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利用「周哈里窗」了解自己
他人的回饋對於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有些面向我們自己無法得知,因此藉由他人觀看我們,就可以了解客觀且公正的自己。
上圖顯示的「周哈里窗」是一知名的人際關係中自我覺察的模型。透過鼓勵多樣性,與各式各樣的人接觸;藉由「反向指導制度」(譯註:由下對上的建言、指導)等方式,從不同年齡層的人身上獲得回饋,有了這些回饋,自己未知但他人知道的部分就變得清晰明確,這部分就是「自我差距的發現」。
我會請即將就職的大學生擔任反向指導者,請他們聽過我的演講後指出不好的地方,像是語速太快,或是專有名詞太多難以理解等等,我也會讓該學生一同出席客戶的董事會議,對於雙方都有好處,這就是反向指導制度的特色。
這種客觀看待自己的行為,在變化劇烈的時代極為重要。另外收授回饋的這個行為對於當事雙方是互利互惠,因此應該在公司內落實這種回饋文化。成功進行工作方式改革的百分之十二公司中,將這種回饋文化根植的企業占了半數以上,由此可知,在讓公司成長、提高員工向心力方面,這種回饋文化相當具有效果。
差距產生價值
那麼,該怎麼提高時薪的單價呢?首先,要找出「差距」並以此為賣點。
商機本來就來自差距,一六○二年設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間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從地理差距中創造出商機,將印度及爪哇群島上如雜草叢生的辛香料和紅茶當成奢侈品賣給西歐的貴族。在沒有物流網及資訊網的那個年代,一般人無法自行到印度取得那些雜草,因此商人便將幾乎等同免費獲得的紅茶及辛香料再加上利潤賣出,那個年代便是藉由遠地貿易從「不同地區產生的價值差距」來獲得利益。
但是,在資訊網及物流網皆已完善的扁平化現代社會,這些地域差距已經行不通了,原本只在巴西販售的高級咖啡豆,從網路上就可以輕鬆購得;也可以知道想要的休閒鞋世界上哪裡還有庫存、是由哪一個人販售。
不過現在與未來的價值差距、已流通的資訊與未流通的資訊落差目前依然存在,許多數位資訊可以從Google搜尋,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找得到,因此資訊價值不高,Google上找不到的資訊才會產生差距,帶來附加價值。
例如我們原本看不見全國印刷公司印刷設備的稼動率,但將它們連上網路、數位化與視覺化之後,就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及更快的速度印刷,而建構這套模型的是RAKSUL這間公司;另外,每戶人家廁所裡都有的捲筒衛生紙內的紙捲,原本看不到想要這種紙捲的人的存在,但將這種隱形的需求視覺化,建立C2C平台的公司就是Mercari。
在分工上也可以使用到差距,例如活用工作成本差距的境外公司,或是開發中國家的工廠開發等。不過日本還有語言障礙的問題,所以自動翻譯的精準度如果不能提升,也許就無法順利發揮作用。另外時差也是時區的差距,在日本內需逐漸縮小的現況下,在其他國家從商的必要性會比以往都來得更高,因此在國外設立據點,與當地成員共同作業才是有效率的方式;如果是要分擔工作,藉由不同時差區聘僱員工,創造「日不落體制」,就可以產生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