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行:佛法輔導手冊

  • 作者:李堅翔博士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5/08/18

  • 定價:570元
  • 優惠價:79450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88-216-797-1
  • 系列:代理香港叢書
  • 規格:平裝/280頁/15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宗教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面對生活中的千百種苦,
學習放下執著、培養慈悲與喜悅,
將使我們能以更加柔軟和穩定的心態
面對自我和他人。

覺|看到身心當下的狀態與苦的現象
悟|看破苦底下的執着
行|看透如何作出減少痛苦的選擇
痛苦究竟從何而來?在佛學概念中,痛苦源於對「我」這個概念的執着,簡稱為「我執」。
佛法輔導是以正信佛教的教義作為理論導向的專業治療模式,它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理解和應對人類的痛苦,通過結合佛教的智慧和心理學的原則,幫助案主認識到「我執」的本質及其對內心的影響。
本書介紹的輔導技巧,有助於案主逐步認識自己身心的苦(覺)、看破慾望、我執和慣性選擇等苦因(悟),然後在每一個當下,以正念運用智慧和慈悲看着辦,作出身、口、意的善巧選擇(行)。
治療即修心,循步而行,漸漸培養輕柔的心,放下自在。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名人推薦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高級院士釋衍空法師、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陳麗雲、
香港大學佛學輔導碩士課程及禪藝學苑客席導師劉汝君
一致推薦!

弘法多年,常見眾生困於無明,今有李博士深入淺出的《覺悟行》,如渡船一艘,載人過苦海。――釋衍空法師

衷心推薦此書,願讀者從中汲取智慧,以從容姿態面對風雨,在痛苦中尋得祝福,在困境中實現心靈成長,讓心在磨礪中更柔軟、更堅強。――陳麗雲教授

無論你希望透過此書做參考來引導別人,或用來幫助了解自己、解決自己的困難,我相信《覺悟行》絕對能幫到你。――劉汝君

關於作者
李堅翔

李堅翔博士持有臨床心理學及佛教研究雙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高級講師、加州執業臨床心理學家、註冊專業佛法輔導督導、亞洲家庭治療學院院士,以及小空間心理輔導中心創辦人。他亦是香港大學佛法輔導碩士課程主任及主要創辦人之一。
在佛教輔導的學術領域,李博士發表了大量論文及演講並獲邀於多所著名學府教授佛法輔導,包括美國哈佛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緬甸Shan State Buddhist University、新加坡Buddhist College of Singapore、台灣輔仁大學及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等。
加上多年的臨床經驗和佛法融入心理治療的體會,他被公認為國際知名的佛法輔導學者。
在輔導與教學工作以外,李博士亦以寫作推廣佛教輔導學,出版了首本佛教輔導教科書《The Guide to Buddhist Counseling》,與香港大學出版社共同撰寫《Early Buddhist Teachings: A Foundation for Counseling》,並與溫暖人間出版對佛法體悟的散文集《小空間》。
內容試閱
佛法如何看待人心?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法句經》(第一:雙品)
要學習佛法輔導,首先必須了解佛法如何看待人心。筆者將融合佛學和心理學的元素,嘗試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解釋人的心理。
首先,我們要理解並接受一個簡單的道理:人生是痛苦的。這不是悲觀的觀點,而是以最現實和如實的方式看待人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這句出自辛棄疾的諺語,表達了一種看透世事的生活態度,將痛苦的事情豁然接受,有時是面對痛苦的最佳方法。
那麼,痛苦究竟從何而來?在佛學概念中,痛苦源於對「我」這個概念的執着,簡稱為「我執」。我們可以將「我執」想像成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不論這個故事是喜劇、悲劇,或是最複雜的劇情大逆轉,唯一不變的是我們都相信自己是故事的主角,認為這是「我的故事」。
我們的心與劇情相連,隨着故事的發展產生苦樂,最明顯的便是在別離之時。故事中的親人離世,或是我們面對生命的終結,內心便會油然而生巨大的恐懼:害怕失去、害怕孤獨、害怕生活失去意義,甚至害怕自己從未真正存在過,害怕發現原來「我」甚麼都不是。
事實上,每個人的內心都潛藏着兩種最難面對的情緒:恐懼和孤獨感。恐懼,害怕自己不存在、毫無意義或不重要。隨之而來的是孤獨感,擔心沒有人關心、沒有……more
1 2 3 4 5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