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張騫出使西域
漢初,匈奴強大,漢朝無法對抗,只好處處忍辱求和,漢高祖去世以後,匈奴的單于故意寫信向呂后求婚,把她大大羞辱一番。這真是國家的恥辱!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經過了幾十年的隱忍和休養,漢朝的基礎穩固,財力有餘,士馬強盛,漢武帝決心雪清恥辱,消除國家的大患。
據漢武帝所知,在西域有個叫大月氏的國家和匈奴有深
仇大恨,匈奴曾把大月氏的國王殺掉,把他的腦袋當做溺
盆,作為勝利的象徵。武帝心生一計:何不聯絡大月氏夾攻匈奴?
但是,大月氏遠在西域,和漢朝從來沒有來往,如何聯絡呢?漢武帝下令徵求出使番邦的人才。
一聽說要遠赴蠻夷之邦和殺人不眨眼的酋長打交道,朝廷的官員個個縮頭,生怕被選中。
卻在此時,有個不怕死的英雄好漢挺身而出,他便是張騫。漢武帝見張騫儀表堂堂,口才鋒利,講起話來有條有理,很讚賞地說:「嗯,派這樣的外交官出去,正可代表泱泱大國之風。」
在漢武帝元朔三年,張騫帶了一百多人上路了。不幸的是,剛到隴西,張騫一行人便被匈奴逮住了,而且他的漢節(節是代表政府的信物)以及給大月氏的璽書都一併被搜出。匈奴單于譏嘲地說:「大月氏在我們的北方,你們怎麼會笨到想經過匈奴去聯絡他們呢?如果我想穿過中國聯絡南方的越國,你們會答應嗎?真是笑死人了。」
從此以後,張騫在匈奴一住便住了十幾年,娶了匈奴女子為妻,還生了一個小孩子,衣食不缺,單于對他也很禮遇。張騫表面不動聲色,似乎頗滿意眼前的生活,內心裏卻從來沒有忘記國家交付的使命。
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天早上,張騫趁匈奴守在打瞌睡,騎上快馬便往北方奔去,在沙漠裏走了十幾天,白天熱得發昏,夜晚冷得顫抖,又餓又渴又累,吃盡了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到了西域的大宛。
大宛國王早就仰慕漢朝的富庶繁榮,現在聽說漢朝特使遠來,受寵若驚。張騫告訴國王:「你如果幫助我到大月氏,漢朝皇帝一定會重重酬謝你。」大宛國王滿諾。
張騫歷經艱難終於到了大月氏。這時候,大月氏的太子已即位,並且吞併了肥沃的大夏,沒有興趣報仇,而且抱一種「只要我表明立場不與匈奴為敵,匈奴應該不會與我開戰」的鴕鳥想法。完全是逃避現實的苟安心理。
張騫沒有辦法,只好束裝回國。回國途中,很倒楣的,又被匈奴逮,再關了一年多。後來,匈奴發生內亂,他才帶了妻、子逃回長安。
漢武帝聽說張騫回來,十分高興,任命他為中大夫。張騫雖然沒有完成結交大月氏攻打匈奴的使命,但他帶回許多有關西域的資料。他說,西域有一種水果,甜甜的,酸酸的,芳香撲鼻,好吃得不得了,叫葡萄;有一種草,叫苜蓿,青翠美麗。大宛有一種千里馬,全身紅得發亮,有一丈多長,兩丈多高,跑起來像飛一般快。這些個新奇事,使得漢武帝心動不已,封張騫為博望侯,開始注重西方邊疆的開發。
到了元鼎二年,張騫再度西使,率領隨從三百餘人,分赴大宛、烏孫、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國,為中國打通了西域的外交、經濟、文化的關係。由於張騫的努力,西域的東西如:石榴、胡瓜、胡豆、胡琴等陸續傳入中國,中國文化因而更為光輝燦爛。
在漢武帝元朔三年,張騫帶了一百多人上路,打算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班超深入虎穴
班超是中國歷史上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他的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可以說得上是一門四傑。班彪晚年,想效法司馬遷撰寫一部前漢
史,可惜不久便去世了。班固繼承父親遺志繼續寫下去,是為
《漢書》。
在班固撰寫《漢書》期間,家裏一貧如洗,班超只好在官署裏補了一名書記的缺,替公家寫文書,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官署裏的同事都是胸無大志的小職員,每天不是東家長便是西家短,以搬弄口舌、挑撥是非為樂。班超最看不起他們,而這些同事憤恨班超不同流合污,經常在背後批評班超:「哼!擺甚麼臭架子,有甚麼了不起?」然後,哄堂大笑。
有一回,班超抄寫一整天,對這「機械式」的工作厭煩不已,摔掉毛筆歎氣道:「大丈夫應該效法張騫,揚名異域,為國效命,哪裏能夠長久在筆硯中討生活呢?」旁邊的同事聽到了,馬上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一面用眼睛斜看班超,一面吃吃地笑,不懷好意地說:「憑他,也想學張騫?哼,做夢!」
班超實在按捺不住了,推開桌子,大聲地說:「小子安知壯士志哉?」(你們這庸庸碌碌的小人,哪裏能夠瞭解我的大志呢?)說,大踏步走了出去。
後來,在永平十六年,班超隨竇固出擊匈奴,竇固見班超有勇有謀,派他為假司馬(古代官名中「假」是代理之意),率三十六名隨從,前往西域,要從匈奴手中奪回這片地帶的控制權。
班超第一站到了鄯善,鄯善王看到大漢使者駕臨,客氣得不得了,給予最優厚的待遇,每天還親自前來請安。
過不了幾天,鄯善王的態度忽然轉變,愛理不理的,班超覺得很奇怪,懷疑是不是匈奴的使者也來了。
於是,班超召來一個鄯善的侍者,劈頭便問:「匈奴的使者來了好久了,怎麼沒有看見人?」那侍者冷不防班超有此一問,嚇住了,眼睛睜得大大的呆在那兒。
「快說!」班超聲色俱厲地大吼,侍者乖乖地一五一十全講出來了。班超怕侍者泄漏消息,先把他關起來,然後趕緊找三十六個隨從共謀大計。
班超說:「鄯善王畏懼匈奴,很可能把我們送給匈奴,這樣我們就只好當豺狼的食品了,怎麼辦?」
大家聽了都異口同聲地說:「現在生死都聽司馬的了。」
「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一咬牙道。這句名言也就流傳千古,表示要想成功,先得要冒險。
當天晚上,北風吹得人毛骨悚然,班超順風點火,趁夜摸營,匈奴兵夢中驚醒,亂成一團。班超首先摸進了一個帳篷,一下就砍掉三個腦袋瓜子。不多時,一百多個匈奴使者全部命歸西天。
鄯善王嚇得連忙伏地磕頭,唯唯聽命。班超順利完成第一次任務。
不久,班超到了于寘(新疆和闐),于寘王雖沒有當面拒絕班超,但是態度很傲慢。
于寘王信奉巫師,一舉一動都聽他的話。巫師害怕班超對他構成威脅,故意假裝神附身上,咿咿啞啞地鬼叫:「你為何要款待漢朝使者?神要發脾氣了,漢朝使者騎一匹馬很不吉利,把牠牽來宰了祭我,就可以恕你無罪。」
班超絲毫不驚慌,淡淡地說:「這匹淺黑色的駿馬很名貴,要巫師親自來取。」
等巫師一到,班超也不多言,拿起佩刀便把巫師的頭割下來,然後拎這顆腦袋去見于寘王。
于寘王這時已聽說班超在鄯善的威風,又看到了巫師的腦袋搬了家,只有乖乖稱臣。
以後班超撫疏勒,聯烏孫,破莎車,最後,自嶺以東到嶺以西,五十多個國家完全內附,更打開了東西交通,條支(利亞)、安息(波斯)都遠來朝貢,甚且中國的絲織品都因而傳到大秦(羅馬),西方人稱這條道路為「絲綢之路」。
從此,西域與中國斷絕了四十一年的外交關係,乃因班超的深入虎穴,又重新建立起來了。
班超雖有赫赫功績,卻遭李邑等小人眼紅,上書皇帝說班超「擁愛妻,抱愛子,在外國享受,不顧朝廷」。英明的漢明帝看了從不生氣,下令讓班超處置李邑。班超只是哈哈一笑,反而派李邑回京城。他說:「我光明磊落,不怕別人講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