了金融體系脆弱的一面,人們此時驚覺,國家也需要有能承受這一切意外狀況的強韌特質。國際政治界、財經界的領導者認為「變化與危機是不可避免的」,積極採取「我們得改變自己,來適應變化」的態度逐漸成為主流。

對企業來說,本來就必須具備應付面對變化及危機的能力。有越來越多跨國公司開始對主管階層增添「恢復力」這項條件,荷蘭皇家殼牌集團這家世界最大能源……more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