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第1章 自己的價值自己創造!
●你的『身價』是高還是低?
『會注意別人的年收入也是無可奈何的啊……』
或許你會對如此渺小的自己感到厭惡。
想換工作試試自己能力,或是看到年收入高的公司徵人時,是否曾經動心過呢?
以前的我也是如此。比起以前,現在換工作的機會變多了,乍看之下會覺得環境似乎變好了,但事實上,這裡卻隱藏了盲點。
如果只是為了提高年收入就到處換工作,到最後會變成無依無靠的浮萍。
話雖然這麼說,但還是有人跳不出『年薪』這個框框。
就像用一百圓去買一百圓的雜誌一樣,你一個月的薪水就是用自己的時間和能力換來的。
一個月薪水,等於你一個月的身價。
因此,人生也可以說是:『看你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一番事業。』所以,會受限於『自我身價』的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更因為如此,或許拿少許的薪水反而是成功的法則。
求職考試和換工作時的面試,其實就是賣方的你和買方的企業兩者,對於品質與價碼之間的攻防戰。
為了搞清楚『這間企業到底是不是值得自己打拚賣命的公司?』你一定會用盡手段弄明白吧?
公司也是一樣,公司這邊也會在內心估量著『這個人是否值得用這樣的薪水聘請他來公司工作?』這是一樣的道理。
賣方這邊想盡辦法讓自己能高價賣出,公司這邊則是儘可能想買到便宜又優秀的人才。
在這樣的商場上,只要讓人覺得『請這個人來公司工作真是賺到了!』那麼很多公司都會自動送上門來,想要進入好公司工作就並非難事了。
你可以利用這種原理,不論是換工作或是將來自己開公司的時候,只要選擇附加價值最高的企業就對了。
『話雖如此,進入公司之後,最重要的不就是開始工作嗎?但是薪水這麼少還要做牛做馬,到最後就會變得沒有動力……』
但是,也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反駁。
關於這點,我就來詳細的說明一下吧。
你認為你得辛苦的做『無聊的工作』,事實上正是因為你將自己『以高價賣出』的緣故。
從經營者的角度來看就不難了解。既然你的價值很高,那麼公司為了得到你的工作能力所創造出來的成果,當然是儘可能的把你『會做的工作』全部丟給你。
反過來說,新人就幾乎沒有『會做的工作』,所以公司給他二十萬圓的月薪就算是高薪了,而公司為了得到相當於二十萬圓的報酬,當然會把任何人都會的『無聊工作』全部丟給新人啊!
人的能力是很不可思議的,如果你只使用了九五%的能力,那麼這九五%的能力,就會變成你自己最大的能力。
如果你下次也只使出九五%的能力,那麼九五%的九五%,就變成只能發揮出大約九○%的能力了。
這樣下去,你的能力會越來越低,等到你發覺的時候,早就為時已晚了。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只拿了十萬圓月薪的情況。
公司對於只拿十萬圓月薪,但多少具備工作能力的員工通常是不太注意的,所以就算犯了一些錯誤,公司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這樣的員工可以嘗試面對各種挑戰,從這裡開始累積經驗和成果,作為將來的籌碼。
我薪水最少的時候,是在寫稿的時候,當時實際拿到的薪水一個月只有十二萬圓而已,而且每天睡不到四個小時,最忙、最辛苦的時候,甚至連續兩個禮拜都睡在公司裡。
但最讓我滿足的是,我認識了很多優秀的人,藉由彼此的對話,從中受到了刺激、也得到了很多東西,確實感覺到自己在慢慢成長。
『土井換工作失敗了啊!』
當朋友們看到我辭掉了保證年薪的大型娛樂企業的工作,然後為了一點點的薪水不眠不休工作時,這樣的聲音就出現了。但我覺得自己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這個工作不但有薪水領,還能學到很多事情,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了!
當時得到的東西成就了現在的我。
現在想想,那個時期可以說是我的修業時代。
當你有『就是這裡了』的感覺出現時,就把自己便宜的賣出去吧!
這樣的話,你之後就會得到數倍的利益。
會發現這個理論,是因為寫稿時代的經驗讓我留下了非常鮮明強烈的印象。
假如你很早就拿到比自己實力更高的薪水,那麼也許在你得到附加價值之前,就會被無聊的工作給淹沒,最後甚至可能被當成消耗品,用完就丟了也不一定。
只要能提高自己的價值,薪水、金錢一定會隨之而來。
站在經營者的立場來說,得到了能創造價值的『能幹』員工,那麼,不管花多少錢也絕對不可能放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