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前言
請容我突然問個問題。
「希望你能以接下來的三十分鐘提出關於新事業的點子。」
要是上司突然下達這樣的指示,許多人應該都會感到困惑吧?甚至回答道「這我辦不到」。
我以前曾在號稱「世界最頂尖顧問公司」的麥肯錫公司擔任顧問。
解決企業客戶的問題,是顧問的主要工作,不過客戶所帶來的問題可不簡單。有的完全不知該如何回答,有的則是因為狀況太過複雜,不知該從何著手。
這也難怪,如果是靠自己的公司或組織就能解決的問題,也就沒必要委託顧問公司代為解決了。
因此,我們勢必得比客戶更加了解他們的業界和業務內容,想出最好的答案,讓客戶不自主的朝膝蓋用力一拍,大聲說一句「原來還有這樣的解決辦法啊」。
而且思考的時間並非無限。
大部分的計畫案都是以三個月或六個月為單位,若在選定問題時費了一番工夫,或是嘗試和錯誤一再反覆,則轉眼就會過了期限。得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現出令客戶為之驚嘆的成果。這就是顧問肩負的使命。
換言之,得同時追求工作的「品質」與「速度」,展現過人的成果。這是很理所當然的一種氛圍。如今回想,當時我周遭的人個個都很優秀,且天資過人。我在當中絕對算不上有多優秀,我覺得自己來到一家高手如雲的公司,對此大感震懾,每天都想著要如何處理眼前的工作,才能品質與速度並重,就此陷入苦戰中。
不知不覺間,我發現自己已學會如何兼具「品質」與「速度」的思考和技術。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實際讓工作的「品質」與「速度」大幅提升,反覆將做法牢記腦中後,感覺在不知不覺間便已養成這樣的習慣。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我過去遇見過的傑出企業精英身上。我離開麥肯錫後,以高階主管教練、組織開發顧問的身分,遇見過許多傑出的企業精英,而這也是同樣能套用在他們身上的共通點。
此外,他們都樂在工作,這也是其共通點。全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並樂在其中。正因為對工作充滿期待,所以能量展現在工作上,同時感覺能吸引周遭的人們和顧客。
當然了,像「希望你能以接下來的三十分鐘提出關於新事業的點子」這種強人所難的指示,實際上應該是沒這種案例吧。
不過,要是麥肯錫的顧問或是工作能力過人的企業精英接獲這樣的指示,絕不會打從一開始就放棄。如果真的只剩三十分鐘可以思考,為了想出最棒的點子,他們應該會利用這段時間讓大腦火力全開。雖然僅有短短三十分鐘,但應該還是能想出不錯的點子。
因為確實有一種思考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最高品質的成果。我稱之為「迷你思考」。
所謂的「迷你思考」,是集中在能創造出價值的最重要事情上,以最少的力量加以達成的思考法。
能展開迷你思考的人,在投入工作前,會先明確找出「最應該投入精力的工作」,然後「捨棄」其他。因此省去所有不必要的精力浪費,能以最少的力量獲得最大成果。換言之,對能親身實踐迷你思考的人而言,工作的結果可說在「開始前」就已決定。
本書是以我從麥肯錫時代一起共事的優秀上司和同事,以及在商場最前線遇見的精英們身上學到的事作為基礎,再加上我自己擔任顧問的經驗,介紹工作「步驟安排法」,為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展現最高品質的成果。這是我進麥肯錫後,在三個月內所學會的基本技術。
本書的構成如下。
第一章,針對以最少的力量得到最大成果的「迷你思考」概要做說明。能否展開迷你思考,與工作的步驟安排息息相關,對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第二章,是針對執行「迷你思考」時所不可或缺的「假設」進行解說。能夠擬定高精密度的假設,工作的速度和品質也會隨之提升。
第三章,想要巧妙安排步驟,推動工作進行,必須建立在「整體設計」上,在此加以說明。先描繪出工作的全貌,在沒有遺漏和重複的情況下設計工作,藉此提升工作品質。
第四章,說明在工作時心中留意「成果」的重要性。在開始工作前,能否在腦中描繪出最終的成果,將會左右工作的「速度」和「品質」。
第五章,針對要進一步追求「迷你思考」,展開更高層次的步驟安排所用的方法,說明三個全力投入的重點。
第六章,介紹讓自己保持「五感」靈敏的習慣。想要以迷你思考提升成果,就必須從眾多的資訊和作業中清楚看出何者最為重要,並擬定高精密度的假設,這點非常重要。為此,必須讓五感維持在感應靈敏的狀態下。
「以最少的力量獲得最大成果的思考法和步驟安排」,能讓工作和人生的時間都變得更加豐富充實,是一生受用的好工具。各位若能趁這個機會學會此法,身為作者的我也同感欣喜。
大嶋祥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