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全新修訂版自序】
愛與熱忱,才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嚴長壽
二十年前,一個偶然的意外,居然造就出我從未設想過的寫作人生。當時,我完全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會出書的人,後來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忖度著,面對琳瑯滿目的名人傳記與成功致富之道的書籍出版,像我這樣一個從最底層的小人物開始,最後成為一位專業經理人的成長歷程,或許對時下的社會年輕人會帶來一種不同的參考。
於是,自一九九七年以來的這二十年,不論是與社會的連結,或是對青年的瞭解,都開啟了我更大的視窗。原本自我界定的核心使命是:以觀光為媒介提升台灣的能見度,以文化厚實台灣的素養,以飯店為社會建立一個關懷弱勢的平台;然而,《總裁獅子心》推出後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暢銷,也因此促使我與外界有了更多面向的接觸,讓我更能貼近地感受到台灣從「一無所有的年代」,歷經「快速發展」、「高教貶值」與「技職空洞」的整個發展路徑。這本書,更直接或間接地引導我在二十年間出版了近十本書;回顧起來,每一本書其實都深刻反映著當下我對台灣時境所發出的一份關切與焦慮。
隨著時間的遷移,轉眼間我已從當年知命的五十年歲,走向理應不逾矩的七十當口,即便明知整個大環境由盛而衰的遞降過程,大抵不出自己所料,卻仍然無法抑止自己對這個社會綿綿不絕的關懷。過去,總是希望透過積極的公開呼籲與寫作,向政府提出建言,試圖將國家、社會、兩岸及觀光的發展,導引到一個比較正面的方向;而今自忖為時不多,只有在人生的工作一覽表中逐項遞減,思考即使在最糟的情況下還能夠做些什麼,幾經分析與自我叩問下,發覺最終仍無法放下的就是偏鄉的教育,然而教育改革偏偏又是如此沉重難荷的一個擔子。
一如美國哲學家Buckminster Fuller所言:「你永遠無法以對抗現實來改變未來,唯有建立一個更出色可行的新模式,才可能打破現有的體制,使實質的改變發生!」我最終希望在花東偏鄉的實驗教育,能夠配合整體大環境的改變、與時俱進,期盼能夠發揮每個孩子的天賦、找到自信、認同自己的文化與價值,同時也希望能協助老師為其支撐,成為年輕人生命探索的後盾。
前不久,李開復在一篇受訪文章中,用最易懂的方式描述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情感是人類最後一道防線」,無法輸入大數據去分析、預測的領域,將最不容易被AI取代。唯有透過愛與熱忱,做機器人做不到的事,做有溫度的服務業,做更具備人性化的教育,這樣的走向,我想才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回頭再望向這本《總裁獅子心》,除了配合新版印製,在某些篇章我另外加上最新補充與註解外,原有的內容無論從領導人的態度、企業文化的經營、與人溝通的能力,甚至是自我價值觀的建立……等,衡量眼前所處的這個科技年代,似乎反而益發突顯真實與適用。
在二十年後重印此書的當下,我也決定就把這本新版當作我結束寫作生涯的句點吧。It is time to stop!畢竟,每個人到了不同的階段就要做不同的事。我想就讓我把握七十歲以後有限的體力與歲月,透過教育的改革,讓偏鄉的未來得以改變,讓社會變得更加溫暖與美好。數年過後,或許,我希望還有一本書問世,但是它將不再由我執筆,而是由我所有親愛的夥伴與幕後天使們,在胼手胝足歷經公益平台每一項專案的耕耘與偏鄉教育扎根的歷程所做的一種群體書寫創作。
最後,我要藉由這個機會,感謝所有在幕後台前支持我的夥伴,也要感謝一直以來不斷勉勵我的親愛讀者們,因為你們的存在,才驅動了我繼續向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