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你的優勢:平凡的人害怕焦慮,卓越的人善用焦慮

The Anxious Achiever: Turn Your Biggest Fears into Your Leadership Superpower

  • 作者:摩拉.阿倫斯-梅勒
  • 譯者:王瑞徽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4/05/13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332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39-8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職場工作術/心靈勵志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新上任的全球業務副總裁關上辦公室門,癱坐在椅子上,為了獲得這次升遷,他努力了好多年,所有人—領導團隊、他的家人、他的同事、他的朋友—都興奮極了。然而,他沒有預期或應有的快樂和成就感,卻充滿了憂慮、緊張和煩亂,而且異常恐懼。他難以擺脫一種感覺,就是他的新團隊和上司遲早會發現他可能無法勝任這份工作。
此一情節的不同版本每天在大大小小的職場中上演,當然,細節因人而異,但我們當中有太多人在工作中陷入焦慮。有些人是你料想不到的:著名科技企業的富豪執行長、頻頻出現在媒體上的連續創業者、你孩子學校的校長、擁有大批鐵粉的網紅、住在隔壁的小企業主……
或許也包括你。
你可曾發現自己被憂慮困擾,甚至為所有可能出錯的事害怕不已?你是否充滿雄心壯志和幹勁—但又經常左思右想,充滿焦慮,對許多事情耿耿於懷?你會不會有時覺得自己在狀況外,別人隨時都會發現你在假裝?你會不會不計一切避開某些情況,例如搭機或公開演說,即使這會讓你失去許多機會,或在事業中停頓不前?你可曾因為工作成果不符你的標準,而進行微管理或者把別人的工作重做一遍?這些只是焦慮在工作中出現並影響我們的幸福感和效能的眾多情況中的幾種。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區分了焦慮和恐懼,兩者的差異非常顯著:恐懼是「對明確可識別而具體的威脅所採取的適當、當下取向而短暫的反應」,而焦慮是「廣泛投注在某種普遍性威脅的未來取向、長期存在的反應」;焦慮可能會在威脅性狀況過後持續許久,甚至可能沒有具體原因。有時似乎說得通,有些時候也可能沒來由地突然出現。
那些天生容易焦慮的人,例如我,會有心理學家所說的特質焦慮(trait anxiety):它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就像人格特質。日常壓力源可能帶來脅迫感,因此也難怪許多人千方百計想要避開讓自己焦慮的事。持續或過度的擔憂是嚴重焦慮的一個決定性特徵,當這些感覺持續存在並干擾我們的日常活動、工作、學校作業和人際關係,它們可能表現出一種稱為「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的疾病。焦慮也可能是其他心理健康狀況的徵候,通常和抑鬱症、強迫症(OCD)、物質使用和閱讀障礙、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等學習差異,以及人格障礙有關。
據估計,全球有兩億八千四百萬人患有焦慮症,使得焦慮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心理健康失調。實際數字肯定要高得多,因為這些統計數據只反映了能獲得治療和接受診斷的人,最新數據顯示,我們的焦慮已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ental Health America)的調查發現,二○一九年到二○二○年尋求焦慮和抑鬱協助的人數增加了93%,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加劇了問題,但疫情過後卻帶來了更多焦慮。在美國,二○二○年四月到二○二一年八月間的焦慮和抑鬱發病率大約是二○一九年的四倍,高達38%美國人表示他們在二○二一年感覺到焦慮症狀。當美國主要公共衛生機構建議對所有六十五歲以下成年人進行常規的焦慮篩檢,我十分詫異,我常開玩笑說,如果你不焦慮,就表示你不用心。我們生活在一個螢幕每小時都會迸出各種全球和地方危機的時代,實現生活品質變得昂貴且充滿壓力。
針對職場心理健康的研究描繪了類似的畫面,非營利組織「心靈共享夥伴」(Mind Share Partners)所做的二○二一年工作心理健康報告顯示,76%全職美國員工表示自己過去一年裡至少經歷過一種心理健康症狀(高於二○一九年的59%),最常見的是焦慮、抑鬱和倦怠。
試圖兼顧工作要求和心理健康需求,通常意味著工作表現和心理健康都受影響。不受控制的焦慮會消耗我們的精力,破壞我們的專注力,並驅使我們作出拙劣、倉促和思慮不周的決定;它可能導致我們專注於錯誤的事,扭曲事實,並妄下結論,甚至可能引起身體上的痛苦和傷害。在較極端的情況下,焦慮會讓我們陷入強迫性的負面思考迴圈,使得我們停滯不前;它可能導致我們太過糾結於最壞情況的可怕後果的可能性,以致我們以及我們所領導的人,都僵在那兒。簡言之,不受控制的焦慮會讓領導者的效能變弱,進而降低聽他們指揮的人和整個組織的績效。最重要的是,它使我們不快樂—讓生活變得更艱難。
但焦慮還有另一面,那是當我們學會管控它並利用它的潛在優點時的情況。
我是一個患有慢性臨床焦慮症的領導者,我曾在美國總統大選、企業界和科技新創界的激烈環境中工作;我掌理過四個企業行銷部門,並一手建立了兩個大規模部門;我也是一位創業家,在二○一一年創辦了諮詢公司「女性線上」(Women Online),並於二○二一年將其出售;我在《哈佛商業評論》(已遷至LinkedIn)的「焦慮的成功者」(The Anxious Achiever)節目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商業Podcast之一,這令我難以置信;我撰寫書籍和文章,並經常為《財星》世界500強企業、聯邦政府以及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菁英大學進行關於領導力的演說;此外我也是主婦,有三個孩子。做到這一切的同時,我必須和臨床水平的焦慮以及週期性的嚴重抑鬱症搏鬥。
我知道有很多和我一樣的人—雄心勃勃、以事業為重的專業人士,他們在和心理疾病搏鬥的同時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正在讀本書,或許會認同這個群體,而「焦慮的成功者」一詞可能也會引起你的共鳴。焦慮的成功者很少靜止不動,無論是身體或頭腦;我們一向目標導向,放眼未來,極其認真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我們是一流的團隊成員,因為我們理所當然地加倍努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創造非凡的成果,因為我們始終追求卓越,並在我們所設定的任何挑戰中取得成功。
當然,純粹因為焦慮而逼自己拚命太可怕了,也根本撐不下去。但由於焦慮是一種情緒、一種可以學著去管理的一種內在狀態,你可以打造一種不受它支配的生活,事實上,你甚至可以學會信賴這種複雜的情緒作為一種忠誠的合作夥伴和領導優勢。
因為這正是成為一名焦慮的成功者的妙處:如果能將自己的動力和更大的目標結合起來,我們就能成就一切;如果能管控自己的焦慮並減少個人耗損,我們就能以無比的活力和獨創性來處理手上的工作。我們可以成為創造大膽變革的高瞻遠矚者,成為人們想要為之效勞的領導者,即使這麼做的時候內心是害怕的。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