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雲層饒過一座城市,而幾十年前某對夫婦的假期拯救了另一座城市。京都和小倉的故事直接地質疑了我們對因果關係的簡化假設,以為它們遵循著理性有序的進程。我們喜歡想像自己能了解、預測和控制世界,我們想要用合理的解釋來理解生活中的混沌不明。這世界不應該因為某對夫妻對幾十年前的美好假期念念不忘,或者因為雲層在恰好的時刻飛掠過天空,而左右了數萬人的生死。
孩子們不停地問著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和你一樣,打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原因與結果遵循直接的模式──從X到Y。這是一種有用的簡化版現實,有清楚的一因一果,幫助我們在複雜的世界中,將所發生的一切濃縮成我們能理解,然後加以馴服的明確關係。觸碰熱火爐會造成疼痛、抽菸引發癌症、雲層導致降雨,但在好幾十年前的日本,雲層是除降雨之外,造成某個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這件事造成一個城市的居民大量死亡,而使另一個城市倖免於難。更明確地說,此次大量死亡的原因只能透過近乎無數個隨機因素的組合來解釋,而且這些因素必須正好以突如其來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才能造成廣島和長崎上空的蕈狀雲:昭和天皇登基、愛因斯坦而非別人的出生、數百萬年前鈾被地質力量創造出來、戰場、聰明的科學家、中途島海戰等等,直到最後,這場毀滅行動圍繞著一個關鍵性的假期和雲層而展開。倘若無數個這些先前因素發生些許改變,一切將會不同。
每當我們回顧個人歷史中留下標記的經歷,都會體驗到小倉的幸運(好在後果沒那麼嚴重)。當我們回想起如果當時那樣做會怎樣的時刻,便會明顯發現那些任意的小小改變,以及看似隨機、偶發的事件,可能使我們的職業道路轉向、重新安排我們的人際關係和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為了解釋我們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我們會去找出那些往往不受我們控制的關鍵點,但我們卻忽視了看不見的關鍵、我們從未明白的重要時刻,以及我們所不知道的千鈞一髮時刻和未遂事件,因為我們從未看見,也不願看見其他可能的生活方式。我們無法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事,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們將會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說數萬人的生死,取決於幾十年前一對夫婦的度假選擇,那麼有哪些看似無關緊要的選擇或意外,最終可能徹底改變你的人生歷程,甚至深入影響你的未來?某次開會遲到或錯過某個高速公路出口,有沒有可能不只改變你的人生,還改變了歷史進程?如果此事真的發生了,你會知道嗎?或者你對於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變得徹底不同的世界,依舊視而不見?
相較於過去,我們在思考現在時,有一種奇怪的脫節狀態。當我們想像著能夠穿越時間回到過去時,我們得到的警告是相同的:千萬不要碰任何東西。就算只是極微小地改變過去,很可能徹底改變世界,你甚至一不小心就會讓自己在未來被刪除。然而一說到現在,我們絕不會那麼想。沒有人會小心翼翼踮著腳走路,以免錯踩了蟲子;沒人會擔心錯過公車後,未來會發生不可回復的改變。相反的,我們認為這種小事並不太重要,因為到頭來一切都將被沖刷乾淨。但如果過去的每一個細節創造出我們的現在,那麼現在的每一個片刻也正在創造我們的未來。
一九四一年,投下原子彈的四年前,阿根廷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寫了一部短篇故事,名叫《小徑分岔的花園》(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故事的核心隱喻是人類漫遊穿越一座花園,裡面可行走的小徑不停地改變。我們雖能調查未來,看見無限可能的世界,但在每個特定時刻,我們都必須決定下一步要往哪裡走。在我們作決定時,眼前可能的小徑便發生改變,無限地分岔,開啟新的可能未來,並關閉其他未來。每一步都是重要的。
然而最驚人的真相是,我們的小徑不光由我們自己決定。事實上,我們所居住的花園是由在我們之前的一切事物和人們負責種植和照料。向我們開啟的小徑是過去歷史的分支,是從前的其他人所走過的腳步鋪設出來的。然而更教人不知所措的是,重要的不只是我們的腳步,因為這些穿越花園的小徑,也會因為我們看不見和遇不著的活人所作的決定而不停移動。在波赫士為我們描繪的意象中,我們作取捨的小徑,被我們不曾注意到的其他人生的特定細節不停地改變,我們的軌跡被轉向,那些隱藏的京都時刻和小倉時刻決定了我們存在的輪廓。
可是,當我們設法解釋這個世界──解釋我們是誰、我們如何來到這裡,以及這世界為何以此方式運作時,我們忽視了這些隨機之事。被踩扁的蟲子、錯過的公車,這一切都被當作沒有意義。我們故意忽視一個令人困惑的事實:只要幾個小小的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就可能大大的不同。然而我們卻一再回到簡化的童話版現實,因為我們在找尋直接的因果關係。X導致Y,而且主要因素永遠是X,絕非次要或隨機或意外的轉折。一切事物都可以被測量、繪製在圖表上,並且只需正確介入或「輕推一下」便能加以控制。我們被專家、數據分析師和預言家吸引,他們常常是錯的,但鮮少猶豫不決。當我們在複雜的不確定性和令人安心但錯誤的確定性之間作選擇時,我們太常選擇安心。這世界或許沒那麼簡單,我們能不能了解一個被明顯的隨機所改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