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叛的遺囑【30週年紀念版】

LES TESTAMENTS TRAHIS

  • 作者:米蘭.昆德拉
  • 譯者:翁尚均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04/11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332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3870-3
  • 系列:當代經典
  •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歐洲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道德評斷暫停的領域

如果有人要問,在我和讀者的誤解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什麼,那我會毫不遲疑回答:幽默。記得當時我來法國沒有多久,有一位醫學界鼎鼎大名的教授希望見我一面,因為據說他相當欣賞拙作《再見的華爾滋》(La Valse aux adieux)。這點讓我十分得意。根據他的看法,我的小說具備一種預言特質;書中有位名喚史克雷塔(Skreta)的醫生,他在一處溫泉療養勝地專門治療一些看來是患了不孕症的婦女,可是卻暗中利用一個特殊注射器,將自己的精液注入她們的體內。由於這個情節,他認定我的作品觸及了未來的一個重要課題,並且邀請我出席一個主題有關人工受精的研討會。這位學者從口袋中摸出一張紙,然後將他論文的草稿唸給我聽。精液捐贈必須是匿名的,無償的,而且(說到這裡,他認真地盯著我的雙眼)必須基於三層愛心:第一層,對於一顆陌生卵子,一顆渴望克盡天職的卵子的愛;第二層,捐贈者對自我的愛,因為經由捐精,這個「自我」得以傳遞下去;第三層,對於某對不孕夫妻的愛,這種夫妻因為膝下無嗣而感失落。說到這裡,他又再度凝視我的眼睛;儘管他的學術威望高人一等,他還是輕率說出他的批評:我沒能夠大力強調精子捐贈這行為中所蘊含的道德美。我辯解道:小說的本質是滑稽!我筆下的司克雷塔醫師是個異想天開的古怪人物!這本小說的內容大可不必全部都用正經八百的態度看待!聽到這話,那位學者一臉狐疑問道:「這麼說來,你的所有小說都不必用嚴肅的態度看待?」這句話把我問糊塗了。不過,才轉瞬間,我會意過來了:讓人了解幽默簡直要比登天還難。
在拉伯雷的《第四冊》裡有段海上颳起暴風雨的場景。船上所有的人都竭盡全力搶救,以免船覆人亡。在這緊要關頭,只有帕紐朱嚇到癱瘓,獨自在一旁呻吟著。而這哀嘆足足耗去好幾頁的篇幅。最後,天氣恢復平靜,他也重拾鎮定,這時,他卻開始數落同儕,說他們個個是懶鬼。耐人尋味的是這點:這個懦夫、游手好閒、愛說謊話又愛譁眾取寵的人,不僅沒有激起義憤,反而讓讀者們欣賞他的吹噓。拉伯雷的作品走筆至此,已經全面地、根本地達成小說藝術最終極的境界,那就是:暫停所有道德評斷。
暫停所有道德評斷並不表示小說就不道德。這個前提正是它的道德。遽下結論,妄做判斷,這是人類根深柢固的老毛病,而這道德正是反對這種作法,挑戰人類未理解就先仲裁的積習。以小說藝術智慧的觀點來看,這種愛下斷語的急切天性,正是最可惜的蠢行,最危險的罪惡。倒不是說小說家走極端,要懷疑道德判斷的正當性,而是將它放在小說領域的外面。走出小說,如果你願意,不妨大罵巴爾努治懦弱。罵不夠的話還有艾瑪.包法利(Emma Bovary)、哈斯提尼亞克 可供譴責。不過那是你的閒事,小說家可就管不著了。
小說創造出一個想像的場域,在這其中,道德判斷暫時終止,這可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功勞。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小說人物才能充分發展成長。這些筆下造出來的人物不是根據既存的真理而成形的,不是「善」與「惡」的典型,也不代表彼此相對立的客觀律法,而是根據自己本身的道德而塑造出的自由個性。西方社會已經習慣將自己和講人權的社會等同起來。可是在「人」獲得「權」以前,他還得先具備自我意識,在自己和別人的心目中形成既定形象。如果不是因為歐洲有源遠流長的藝術及小說傳統,特別是那些教導讀者對旁人好奇,對異於自身真理標準認真理解的小說,哪裡可能產生重人權的社會?以這角度來看,西奧杭 說得真好,歐洲社會即是「小說社會」,歐洲人則是「小說之子」。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