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侯門深似海
王子和公主結婚後不是那麼簡單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事實上,婚姻不是有愛情就萬事OK。
結婚不只是兩個相愛的人住在一個屋簷下那麼簡單的事情,而是意味著告別童年、告別少女時代,從一個你習以為常的環境中,進入到另一個陌生的小社會。那個小社會的背景、生活經驗、習慣、觀念……統統和你的原生家庭不一樣,難免會適應不良,甚至嚴重排斥。而我們的婚姻,在初始就顯露了輕微的裂痕!
◆ ◆ ◆ ◆ ◆ ◆
在台灣補辦婚禮前一天,我和爸爸說:『我不想結婚了。』爸爸很驚訝的說:『喜帖早就發出去了,妳忽然不想結婚?要我們怎麼向大家交代?』其實會忽然退卻的原因,說來也沒什麼大不了,起因只是一張相片。
婚紗照中有張照片是老公低頭彎腰,挽起我的手、輕輕吻著,兩人含情脈脈、淺淺微笑,那張照片拍出來的氣氛非常棒,我們兩個人都很中意,決定把它當作主照,放大尺寸掛在新房裡。沒想到婆婆看到這張照片之後,大發雷霆!老公是家中么兒,根本不敢吭一聲,而我一頭霧水,小心翼翼的問:『媽,這照片是哪裡不、不……好看嗎?』婆婆指著照片,大聲叫道:『你們怎麼這麼不懂事,哪有男生的頭比女生還要低?』原來婆婆根深蒂固的認為男尊女卑,男人不可以向女人低頭。結果那張結婚照遭到封殺,不准放在婚禮現場、連放在新房裡也不可以。當時覺得很委屈,這是我們小兩口兩情相悅的印記,哪有什麼尊卑之分?這個做媽的也管太多了,是不是因為我當選過港都小姐,又出國參加比賽,引得準婆婆對我很不放心,覺得我一定會欺侮她的寶貝兒子?!現在想想,換一張照片也沒什麼關係,哄哄她道個歉也就沒事了;可是那時候不懂得處理人際關係,哪敢再多說一句話,只好把難受往肚子裡吞。
於是我們匆匆換上一張『老公的頭高過我』的照片,誰知才掛上新房,婆婆看到又一頓數落!後來才知道一百五十公分的她覺得照片掛得太高,但我和先生兩個人個頭都很高,掛這種高度是配合我們的視覺,可是婆婆怎麼看怎麼不滿意,堅持要我們調整高度。就因為她一句話『不行、太高了』,我不得已得把照片往下挪移。原先興致勃勃的裝飾新房、選家具、縫桌巾……種種快樂心情被當頭潑一大盆冰水,冷得我心裡打顫!
其實,婆媳之間是可以溝通的,有些事做媳婦的要尊重婆婆,譬如在會場,我們可以不要掛那幅讓她覺得有失顏面的照片,反正換一張照片又不會少一塊肉!至於在房間裡,我覺得應該由夫妻自己決定就好了,婆婆管到臥室裡就太過分了。現在,如果同樣的事再發生,已經知道如何拿捏分寸,什麼事該堅持、什麼事不必太計較;可是那時不懂,只好一切悶在心裡,悶得太難受才會和爸媽抱怨說不想結婚。但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為了雙親的面子著想,二十啷噹的我嘴上說說,其實也不敢當『落跑新娘』。
婚禮當天,會場上當然也沒有一張可以放的大照片,只放了兩張小小的應個景。更誇張的,結婚當天婆婆竟不准放鞭炮,大家都很訝異,不明白她的原因。螃蟹的堂哥實在看不過去,向婆婆解釋結婚當天沒有人不放鞭炮的,『放什麼鞭炮!』她說。當時我覺得她很小家子氣,結婚放鞭炮是台灣家庭的禮俗啊!她這麼低調、嫌我們太誇張,又為何仍要遵守向祖先跪拜等等繁文縟節?
就在這種既期待又受傷的心情下辦完婚事,接著是進入新環境的適應問題了。剛嫁過去時,我最不習慣的就是吃飯時的安靜場面。以前在家裡,吃飯時間家人都是嘰嘰喳喳的聊個沒完,用餐時間就是充滿歡笑的family party!我以為每個家庭都應該是這樣,沒想到這一大家子包括阿祖、公公、婆婆、大伯、老公……全都像『頂級冷氣機』──寂靜無聲,一個大餐桌上居然只有湯瓢、筷子擦撞聲!我很不習慣,覺得怎麼那麼死氣沉沉?可是剛嫁為人婦,凡事總得小心翼翼,當然就不敢置喙了。慢慢的,我活潑開朗的個性也被環境壓抑住。當時,每天都有種坐監牢的感覺,不是他們對我不好,也沒有限制我的活動,而是夫家的規矩多、約束多,感覺好像到陌生人家裡作客,偏偏又不是坐坐就可以離開,那種心靈的禁錮讓我幾乎難以呼吸。
記得第一天嫁過去,早上起床很渴,我和老公說想喝水。老公說:『這裡已經是妳家了,想喝水就自己去倒嘛!』顯然我那種客人心態還很強,覺得別人應該問我要不要這個、要不要那個。雖說『這裡已經是我家了』,但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和一個大家庭相處,譬如說:有時候肚子餓了,看到冰箱有東西,可是不敢吃,不知道會不會是公公婆婆的私房零食?我吃了多不好意思?總之,一整天下來的生活起居都不自在。
剛開始我還能忍受這種生活,不必外出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好像是許多女人一生最好的歸宿。但漸漸的,開始被生活瑣事逼得快喘不過氣來,首當其衝的是婆媳相處的問題。
婆婆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雖然她沒有要求我一定要在同一時間起床,但是當人家媳婦的總要有自知之明,不能比婆婆晚起。婆婆是個克勤克儉的傳統婦女,一百多坪的家裡頭住了七個大人,沒有請傭人煮三餐或打掃家務。我是唯一的媳婦,就算婆婆沒有特別要我做家事,但總不能蹺個二郎腿看書聽音樂吧,所以我還是婆婆做什麼、我就跟著她做什麼,無論洗衣服、燙衣服、掃地、拖地或買菜,我都跟著做。記得當時每天要洗、燙的衣服,除了襯衫、褲子等外穿的衣物,還包括內衣褲、襪子等,最累人的是不只有先生的,連先生的曾祖父、公婆、哥哥和姊姊的全都要處理。
而類似『照片事件』那種大大小小的婆媳摩擦更是不定時發生。後來婆婆慢慢告訴我,原來她以前就讀台中一女中,學過芭蕾舞,天生資賦優異,可憐從小媽媽太早逝世,結果與後母生活的經驗很不愉快,每天家裡的大小事都要她做,吃飯不許她同桌一起吃,一定要等大家都吃完了以後,才輪到她上桌。
知道婆婆悲哀的命運後,每次當她把不快樂的經驗施加到我身上時,儘管是不合理的,並沒有讓我產生怨懟;相反的,我對她增生無限同情心。就算再氣憤、再難受,也會想到婆婆很可憐,不像自己從小有個幸福的家,有爸媽疼愛,也難怪她的個性會比較奇怪。記得媽媽叮囑我:『嫁過去以後要把公公當自己的爸爸,把婆婆當自己的媽媽。』所以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忍耐、包容,但又隱隱感覺:這種委曲求全的日子實在快熬不下去了!
如今憶起過往,很多小細節其實沒那麼嚴重。可是當時我是個剛從國外念書回來的年輕女孩,嫁為人婦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和衝擊,很多事情想不開,腦筋常常打了結,滿心只失望的察覺王子和公主結婚後好像不是那麼簡單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說穿了,是對婚姻的期望太高、憧憬太美好,總覺得只要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一切都可以克服、一切都沒有問題。事實上,婚姻不是有愛情就萬事OK。
◆ ◆ ◆ ◆ ◆ ◆
剛我父母雖然滿傳統,但在某些方面很開通,比較起來,受日本式教育的夫家就更嚴格、更保守。記得小時候每天晚餐後全家人到頂樓看星星,爸爸會說故事給我們聽,一家人關係是很密切的,溝通管道也非常暢通。媽媽甚至帶頭穿露背裝,看我不好意思穿,還笑我太保守。從這樣輕鬆愉悅的家庭來到嚴肅緊繃的夫家,要年輕稚拙的我怎麼適應?在這個陌生的小社會裡,我又怎麼能不失敗?
記得有一次獨自回娘家探望雙親,離開的時候忍不住掉下眼淚,媽媽心疼的問我怎麼了?我不敢說出心中的憂鬱,從小父母教導我是老大,要負責任、做好榜樣,怎麼能就單單因為在夫家過得不快樂而抱怨呢?我怕父母會過度擔心,只能拭乾眼淚、解釋說因為捨不得家人才流淚,其實當時好想倒在母親懷裡,好好的大哭一場,發洩一下情緒。
那一晚,回夫家的路上,心情沉重得難以形容。抬頭仰望台北的穹蒼,零散的星斗,孤獨的在夜空中微弱閃爍,我的心也彷彿天上的星星般孤獨、黯淡。
低著頭、拖著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踏向我不願回去的『家』。
終於站在『家』門前了,我啞然張著口,心情跌到谷底,彷彿看到了一座陰森森的監獄站在面前,我害怕走進那道龐大笨重的鐵門之後將失去心靈的自由。突然喉頭緊縮、緊得簡直快無法呼吸,感受到一股無形的重擔壓在肩頭上,無言的吶喊著:『我不要進去!』
那段日子簡直是度日如年、慘淡無光,並非我眷戀過往鎂光燈聚焦的虛華,只是想真實自在的生活、嘗嘗想要的人生。我強烈感受到體內自主的意識不斷在覺醒,養尊處優、一輩子錦衣玉食卻心靈空虛的生活並不適合我,我想出去,去找一個工作實踐自己的理想,想為自己的人生一點一滴的印下烙印,即使摔得遍體鱗傷,我也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