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沒人問的時候,我倒知道;
一旦有人問起,而我想要對他解釋,
才發現自己一無所知。
~奧古斯丁《懺悔錄》
聖奧古斯丁關於時間的說法也非常適用於談論愛情。我們愈是不去思考這個問題,它就愈是顯得理所當然;一旦我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才發現自己陷入困境。這一特殊的情境,透過以下事實得到證明:自從奧菲斯(Orpheus)時代,人類開啟了文化歷史以來,藝術家和詩人便莫不紛紛投身於愛情故事的編織和描繪,與此相比,其他的事物(如憤怒、悲傷、熱情和金錢等等)都退居次要地位。然而,正如眾所周知,詩人所描寫的並不是他們真正清楚明白的事物,而是他們不清楚不明白的事物,理由呢?他們也不是真的很清楚很明白,可是卻無論如何非要弄個清楚明白不可。這種曖昧不明,這種『我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東西,正是讓人激動得立刻抓起畫筆、鋼筆和七弦琴的主要動力啊!若非如此,怎會有這麼多詩歌、小說和戲劇呈現在世人面前,傳唱千古呢?
愛情當中有些神秘的成分,人們無法確切得知那是什麼,只能籠統地設法予以解釋。當然,這種神秘性,與推測宇宙起源的大霹靂,或預告未來兩週的天氣狀況,似乎沒什麼兩樣。但是,大霹靂理論和天氣預報能力並不會讓人感動,所以,愛情這玩意兒除了神秘之外,一定還有別的成分。顯然,人人都把愛情視為高度私密的個人事務,而且是性命交關的大事。哪怕是天文學家,一旦到了發情求偶期,誰還管你什麼宇宙的起源,更遑論天氣的陰晴變化了。
奇怪的是,戀愛中人似乎都不用呼吸,不用吃喝,不用消化和排泄的樣子!小時候我常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小說中的人物從來都不用上廁所?包括童話、歌劇、舞台劇、電影和繪畫藝術中的人物,似乎也都是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為什麼人類必要的生命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偶爾也是最急迫的一項,在藝術作品中竟從未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藝術家竭盡所能、鉅細靡遺且不厭其煩地描繪愛情的歡樂與痛苦,以及各種愛情遊戲與戀愛的滋味,我以前覺得這些東西是無關緊要的,隨時可以扔掉的。為什麼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糞便崇拜的儀式?可是卻到處充斥著乳房崇拜、陰道崇拜和陽具崇拜的儀式呢?你可以說我的想法很幼稚,但不能說它毫無道理。在柏拉圖的《饗宴》一書中,醫生艾西馬賀(Eryximachos)就說,他在腸道的填滿和清空中明顯看到,愛神在此的作用一點也不亞於在兩個靈魂相互吸引之人彼此愛慕的眼神中所能看到的。但艾西馬賀是參與這場愛情辯論的七位賓客中,觀點最素樸的一位。身為自然科學家,對他而言,愛神不過是個和諧的原則,就像個物理常數般,使世界上各種可能想到的領域:從農業到潮汐變化,從音樂到打嗝,都得以維持穩定。在今日,與他類似的觀點就是把愛情定義為:由於酵素、荷爾蒙和胺基酸等化學物質的作用所造成的諸多現象。這些對我們都已是老生常談了,不會讓人有興奮之感。因為定義本來就不是一種普遍化的動作,相反的,它是對普遍性的限制和界定。我們總是自以為懂得愛情,可是當我們想告訴別人:愛情這東西有多特別時,上述那種觀點完全幫不了我們,因為它是把愛情當成一個普遍的原則,不但支配了潮汐變化,也支配著消化作用。同樣地,這種觀點把死亡視為一種熱力學現象,可以用來解釋阿米巴變形蟲,也可以用來解釋出現在飛馬座的黑洞──說了等於白說!
這當然是可能的,愛情會有它物理化學的一面,也會有它機械或生長的一面──斯湯達爾稱之為一種結晶作用,從另一個立場來看則是種發燒現象。蘇格拉底在《斐多篇》(Phaidros)中則說:戀愛就像喝醉酒,會有種飄飄然的感覺,有時也像生病或發瘋一樣。不過他又補充說道:這種飄飄然並不是壞的東西,反而是所有的醉意中最好的;再說,這種病也不會讓人毀滅,它其實也不真的就是一種病理學上的精神疾病,反而是種神授的靈感,一種渴望神聖事物的燥熱,一種神性的瘋狂,能夠賦予被囚禁在身體牢籠中的靈魂以羽翼,讓它飛翔。雖然,愛神本身並不是神,祂既非善亦非惡,既非美也非醜,而是種介乎人與神之間的精靈,也是種催化劑,把人類對自己所欠缺的事物──亦即美、善、幸福和圓滿,甚至不朽等神性的事物──的渴望注入心中,這就是愛人者在被愛者身上所看到的神性的反光。
愛神就是促成在美中孕育與生產的愛情力量──蒂歐堤瑪(Diotima)如是說,蘇格拉底曾在《饗宴》一書中盛讚她是最有智慧的婦女。孕育與生產雖然也是種肉體和動物性的作用,可是更多是精神性、教育性的、藝術的、政治的、哲學的,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稱之為具有創造性的事物,人類藉此參與不朽,超越死亡,並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下去。至於『在美中……』,這可不是多餘的贅語。而『在美中孕育與生產』指的是,人類對於『美』這一自身所欠缺的神性事物的渴望。
這是種勁道很強的菸草,它那濃烈的氣味歷經兩千五百年仍未消散。從流行歌曲到貝多芬的歌劇『費德里奧』(Fidelio)和莫札特的『魔笛』䔮,從廉價小說到克萊斯特鐁的《安菲特里歐》(Amphytrio),都在嘗試表達這樣的信念:愛情是崇高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是種救贖。而愛情這一術語所歌頌與描寫的事物,儼然具備了宗教性質,直到我們身處的今日依然如此。光憑這點,就足以讓它和糞便區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