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是你最強的武器:決戰全球化時代,一定要懂的大前研一未來經濟學

  • 作者:大前研一
  • 譯者:高詹燦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07/06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253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6-96416-4-7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24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職場工作術/經營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想在未來生存,
「賺錢能力」最重要!

世界級管理大師的25個趨勢大預測!


中國經濟會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崩毀?
川普的「美國第一」主義能夠拯救美國嗎?
為什麼南韓一直無法成為「已開發國家」?
失業率明明很低,為什麼景氣卻沒有恢復?
貨幣貶值,對出口導向的國家一定比較有利?
如何識別大企業即將傾倒的「信號」?
今後將會大幅成長的商業「新潮流」是什麼?
「高齡化」、「少子化」社會,隱藏著哪些商機?
「自動駕駛」可能顛覆整個汽車產業?
舉辦大型國際運動賽事,是經濟特效藥還是糖衣毒藥?

如果「經濟」是國力的核心,「經濟學」就是維持實力最重要的武器!然而面對21世紀人、錢、物可以自由流通的「無國界經濟」,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早已落伍,你的「經濟知識」也必須與時更新才行!
世界級管理大師大前研一,便針對匯率、物價、股價、房市、稅制等25個最關鍵的主題,透過身為「趨勢專家」的獨到視點,釐清許多被誤解的重要觀念,並為國家、企業、個人的競爭戰略,提供了最具前瞻性的思考。
以管理知識為槍,以經濟知識為盾,跟著大前研一放眼全世界,就能幫助你在未來搶占先機,成為新時代屹立不搖的佼佼者!


經濟的變化如此之大,但能教導我們「新經濟學」的地方卻又出奇的少……閱讀本書,要學的不是已淪為落伍知識的經濟學,而是要學會在實際的商場上,想要構思全新的商品、企畫、策略時,能夠派得上用場的經濟學,也就是可以「作為武器」的經濟學。如果各位能學會這項知識,我將備感榮幸,這對各位讀者自身的人生設計,應該也會有很大的助益才對。
——大前研一

關於作者
大前研一

商業突破大學(Business Breakthrough University)學長。

Business Breakthrough(BBT)代表取締役。

1943年生於日本福岡縣。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畢業,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原子力工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MIT)原子力工學博士。曾任日立製作所原子力開發部工程師,1972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總公司資深董事、日本分公司社長、亞洲太平洋地區會長。1994年離開麥肯錫後,以建言者的身分活躍於世界各大國家和企業,並以全球觀點及大膽創見,持續提出創新的建議。
2005年創立商業突破大學研究所,開設日本第一個MBA遠距教學課程。2010年成立商業突破大學經營學部,並擔任校長,傾力培育肩負日本未來重責的人才。

另著有《大前研一「新‧商業模式」的思考》、《大前研一決斷聖經》、《企業參謀》、《新資本論》、《質問力》、《日本復興計畫》、《新領導力》、《重啟核電的「最後條件」》、《打造品質國家的黃金法則》、《日本的論點》、《賺錢力》、《低欲望社會》等書。
內容試閱
雇用和景氣
失業率明明很低,但為什麼景氣沒恢復?

總務省發表的二○一七年三月的完全失業率為「2.8%」。與一九九四年六月一樣,出現睽違二十二年的低失業率。
「失業率未達3%」的狀況,堪稱是實質的完全雇用。
完全失業者人數為一百九十七萬人,比去年同月減少了二十八萬人。厚生勞動省發表的四月有效徵人倍率(全國)也達到1.48倍,出現了睽違四分之一世紀的高水準。因此,人力雇用有急迫需求,人力不足的問題嚴重。
但國民卻對「好景氣」無感。
當中甚至還可聽到「失業率明明很低,但為什麼景氣沒變好?」這樣的質疑。
因為「景氣惡化,失業率就會增加」這樣的印象,一般人或許會認為景氣與失業率息息相關。以前確實是如此。但事實上,在日本這樣的「成熟國」,這兩者並無關聯。
舉例來說,英國的失業率在一九八○年代為10%左右,但現在下降到5%以下,達史上最低標準。就總體經濟學來看,這和日本一樣,是處在近乎「完全雇用」的狀態,所以餐飲店等服務業皆人手不足。但大部分國民卻都覺得「景氣差」、「外來移民搶走了工作」,而決定脫歐。
美國的失業率現在處於4%,算是非常低。但在中西部到東北部的新英格蘭一帶,有許多夕陽產業的「銹帶(生銹的工業地帶)」,景氣非常糟,所得也低。而在銹帶,有許多人稱「窮困白人(Poor White)」的低所得白人。這些人在二○一六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強烈支持川普要將創造兩千五百萬個工作機會以及反移民政策加入公約中的政見。
從這樣的案例中我們可以明白,景氣好失業率就低、景氣差失業率就高,這樣的相互關係深植在許多國民心中,但實際在,在大部分的成熟國卻是不同的狀況。

降低失業率的政策毫無意義
話雖如此,以往失業率都被視為「景氣指標」之一,在一般的想法下,人們普遍認為「為了稍微降低失業率,政府應該打出各種政策」、「這樣能刺激景氣」。
但和日本一樣,在失業率低的國家,就算政策聲稱這是振興景氣的政策,而投注大筆預算,對公共事業和低所得者提供補助,卻幾乎不見任何成效。
而且這項政策不是為了社會多數,而是為了社會少數。結果在實際的政策與真正重要的經濟政策間產生很大的落差。
但往往媒體不會報導經濟獨立、生活安穩的多數人,而是報導那些因失業等問題而貧困的少數人,宛如整個社會都是窮人一樣。例如最近報紙和電視上常大幅報導「下流老人」和「老後破產」等問題。但日本的個人金融資產一千八百兆日圓當中,有一半以上是握在高齡者手中。也就是說,就大局來看,大部分高齡者都過著優渥的生活,而「下流老人」和「老後破產」,以整體來看,只是極少數的問題。
或許有不少人還記得從二○○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到隔年二○○九年一月五日止,在東圍日比谷公園設立的「跨年派遣村」。為了對失業者提供援助,非營利組織和工會組成的團體進行煮飯賑災、生活和職業諮詢、簡易住處設置等活動,當時接連數日都大肆報導。但從那之後,「跨年派遣村」便沒再開設。因為這是極少數人的問題。
此外,安倍政權提出要在二○二○年前達成「零待機兒童4」的目標,但如果是地方自治體的首長倒還另當別論,在人口超過一億的日本,要讓數萬名的待機兒童歸零,將這樣的問題列入國家的基本方針裡,這根本和前面的情況沒有兩樣。只要比照橫濱所實施的方法,對每個兒童的平均面積限制略微放鬆,或是退休的高齡者開放自家住宅,就馬上能解決的問題,卻在既有限制的前提下吵得沸沸揚揚,簡直就像一場鬧劇。
儘管如此,當媒體大肆報導後,政府馬上有所反應,應急的提出針對少數者的政策。我並不是說「貧困者對策」這項政策沒有必要,但如果認為朝這裡投注稅金,減少失業者,就是「刺激景氣的方案」,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就現實來看,日本的景氣還算「差強人意」。雖然稱不上有多好,但也沒多差。在選舉時所做的街頭訪問和問卷調查中,若是問到「對政治有什麼期望?」大部人都會回答「希望景氣變好」。但如果真的來到景氣差的國家,會發現到處都是流落街頭的人,而在日本到處都看不到這種景象。
由於政治家和媒體都只關心迎合少數人的政策,所以大部分國民會覺得「要是失業該怎麼辦」「我該不會也變成下流老人或老後破產吧」,而漸感不安,就此成為內向、消極、退縮的「低欲望社會」。因此個人消費始終不會擴大。

景氣是由「感覺」來決定
像日本這樣的成熟國家,景氣無法靠失業率來衡量。甚至應該說,沒有一個衡量景氣的明確指標。
因為景氣是由眾人的「感覺」和「心理」來決定。而這種感覺和心理,會隨著前面所提到的媒體「偏頗報導」而擴大和擴散。換言之,日本的景氣之所以遲遲無法恢復,問題就出在感覺和心理。
而且今日的日本物質豐足。例如家電產品和汽車之類的耐久財,幾乎有需要的人皆已擁有。如果其耐久期限為六年,則推算其換新的需求為每年增加六分之一。
但事實上,家電產品和汽車都不太會故障,所以有即刻需求的物品出奇的少。因此,人們要是覺得「景氣不太好呢」「以後薪水或許會縮水」,就算錢包或存款尚有餘裕,也會將更換用品的循環延長為七年、八年。相反的,如果覺得「景氣不錯」、「薪水有可能增加」,就會將更換用品的循環縮減為五年、四年。
也就是說,為了擴大個人消費,提升日本的景氣,應該化解國民的不安,將國民的感覺或心理轉往「花錢」的方向。尤其是高齡者,他們擁有國家個人金融資產一千八百兆日圓的絕大多數,改變他們的感覺或心理更顯重要。從根本將他們認為「儲蓄是美德」的文化改變為「人生就是要享受才有價値」,同時創造一套可讓人放心的系統,消除他們心中的不安,使其轉化為「趁身體還健康時,花錢享受人生吧」的心理,現在必須得想辦法讓淪為「死錢」的一千八百兆日圓投入市場。
這正是政府最該優先著手的課題,鎖定這點推出政策,才是真正刺激景氣的政策。
二十世紀在其他國家展開操弄利息和貨幣供應量(貨幣基數)的總體經濟,竟然全盤相信,就此展開「安倍黑田火箭筒5」,如此偏差失準的政策,可說是絕無僅有。明明都已邁入第五年,還展現不出成果,卻不做任何反省。緊抱著以前的學說,就……more
1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