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科擺【新譯本+註解本】:耗時4年!首度根據艾可大師義大利文修訂版全新翻譯!近千則精心譯註!

IL PENDOLO DI FOUCAULT

  • 作者:安伯托.艾可
  • 譯者:倪安宇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7/03/03

  • 定價:799元
  • 優惠價:79631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3288-6
  • 系列:當代經典
  • 規格:平裝/89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歐洲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簡介

與《玫瑰的名字》並列
艾可知識王冠上最耀眼的兩顆寶石!

耗時4年!首度根據艾可大師義大利文修訂版全新翻譯!近千則精心譯註!

●榮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榮獲金石堂「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
●【作家】張大春、【義大利文學專家】倪安宇 專文導讀!
●【中研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李有成、【《同志文學史》作者】紀大偉、【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謝哲青、【出版人】顏擇雅 震撼推薦!

它的擺動,驗證了地球自轉的真理;
它的不動,說明了神的存在不容質疑。
它的出現,究竟是科學的勝利?
抑或是信仰的勝利?

專門研究中世紀歷史的卡索朋,以及在出版社擔任編輯的友人貝爾博、狄歐塔列維,偶然收到了一件猶如「密碼」的投稿。面對一連串神秘難解的符號,三個人一時興起,決定將各式各樣的資料輸入小名「阿布」的電腦,編造出一個關於聖殿騎士團的超級「計畫」。

從遠古的巨石到深奧的植物智慧,從永生不死的聖日爾曼伯爵、隱秘的薔薇十字社到巴西巫毒教,甚至法國大革命和納粹大屠殺,他們將歷史上所有的重大事件都跟傳說中聖殿騎士團的陰謀扯上關係,他們並預言這個計畫的最終目標――「征服世界」已經即將實現!然而他們卻萬萬沒想到,原本只是惡搞歷史的自娛遊戲,竟然似乎弄假成真……

「傅科擺」是一個簡單的機器裝置,它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則自由擺動。在科學主義者眼中,通過擺動端所劃出的軌跡,不僅能推算出地球轉動的速率,也進而驗證了伽利略主張「地球自轉」的自然規律。但在神秘主義者眼中,無論擺動端如何運作,固定的那一端都是宇宙間不可撼動的絕對概念,說明了「神的存在」的事實不容質疑。

而國際符號語言學大師艾可的《傅科擺》,不僅是一部對知識分子「創造性批判精神」的嘲諷,同時也是對神秘主義者「高貴信仰」所開的一個高級玩笑。在這一場關於理性與信仰的質疑以及真實與虛構的辯證中,也不禁讓我們反思:這個世界到底誰先誰後?誰真誰假?誰才是真正的主宰?究竟是我們重建了故事,還是故事重建了我們?

關於作者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義大利皮德蒙的亞歷山卓,現任波隆那大學高等人文科學學院教授與院長。艾可身兼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等多種身分,更是全球最知名的記號語言學權威。其學術研究範圍廣泛,從聖托瑪斯.阿奎那到詹姆士.喬伊斯乃至於超人,知識極為淵博,個人藏書超過三萬冊。已發表過十餘本重要的學術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讀者的角色──記號語言學的探討》一書。

艾可在四十八歲時,才推出第一本小說《玫瑰的名字》,該書自一九八○年出版後,迅速贏得各界一致的推崇與好評,除榮獲義大利和法國的文學獎外,更席捲世界各地的暢銷排行榜,銷售迄今已突破一千六百萬冊,被翻譯成四十七種語文,並改編拍成同名電影。

儘管第一本小說就取得非凡的成就,他卻遲至八年後才出版第二本小說《傅科擺》,也一如各方所料,再度轟動世界各地,成為最熱門的閱讀話題。一九九四年他推出第三本小說《昨日之島》,目前銷量已超過二百萬冊,中文版並入選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和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而他於二○○○年出版的第四本小說《波多里諾》,更被國際出版界視為當年的頭等大事,義大利文版首刷即高達三十萬冊,對於一本嚴肅的文學作品來說,無疑是十分罕見的天文數字!

二○○四年,艾可又嘗試結合大量圖像的創新形式,推出最新小說《羅安娜女王的神秘火焰》。雖然每隔好幾年才會推出一部小說,但大師一出手便不同凡響,每一次都是擲地有聲的超重量級巨作!

艾可另著有《艾可談文學》、《艾可說故事》、《別想擺脫書》(暫譯,皇冠即將出版)、《帶著鮭魚去旅行》、《誤讀》、《智慧女神的魔法袋》、《康德與鴨嘴獸》、《意外之喜──語言與瘋狂》等雜文、隨筆、評論集和繪本。

二○一六年二月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內容試閱
【譯者序】

質疑大師與陰謀論

倪安宇


義大利文評家保羅.米拉諾(Paolo Milano)曾說:「艾可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拆解看似無害、以功能為主的裝置,好告誡大家不可輕信。或許無意或許有意,他是以身作則的質疑大師。」

質疑勿信,恐怕來自故鄉的長年薰陶,艾可對位於義大利西北方皮耶蒙特省(Piemonte)的亞歷山德里亞(Alessandria)有過如是描述:

「那裡不信怪力亂神,質疑本體。在裙帶關係至上的年代,來自亞歷山德里亞的教宗庇歐五世把自家親戚趕出羅馬,叫他們自生自滅。亞歷山德里亞人沒有英雄情結。這裡沒有什麼可以流芳百世,沒有讓子孫自豪的功勳事蹟,也從來不以子孫的功勳事蹟為傲。」

這與生俱來的質疑因子,在《傅科擺》主角卡索朋身上體現:「……輕信。不是什麼都不能信,而是不能什麼都信。一次只能信一件事,除非第二件事源自第一件才能信。寧願目光短淺,墨守成規,也不能冒險越界。相信兩件不相干的事,而且還想著可能會有神秘的第三件事加入,這就是輕信。不輕信不代表扼殺好奇心,處處針鋒相對,而是要對環環相扣的理念抱持懷疑,我喜歡的理念是複調性的。只要不信,兩個皆不成立的理念就會彼此衝突。」

艾可從來沒有想要讓讀者對他的故事信以為真,反之,他設下層層關卡提醒讀者對一切存疑。《玫瑰的名字》中威廉對阿德索坦承:「我之所以追查到佐治,是因為我相信有一個邪惡的縝密藍圖,其實根本沒有藍圖……我只是鍥而不捨,追查秩序的假象罷了……唯一有用的真理是用過即拋的工具。」或是乾脆從一開始就在作者身分上做文章,減低可信度,例如《玫瑰的名字》讓文本出處戴上層層面具,《傅科擺》讓三位主角在讀者面前展現他們編造推敲陰謀論的過程,《波多里諾》的主人翁不僅虛構了一個東方王國,還無中生有了一本專屬於他的中世紀百科全書。《布拉格墓園》則是讓受託偽造《錫安長老議定書》的主角西莫尼尼具有雙重人格,轉換之間,他被迫透過另一個自己寫下的文字填補記憶空白,進而製造多重觀點。

這些安排,無非是為了拆解或重組言之鑿鑿的「邪惡縝密藍圖」,為了「不信怪力亂神,質疑本體」。《玫瑰的名字》中與〈默示錄〉吻合的神秘殺人事件,後來發現純屬巧合;《傅科擺》的聖殿騎士團一百二十年計畫,或許有可穿鑿附會的斷簡殘篇,不過只要換一個詮釋角度,殘缺文獻也可以是單純的生活紀事。艾可最後一本小說《試刊號》(Numero Zero)追查的是墨索里尼生死之謎,認為二次大戰後各國為防堵共產勢力在……more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