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新譯本】

Flowers for Algernon

  • 作者:丹尼爾.凱斯
  • 譯者:陳澄和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0/09/10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7923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701-1
  • 系列: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美國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那些歧視變得可以理解,如果愛情不是不可能,
如果過往的記憶漸趨鮮明……真的會比較幸福嗎?

《24個比利》作者最膾炙人口的經典代表作!

45週年紀念版全新完整譯本

當我從他們眼中的白痴變成了天才,
當我從眾人的笑柄變成了不可思議的「怪物」,
我才漸漸懂得,
世界上有一種悲傷叫作心痛,有一種殘酷叫作理解……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們是我的朋友我們都很快樂。查理吃力地將這兩句話寫在〈進步報告〉。他患有智能障礙,最希望能「變聰明」,純真地以為這樣就能交到很多朋友,再也不會感到寂寞。

聲稱能改造智能的科學實驗在白老鼠「阿爾吉儂」身上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下一步急需進行人體實驗,個性和善、學習態度積極的查理於是成為最佳人選。手術成功後,查理的智商高速進化,然而那些從未有過的情緒和記憶也逐漸浮顯出來……

他終於明白那些「朋友」說「去整查理‧高登」是什麼意思;他終於知道為什麼看到愛麗絲會心跳加速、手足無措;他終於回想起那段童年陰影,原來那就是痛苦、悲傷、恐懼這些辭彙的意思。而當心理醫師宣稱自己是「天才查理」的造物主,他再也忍無可忍!

然後,憤怒與懷疑變成查理對周遭世界的反應。我是我生命的全部,或只是過去這幾個月的總合?我做過什麼,為什麼有股無法言明的罪惡感席捲而來?就在此時,阿爾吉儂發生了異常的變化,實驗真的成功了嗎?查理深陷在自我認同的重重迷障中,而更大的危機即將到來……

在這部一鳴驚人的處女作中,丹尼爾‧凱斯藉由查理‧高登的蛻變日記,細膩又寫實地反映出心智障礙者置身現實世界的模糊定位與艱難處境,字裡行間更展現了他對自私人性的犀利控訴!無可取代的題材、扣人心弦的文筆和發人深思的意涵,即使在經過多年之後,依然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必讀經典!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王浩威專文推薦!

關於作者
丹尼爾•凱斯 Daniel Keyes

一九二七年生於紐約,擁有布魯克林大學心理學學位。一九五○年代早期進入科幻小說雜誌《Marvel Science Fiction》工作,隨後轉換跑道,成為時裝攝影師與中學教師。凱斯在教學之際,利用課餘時間在布魯克林大學進行英美文學研究,再獲得文學學位。

一九五九年,凱斯在《奇幻與科幻》雜誌首度發表作品即一鳴驚人,短篇處女作《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並為他贏得「雨果獎」的肯定,而在擴展成長篇後又再榮獲「星雲獎」,一舉囊括了科幻小說界最重要的兩項大獎!這部探討心智障礙主角查理與白老鼠阿爾吉儂在醫療介入後,身體與心理所產生的變化的作品,更屢屢受到影劇圈的青睞,一九六八年先被改編拍成電影《落花流水春去也》 (Charley),讓男主角雷夫.尼爾遜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殊榮;而NHK也在二○○三年改編成電視劇《獻花給倉鼠》,法國、波蘭與英國則先後改編成舞台劇。

在《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大獲成功之後,多年來凱斯陸續推出了《第5位莎莉》、《24個比利》、《比利戰爭》以及《鏡像姊妹》等一系列以探討多重人格障礙為主題的作品,也使他成為讀者心目中最擅長描寫人類心理問題的作家。其中《24個比利》堪稱最膾炙人口的經典代表作,不但為他贏得了德國「科德.拉斯維茲獎」的最佳外國小說,並榮獲美國偵探作家協會「愛倫坡獎」提名,美國華納電影公司也計畫改編拍成電影。

凱斯的作品已售出三十種以上語文版權,全球銷量超過六百萬本。一九八八年,布魯克林大學頒發榮譽校友獎章給凱斯;二○○○年,美國科幻協會則頒發「榮退作家獎」,以表揚他在科幻小說上的卓越成就。

他另著有回憶錄《阿爾吉儂、查理與我》。目前居住在美國俄亥俄州雅典市。
內容試閱
前情提要

查理‧高登患有輕度智障,青少年時就離開家中由叔叔撫養長大,成年後的他一面在麵包店工作,一面在畢克曼大學為智能障礙者開設的班級上課。

這時,心理學系的史特勞斯醫生與尼姆博士的一項腦部科學實驗在白老鼠「阿爾吉儂」身上獲得突破性的進展,下一步便需要進行人體實驗。如能成功,便有可能成功治癒先天性的腦部障礙。

查理因個性和善、學習態度積極,因此被成人學習班的教師愛麗絲‧紀尼安推薦參與這項人體實驗。手術完成後,查理從原先智商六十八的智能障礙者漸漸變成智商逼近兩百的天才!縱使智能的飛快進步為查裡帶來知識、情感與記憶等各方面的震撼衝擊,史特勞斯基醫生和尼姆博士仍然決定在年度國際會議發表他們的實驗結果,而查理與阿爾吉儂也一同赴會。

我在極大的情緒壓力下口述這份報告。我已完全退出,一個人坐在飛回紐約的班機上,我到那裡後要做什麼,仍然毫無頭緒。

我必須承認,目睹眾多科學家與學者聚在一起交換意見的國際會議,起初的確讓我心生敬畏。當時我想,這裡才是真正帶來希望的地方。這裡的會議和大學的刻板討論一定大不相同,因為在座者都是心理學研究與教育界的最高階層代表,是寫作書籍與發表演說的科學家,也是人們經常引述的權威。如果尼姆與史特勞斯是在他們能力不及的領域中工作的凡人,我確信其他人的情況一定不一樣。

會議時間來臨時,尼姆帶領我們穿越裝飾著巴洛克式厚重家具以及寬闊大理石階梯的龐大接待廳,經過和我們握手、點頭與微笑的層層疊疊人群,今天早上才抵達芝加哥的兩位畢克曼大學教授也加入我們的行列。懷特與柯林傑教授走在尼姆與史特勞斯右後方一兩步,柏特與我在最後面。

旁觀者讓出一條路讓我們走進大會議……more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