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你怎麼知道這就是決定性的一個『No』?
在No的國度找Yes並不代表每一個拒絕都可以做改變。有時候No就是正確的答案:有時候No就是決策。
那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接受No,心平氣和地認分離去呢?
我們好希望能有一個簡單的規則,知道在哪時候是最適合接受No的時機。有些時候那只是一種直覺──你就是覺得這不是一個敞開交涉或協商大門的No。另外有些時候,你會在心裡核算,把贊成和反對的理由秤一秤分量,自會看出這個Yes擺明著不可能出現了。再有些時候是因為疲累的因素──你已經沒有跨越No的力氣了。
不要氣餒。並不是每個No都能轉變成Yes。重要的是你的參與和認真追求心嚮往之的Yes。有時候智慧的意義就是知所進退。
No並不是失敗。No也不是控訴。有時候No純粹就是No。
人家說『No』的時候,你聽到的是什麼?
聽見有人說No的時候,我們聽進去的多半是在論斷我們的為人,而不是No的本身。屬於我們的自尊、自信、樂觀或是悲觀的情緒都在影響我們對No的感受和詮釋。
有些人聽見了:
『你真蠢。怎麼會拿這個來給我?』
『你在想什嘛?』
『你就是個輸家。』
『我不喜歡你。』
『在這個機構裡你不會出頭天的。』
『你以為你是誰啊?』
『如果我要你提供好點子,我自會交代!』
這些人把每個No都擬人化了,他們把拒絕解釋成個人的能力太差、愚蠢,有時甚至是一無是處的表徵。他們面對No的時候承受極大的痛苦,因此而放棄堅持,不肯再冒更多拒絕和潛在羞辱的風險。
另外有些人聽見了:
『現在不行。下次再說。』
『這不大符合我處理的先後次序或是這個機構的規劃。』
『我不是你要找的人。』
『這增加了我很多的工作量。盡量簡化一些。』
『我還不太能接受。再帶一些具有說服力的資料來吧。』
『費用太高了。看能不能降低一些成本我們再談。』
『我要確定老闆喜歡我才會簽。』
『說說看它到底會有什麼不同。』
這些人也碰上了No,可是聽見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訊息,他們把拒絕看得很簡單,祇當作是暫時的一個挫敗而已。他們先撤退重新操練,準備改天再試身手。他們不會就此退出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