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序曲
1
據說這個世界上總有三個和自己長得非常相像的人。且不管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鹿谷門實在認識「那個男人」之前,從沒有見過和自己長得那麼相像的人。
雖然沒有到「一模一樣」的程度,但長相真的非常相像,連皮膚也同樣是淺黑色的,甚至讓人覺得這個時候連髮型都是一樣的。鹿谷稍微高了一點,但身材卻同樣是細長型的。再問之後,赫然發現竟然還是同一年出生的。
「鹿谷先生也是一九四九年出生的呀!那麼,是幾月生的呢?」
「五月出生的。」
「相差了四個月嗎?我的生日是上個月,我是九月三日生的。」
是佛德列克.丹奈的忌日──鹿谷突然這麼想到,但沒有說出口。對方雖然是同一業界的人,但是和自己的領域還是有若干差異。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想起和艾勒里.昆恩有關的事呢?這實在有點微妙。
「雖然我不是所謂本格派推理小說的忠實讀者,但因為鹿谷先生的懸疑推理小說帶著恐怖小說的色彩,所以鹿谷先生的著作我大多拜讀了。」
「謝謝。」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一本,就是《殺人迷路館》了。」
《殺人迷路館》是鹿谷門實這個筆名發表的第一本書,也就是鹿谷門實做為推理小說家的出道之作。這本書於一九八八年九月出版,距今已經四年了。
「因為我以前就愛看宮垣杳太郎老師的作品,所以《殺人迷路館》真的讓我很震驚。」
「因為那是相當特殊的小說。」
「把發生在宮垣家的現實事件,以『推理小說的形式重現』。是這個意思嗎?」
「嗯,是的。」
「製作謎題是推理小說的基本,卻不是我擅長的事情。不過,那個作品確實很有衝擊性,原本想以作者的身分在〈後記〉裡挑戰讀者的我,也被震懾住了。」
「哦?是嗎?」
「雖然詭計與邏輯是我最不擅長的題材,但是我一點也不討厭那樣的『遊戲』。」
「呵呵呵……」
以上就是鹿谷門實和那個男人──日向京助初次見面時的對話。
當時的時間是一九九二年的秋天,地點是出版《殺人迷路館》的出版社──稀談社所主辦的某個宴會場,介紹人是在該出版社擔任責任編輯的江南孝明。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嚇了一跳。」江南說:「有那麼一瞬間,我以為鹿谷兄要改筆名,重新出道了。」
「如果是那樣的話,我一定會事先告訴你的。」
「說得也是呀!──不過,夾在書中的廣告單上的作者照片,真的和你很像呀!」
「我沒有看到那個。」
「總之,我看了書中的內容後,就發現作風和你完全不一樣,心中的疑問便豁然開朗了。」
今年年初日向京助的處女作品集《汝、莫喚彼獸之名》出版了,雖然出版商不是大規模的出版社,也沒有做什麼宣傳。但因為這本書帶有「怪奇幻想的樂趣」,因而在好事者之間引發話題。江南在讀過之後,也深感興趣地立刻前往作家居住的埼玉縣朝霞,拜訪日向。
「江南君在告訴我關於你的那本書之前,其實我已經很湊巧地看過日向先生的那本書了。」
自從某一次偶然的機緣下認識之後,鹿谷總是用「konann」的發音來稱呼江南,而不用「kawaminami」(譯註:日文漢字「江南」,可以唸成konann,也可以喚成kawaminami)的發音來叫喚那位小自己一輪以上的年輕朋友。
「那本書的書腰上,不是印有『日本的洛夫克拉夫特』的句子嗎?我在書店看到書腰上的這一句,就忍不住伸手拿了一本。」
「感激不盡!不知銷售成績是否可以因為這樣而上升。」
「沒想到你是個貪心的人啊?」
「──是嗎?」
「今後還會繼續寫那樣的怪奇小說嗎?」
「會吧!不過,若是想靠寫小說吃飯的話,最好也要寫一些大眾接受度較高的懸疑推理小說吧?」
「懸疑推理小說也有很多種,像我寫的這一種,就沒有賣得很好。」
「哦,是嗎?《殺人迷路館》不是賣得很不錯嗎?」
「其實也沒有賣出什麼了不起的數字。不過,出了那本書之後,來邀稿的人倒是變多了。這點確實值得慶賀。」
「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已經出道這麼多年,也累積了不少的經驗的你,現在還是不喜歡出道作被人誇獎嗎?」
「每個人都不一樣吧!以我來說,確實是那樣的。因為《殺人迷路館》是相當特別的作品,所以……」
「因為《殺人迷路館》的題材和你有實際上的關聯,是嗎?」
「關於這一點,我已在《殺人迷路館》的後記中有所交代了。」
鹿谷輕輕地聳聳肩,然後回答。
「除此之外,我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現實的「迷路館殺人事件」發生於一九八七年的四月,已經是五年半以前的事了,鹿谷現在一點也不想把「重現」那個事件為題材的小說,拿來當作話題。
「是嗎?」
日向好像在模仿鹿谷的動作般,也聳聳肩膀。說:
「總之,今後也要請多多關照。下次還有機會再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