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第一章 倒數計時
1
「很抱歉,讓你在百忙之中抽時間過來一趟。因為今天有一個不情之請。」
德田用手指摸著成為他個人特色的鷹鉤鼻子,請佃坐在沙發上。今天是四月的第三週,新的會計年度剛開始不久。
這是總公司位在品川的京濱機械的會客室,用藍色隔板隔開的小房間內布置很簡單,只有一張四人座的桌子和一部電話。這家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一部上市的公司是日本具代表性的機械大廠,也是佃航平擔任社長一職的佃製作所目前的主要客戶之一。佃製作將近一成的業績都來自於京濱機械發包的業務。
「不瞞你說,今天特地勞駕你來這裡,是想告訴你,本公司決定改變採購的方針。」
「改變方針嗎?」
佃不由得緊張起來。
因為京濱機械向來以簡直可說是欺壓下游承包商的降低成本政策出名,口口聲聲說什麼「我們公司可以代繳稅金,所以不必擔心」,連一點蠅頭小利也不放過。這種經營手法在業界受到很多負評,和他們打交道時,絲毫不能大意和鬆懈。而且這次採購部部長德田要求佃當面溝通,可見事情非同小可。
「之前委託貴公司製造引擎的零件,這次社長提出了主要設備內製化方針,所以引擎也被列入這項方針的範圍。」
德田又繼續說道:「關於向貴公司採購的訂單,我們之間的交易就到下個月的月底為止。」
「請等一下,」佃慌忙開了口:「下個月月底——今天已經二十幾號了,只剩下四十天的時間。你們突然說要結束交易,我們要怎麼處理生產線和人員的問題?能不能請你們通融一下?」
「佃老闆,我能夠理解你的心情。」德田的聲音聽起來繃得很緊,「但是,無論是生產線的問題,還是人員的問題,都是你們的問題。說起來,我們也有為難之處,所以只能彼此體諒了。」
「彼此體諒?但這也未免太突然了吧。」
因為對方是客戶,所以不便發脾氣。佃雖然說話的語氣柔和,但內心怒不可遏。這根本是大企業的蠻橫。
「不光是貴公司而已,我們對所有採購業者都採取了相同的方針。」
那又怎麼樣?佃很想這麼反駁,但還是把話吞了下去。
「德田部長,貴公司每年訂購的精密零件超過十億圓,工廠的生產線安排了數十名工人,之前不是說好,不光會繼續採購我們的零件,而且會增加採購量嗎?為了因應增產,我們追加了三台每台要價兩千萬圓的工作機器,現在突然說停就停,根本就是臨陣拆台嘛。」
「嗯,你說得沒錯,真的很抱歉。」
如果德田反駁,還可以和他辯駁一番,但看到德田面色凝重地鞠躬道歉,佃也沒了勁。因為他和德田很熟,也很瞭解彼此的狀況。德田雖然嘴上說是公司的決定,但心裡也知道此舉造成的影響。
「你說抱歉也……」
「反正我們向你們採購的並不是只有引擎零件而已。」
德田安慰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可以增加引擎零件以外的訂單嗎?」
「雖然沒辦法馬上做到,但以後會考慮。」
德田不置可否,沒有做出明確的回應。
「部長,你應該很瞭解我們公司的情況,」佃說,「我們公司從上代開始,就一直用真心誠意和你們做生意。」
「我當然非常瞭解,但這是社長的方針,整個公司上下都向右轉。我相信你知道,我們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引擎零件全都由公司內部自行生產嗎?」佃有點在意這個問題,向德田確認。
「嗯,幾乎都會由公司自行生產。」
德田移開了視線。
「幾乎?所以也會繼續向某些下游承包廠商採購嗎?」
佃狠狠瞪著德田。
「因為有些零件目前公司還無法自行生產……」
「你剛才不是說,所有的採購都會停止嗎?能不能給我們一點時間上的緩衝?我們也要做準備,這樣臨時取消,真的很傷腦筋。」
「真的很抱歉,阿佃,請你諒解啦。」
又來了。每次遇到麻煩事,他就會用「阿佃」來稱呼佃。這是他使用苦肉計時的慣用手法。
佃忍不住嘆著氣,德田繼續說道:
「這件事已經決定了,我也無能為力。」
佃咬著嘴唇。佃製作所從他父親當老闆的時代,就開始和京濱機械做生意。父親應該也曾經克服了多次類似的大風大浪。他腦海突然浮現了這些和眼前的情況沒有直接關係的事。
佃之前在太空科學開發機構當研究員,七年前父親去世後,他繼承了家業,成為佃製作所的社長。
佃製作所屬於精密機械製造業,在父親擔任社長時代,擅長生產電子零件,但佃在大學和研究所時主要研究引擎,在他接任社長一職之後,開始投入需要更高精密度的引擎和周邊設備的生產。
佃辭去研究工作,擔任公司社長的經歷與眾不同,在他擔任社長之後,佃製作所的營業額是原來的三倍,令周圍人大吃一驚。雖然仍然是一家營業額不到一百億圓的中小企業,但引擎方面的技術和知識超越大企業,也因此深受好評,很大程度上是曾經參與火箭引擎的設計和製造的佃立下的功勞。
沒想到身為研究員的挫敗竟然在新天地大放異彩。仔細想一想,就覺得人生真的很諷刺。但佃也不例外地經常面臨為客戶吃足苦頭,經常資金周轉不靈這些中小企業特有的煩惱。他知道既然繼承了原本並不想繼承的家業,自己必須扛起經營的責任,但一下子少了十億圓營業額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貴公司也成長了,即使少了我們公司的訂單,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事情就是這樣。」
德田事不關己地說完,站了起來。
「恐怕會出現赤字。」
會計部長殿村直弘敲完計算機後,抬起頭說道。
「果然是這樣啊。」
這和佃從京濱機械總公司回來的路上,在開車時大致試算的結果相同。一旦減少十億圓的營業額,人手也會多出來。
宇都宮工廠專為京濱機械的產品所建立的生產線上約有二十五名員工,幸好其中有十名是派遣工人,但問題在於還有剩下的十五名正職員工。
「這一陣子固定費用的支出增加,如果再減少將近百分之十的營業額,赤字就很難避免。」
不知道是否因為知道殿村之前是銀行員的關係,所以覺得這番話出自他的口,聽起來格外冷漠。殿村有著一張很長的方臉,頭髮中分,他的暱稱叫「阿殿」。公司的女職員偷偷告訴佃,這個暱稱是取自「殿樣蝗蟲」。聽她們這麼一說,覺得殿村長得的確很像蝗蟲。目不轉睛地看著他時,覺得好像在跟戴著銀框眼鏡的阿殿蝗蟲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