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考:讓「過程」變得精采,專屬於你的人生設計術

  • 作者:古川健介
  • 譯者:江宇婷
  •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5/01/06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332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626-7397-99-2
  • 系列:邁向成功叢書
  • 規格:平裝/304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職場工作術/自我成長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想成為的狀態」才會給行動帶來影響
接下來將介紹如何具體說出「想成為的狀態」……不過在那之前,先來談談為什麼要自己掌握「想成為的狀態」,並具體說出來的重要性。
因為比起「過去累積的經驗」,「未來想成為的狀態」對現在的行動才會帶來更大的影響。
許多人都容易產生「因為有過去累積的經驗」才有現在的自己的想法,覺得「因為直到昨天都是這麼做,才會有現在的自己」。
這是在學校教育中也常被教導的事情,像是「每天念書學習的努力不會背叛自己」、「至今累積的經驗都不是白費」,常會聽到師長這樣說對吧。所以會讓人認為這種想法沒有錯。
但比起過去累積的經驗,其實設定好「未來的狀態」對現在的行動才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

只要想像一下,就會發現這邏輯其實很簡單。

假設有人「十年來每天都在打棒球」,十年來都一直這麼做,考慮到過去累積的經驗,那個人今天應該也會打棒球對吧?

然而,要是那個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認真產生「未來想成為職業網球選手」的念頭,那會變成怎樣呢?今天恐怕就不會去打棒球,而選擇練習網球了。

人類常會隨著惰性去做過去一直在做的事,所以會覺得過去的自己似乎給現在的自己帶來較大的影響,然而實際上是未來想成為的自己,才會給現在的行動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像這樣決定了「未來想變成這樣」的狀態之後,也會跟著定下現在該採取的行動。
無論以前多麼不認真念書,產生「想考進東大」念頭的人,現在就會開始念書了吧。「未來想成為富有的成功人士」的人,就會朝著這個目標採取行動才對。


具體說出「想成為的狀態」
由此可知,過去累積至今的事情,其實不會對自己現在的行動帶來影響。但未來「想成為的狀態」,會對自己現在的行動帶來影響。
當然,我並不認為過去都是白費。就方才的例子,十年來都在打棒球的人所練就的基礎體能以及棒球經驗,想必會在那人以職業網球選手為目標時成為助力。

然而就算對一個至今都沒在念書的人說「念書是要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就算現在才開始認真也沒用吧?」,只會讓對方幹勁頓失,更不想念書了對吧。所以「決定好未來想變成怎樣,再回推並改變自己現在的行動」比較合理。

應該也有人想,「但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沒特別做些什麼,一定沒望了吧……」。

請試著照道理思考看看。首先,「無法改變過去」是不爭的事實。除此之外,「既然要做些什麼,就要趁著年輕的時候開始採取行動才最有利」更是自明之理。從這兩點看來,「後悔沒去做」是無謂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在決定對未來的想像之後,就即刻展開行動」也比較合理。
假設現在三十歲,努力個五年達到某項成就,如果可以活到約一百歲,剩下的人生還有七十年的時間。如果現在什麼都不做,剩下的那七十年將一直想著「啊~早知道三十歲時去做就好了」、「天啊,早知道就算從四十歲才開始做也好」之類的事。

所以「就是因為以前什麼都沒做……」的這種心情還是忘掉比較好。
即使如此還是會有人想「不不不,事到如今我不管做什麼都太遲了」,因此我再介紹一個具體事例。

棒球選手達比修有先生曾在訪談中說過這樣的話。達比修有先生似乎在某場比賽結束後,覺得「我要是再這樣下去就會被降為二軍選手,必須有所改變才行」。那時他好像產生了「至今約二十年來的人生轉瞬就過去了,到時想必也是一瞬間就會變成四十歲了吧」的想法。
在這狀況下,他想像了要是當自己四十歲時被職棒球隊開除,在沒有任何工作狀態下,神明突然現身對他說「給你一次回到二十歲的機會」的話會怎麼做?一旦試想「假設現在就在神明的幫助下,回到二十年前,那我該怎麼做呢?」,便得出「絕對會很努力吧」的結果,因此湧現了幹勁。

結論來說,就是「具體說出未來想成為的自己,並改變現在的行動就好」的意思。

話雖如此,問題就在於「要開始做一件事情,需要強大的動力,大多數人就算想做也只是三分鐘熱度」。所以在此要教各位在解開思緒枷鎖的同時,還能湧現想成為的狀態的具體辦法。
1 2 3 4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