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試閱
關於本書的流程
在此就再更詳盡地說明本書的流程。
在第一階段,首先要一邊想像自己想成為的狀態,並進行解開「思緒枷鎖」的動作。幾乎所有人都沒辦法立刻採取行動。由於很多事情都是在要挑戰時,腦內的某個枷鎖就會下意識成為阻礙,因此必須將那些枷鎖一一解開。
到了第二階段,就要設定你的「角色」,這是最重要的一環。一樣是角色,如果只是「開朗的角色」、「豪邁的角色」這種詮釋不徹底的「角色」,就會無法順利進行下去。所以,在此階段會相對深入地解說角色設定的方式。
第三階段要思考讓角色採取行動的方法。透過讓角色行動,角色形象就會越加固定,所以在這階段要按部就班地進行。
第四階段要思考「如何打造環境」。人類是脆弱的生物,就算做出一個角色、開始採取行動,也會隨著環境變好或變壞。
要說環境決定一個人都不為過。所以在此會說明要怎麼設定角色,投入一個不會太過勉強並能持續下去的環境中,也會傳授不只有正面迎擊,即使經由旁道亦能掌握良機的方法。另外,還會解說如何增加在網路社群上支持自己的人。
第五階段就是「推動故事的方法」。我將進行某種讓人生向前邁進的挑戰,稱作「推動故事」,並在此告訴各位具體方法。以故事來說,挑戰高難度的事,儘管會遇到失敗,但還是努力越過高牆的發展最好看了。但通常會讓人感到特別地恐懼和不安對吧?在此將從各個角度傳授跨越難關的方法。
終章要談論「故事沒有終點」這件事。一如「本書的使用方法」中所述,當下充實的狀態是最開心的,因此不是設定一個終點,讓一個故事開心持續地發展下去才是「故事思考」的本質。
那麼,這就進入第一階段吧。
解開思緒枷鎖,找出自己「想成為的狀態」
在邁入第一階段前,用了滿多頁數說明。話說在前頭,這本書基本上前言都會很長,因為如果先說明採用這種方法的道理,會讓人比較容易想像。
無論是正確的道理、奇怪的道理還是牽強的道理,在閱讀整本書時,我覺得還是要盡可能容易吸收書中所學比較好,所以才會用如此形式撰寫,如果覺得內容冗長,還請隨意跳過再繼續往下看。
那麼,總算要開始告訴大家實踐「故事思考」的具體方法了。在第一階段將針對無法採取行動的人傳授「解開思緒枷鎖」的方法。
如前述,不是要定下「想做什麼/想做的事(Do)」,而是「想成為什麼(Be)」比較好。因為要想像行動確實困難,但想像「想成為的狀態」其實意外簡單。
然而大多數人要做這件事時,想像都會不禁局限於相當現實的範疇內。以前我向一位前來商量的人說「如果沒有任何限制,請你寫下自己想變成怎樣」,結果對方給出的回答是「年收六百萬圓」。既然都說沒有任何限制了,要寫一千萬圓,甚至寫一億圓都不成問題才對,但思緒還是擅自決定了自己的極限。
我把這個稱作「思緒枷鎖」。所謂枷鎖,就是拘束手腳自由的東西。只要身上有這種東西,就會變成「追求一個對故事來說非常無聊的目標」,一點也不會讓人感到雀躍對吧。
所以說,第一階段正是解開思緒枷鎖,思考自己想成為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