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力:全球領導力大師掌握人生的12個新策略

In Your Power:React Less,Regain Control,Raise Others

  • 作者:雪倫.梅爾尼克
  • 譯者:王瑞徽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1/02

  • 定價:480元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15-2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368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職場工作術/心靈勵志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引言



「我睡不著,注意力不集中,感覺像被眾人圍剿。」瑪莉訴說著。
「他一直在排擠我,還試圖降低我的股權。」瑪莉告訴我,她所在金融公司的合夥團隊中,有一名高級合夥人最近開始散布謠言,說她很霸道,團隊都怕她,幾個年輕分析師也附和他。她試著找這位惹事的合夥人談,但他的反應充滿敵意,使情況變得更糟,她覺得自己無法從人資主管或地區負責人那裡得到公正回應,因為他們都是他的多年好友。她擔心自己唯一的出路是離開公司,但這對她的名聲將是一大打擊,況且,憑什麼要她白白讓出辛苦經營了二十年的客戶群?
高級合夥人還批評她「質勝於量」的客戶服務方式。「他讓我覺得自己很失敗,我沒了自信,現在我甚至懷疑—也許我是該改變,也許我真的是惡霸。」
瑪莉感覺很無力。
史蒂夫也一樣,他是一家快速成長的科技初創公司的負責人,團隊成員的屢屢犯錯對他來說就像指甲刮黑板的聲音那樣令人抓狂。「我沒辦法讓他們謹慎點,並貫徹自己的工作計畫。」他解釋說。他越來越不耐並作出反應,心想「這些人真懶」,同時也質疑,「我是不是一個糟糕的上司?」他也把這股憤怒帶回家給妻子,他知道這是不公平的。
瑪莉和史蒂夫的處境和許多人面臨的情況很類似:你感覺別人決定了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他們的行為「影響到你」,讓你陷入了心理漩渦;你不斷回想同樣的情節,說服自己他們錯了,或者你有問題;你會被挾持並作出情緒化反應,而不是深思熟慮地作出回應;你發現解決問題的選項很有限,因為你試過的所有方法都無效;你覺得綁手綁腳;你想成為他人的榜樣或鎮壓全場的大人物,但你感覺自己正表現出限縮版的自己。
這就是你「失去主控力」時的情況。
你想跳脫這些窘境;你希望別人能做你期待他們做的事,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得到良好或公平的結果;你真正想要的是回復平靜自信的自我,重新專注於好好過生活,讓你所在的公司、社區或家庭變得更好;你想「找回主控力」。
如果以上描述符合你在生活中的普遍感受,那麼本書正是為你而寫。
我分享了一些心理學見解和策略,讓你可以用來立即停止心理漩渦,迅速恢復「表現自如」(be good in you)的狀態。透過一些克服無意識反應的新方法,你將擺脫他人對你的影響,你將取得更大的事業成果,獲得升遷,改善公司文化,和難相處的家人建立連結。
你的體驗將從溫度計轉變為恆溫器,當你是溫度計,你的心理和情緒狀態會隨著他人的行為上下波動。你緊盯著別人的行為,讓自己任人擺布,就好像「別人行動,我只能作出反應」,外在的氣候決定了你內在的陰晴,你感覺自己是受害者,而不是成果的創造者。
反之,作為恆溫器,你可以設定和他人互動的基調,無論他們的行為如何,你都能設定內在狀態的溫度,你可以將人們帶入你的願景。恆溫器能調節房內的所有條件—濕度、氣流、人的移動—來達到設定的溫度,作為恆溫器,你可以管理整個情況來讓它變得更好。
當你擁有主控力,你的影響力並不是用來對能力有限之人的行為作反應,而是發揮在將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步提升到極致。
我和瑪莉第一次討論結束時,她重拾了控制感和自信。她不再把問題放在心上,情緒不安也消散了,那晚她睡得很好,也不再指望別人了解她的價值。幾天內,她主動發起的與合夥人之間的談話使他們不再惡意攻擊她;她贏得了他們對她以及她的客戶服務方式的極大尊重,以致不到六十天,他們就選了她擔任合夥團隊負責人;九十天內,她迎來了職業生涯最大的一筆交易,掙到一筆所有人都能從中受益的意外收入,因為她已開始執行利益均分的合約協議;接著她主導了一種將團隊人才多樣化的方法,大家一起把餅做大。
瑪莉拿回了主控力!
我在全球各種組織中指導、培訓了超過四萬名高級主管、企業家和專業人士,我發現,每當你發現自己處在表現不佳的艱難情況時,潛在問題總是:你失去了主控力。
我們在許多方面變得無能為力;我們感覺自己被忽視、無人理會,或者無法對工作和個人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的人產生影響;我們可能會被主管解雇、忽視或不認可,或者遭到同事惡搞;我們無法說服決策同僚捨棄企業評分卡,實現真正的文化轉型;我們或許會感覺不受霸道老闆或難相處的家庭成員的尊重,或者工作量超出負荷;我們無法讓團隊成員符合我們的期待或尊重我們的領導;我們無法讓某個合作夥伴或朋友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不禁開始懷疑自己。
在工作中,我們往往會因堆積了太多待辦事項和持續的變動,而失去主控力;在職場和整體公司文化中,我們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而這些地方又充斥著待遇及升遷不公、微歧視和暴力等形式的傷害;在社群媒體上,我們有理由擔心自己會被封殺或抨擊;政治制度讓我們感覺自己的價值觀未受保護或遭到侵犯。
失去主控力並不表示你天生具有某種內在弱點,通常這意謂著你在乎—在乎能得到好的結果,在乎公正與尊重,在乎更高的利益。每個人都可能失去主控力,無論他在情感上有多明智或者有多大成就。我認識一位前陸軍上將,他兒子經常出言攻擊他,每天他都感覺自己是糟糕的父親,如同下一章將要探討的,我們甚至天生就有一種容易失去主控力的傾向。
失去主控力時,我們會盡一切所能找回它;我們會怪罪惹事者做了或者沒做什麼,盤算著如果有機會要對他們說些什麼;我們透過向他人發洩來尋求同情;我們猶豫著該留下還是離開,直到終於決定抽身;我們努力不藉由喝酒、用社群媒體麻痺自己或其他不健康的習慣來面對這情況。
來自朋友、家人或部落客的各種善意勸告要我們「放手、走吧、給一點時間、堅持下去!」這些忠告主要是鼓勵,無法真正為你注入力量。有人建議我們堅定不移地解決問題,或者繼續做一些行不通的事,卻沒有正視你的一些根本的東西遭到了否定,例如你的自我意識、你的忠誠、你的底線、你的願景、你對世界該如何運作所抱持的公正感,或以上皆有。
和這類情況纏鬥會干擾心理健康,造成我們在應付「事情忙不完」文化之外的更多精神消耗。我們甚至可能出現心理健康症狀,例如由於感覺缺乏控制感而引起的焦慮;或者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轉而開始對沮喪的自己生氣。來自昔日創傷的情緒和行為可能被重新觸發,當你感覺眼前的情況已無可避免,就可能出現創傷後症狀。
拿不出有效方法來駕馭這些場景會破壞我們的職業生涯,我看過許多人因為這樣而離開組織(或結束一段感情),或決定留下,不過只是應付了事,但這不是你的作風。此時會使我們開始避免與人合作,然後削弱了同事、朋友和家人之間的連結和信任。身為主管的人可能會招架不住,或只顧追求自己的工作進度,而不是為團隊效力。
失去主控力會摧毀夢想,扼殺樂趣。
無論個人或群體,我們比以往更有決心翻轉我們遇上的這類處境;我們受夠了因為別人的行為而懊惱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讓它限制我們的成功。隨著各種疫情相關狀況帶來的持續壓力、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對社會不公的遲來清算,我們的心理韌性也被消磨了不少。
我們將心理健康列入重大考量,而且優先選擇,能讓我們順利展開重要工作的環境。我們已準備好成為我們希望看到的改變力量,讓各領域的人生活都能得到改善。我們想追求比按摩、美甲或健身更長遠的效果,我們尋求一整套可用於緊要關頭的實用回應技能,以便推動我們的目標並體驗恆久的幸福。
擁有主控力是自我關照的終極形式,也是你想要的成功人生的根本解決方案。

1 2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