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抱持「為什麼」的好奇心,
磨練出商務感性
走在旅行地,會遇到好多的「?」。
為什麼是這種城市空間配置?為什麼特意將這棟建築物蓋在城市裡呢?這座設施是什麼時候、為了什麼而建的呢?
像這樣的城市結構、空間配置、建築等,都一定有其理由。
在多數情況下,那都起因於該片土地所擁有的歷史背景,而我就是想了解箇中緣由。
如今存在的現狀,絕對有其「演變成那樣的理由」。
眼前這片「室外地圖」,就蘊藏著那根本的經驗或值得學習之處。
例如,有從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以城郭為中心繁榮發展的「城下町」,有以寺院或神社為中心發展成為迎接參拜者玄關的「門前町」,有因沿街整排住宿或商業設施而繁榮發展的「宿場町」,有以港口為中心發展成商品流通據點的「港町」……
此外,再加上那片土地的風土氣候、特產品或名產,曾發生過的歷史事件等相互堆疊,方才成就如今現在的「這座城市」。
這座城市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這座城市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脈絡、什麼樣的演變軌跡下形成的呢?
對這些理由懷抱興趣,或許也可說是享受旅行知性樂趣的方法之一,不是嗎?
旅行的好奇心也會成為工作上的好奇心
像這種在旅行地的好奇心,也會帶給工作方面莫大的反饋。
我以諮詢的形式,有幸與眾多客戶共事。姑且不論規模大小或時間長短,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其曾走過的歷史,也有其點滴累積至今的經驗。
有些公司毫不起眼,卻是穩紮穩打地踏實前進;也有公司採用很有個性的獨特經營風格,而那些都是該公司之所以為該公司的自我認同。
對初次共事的公司歷史背景、成立過程懷抱興趣,對於諮詢工作而言是再基本不過的基礎。
對於客戶公司,能擁有多廣、多深的興趣?
不僅書面記載的公司概要或財務資料等,對於該公司最原始初期的部分懷抱好奇心嗎?
顧問若想貼近該公司那以數字無法呈現、光靠數據難以判讀的真實個性,「想知道多一點」的好奇心是不可或缺的。
只要到首度造訪的土地旅行,就會想知道該片土地如何形成。對於該城市成為該城市的緣由、該城市的原點滿懷興趣。
只要一旅行,總會被激發好奇心。
那樣的體驗,除了能讓我們在求知的過程中成長,同時也能讓我們磨練出也能運用於工作層面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