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烤焦了

In a Sunburned Country

  • 作者:比爾.布萊森
  • 譯者:林靜華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3/04/03

  • 定價:250元
  • 優惠價:79198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1942-9
  • 系列: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美國文學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繞著邊邊走透透

第二天上午我們起個大早,往偉大的尤魯汝出發。愛麗斯泉可以等。

尤魯汝和愛麗斯泉在一般人的想像中有著分不開的複雜關係,幾乎每個人都以為兩者相距很近,殊不知兩地相隔近三百英里。尤魯汝的光環來自它孤立在一片遼闊的荒地中,但這意味著你必須真的想看它;它可不是你去海灘途中可以在路邊看到的東西。不過,同樣的,當你甫完成千里長征穿過不毛的荒地,又何必在乎多開五個小時車才能證明澳洲中部是多麼荒涼空曠。

一直到一九五O年代以前,除了一些意志堅定的觀光客外,大部分人仍無緣一睹艾爾斯巨岩的廬山真面目。一九六O年代末期,每年到此一遊的觀光客不到一萬人,如今尤魯汝平均每十天就湧進這麼多人。它甚至有機場,以及應運而生的度假村尤拉拉(Yulara)。尤拉拉客滿時是北領地的第三大社區,距離艾爾斯巨岩只有十二英里,因此我們先在那裡停車要房間。這個社區基本上是由一條環形道路構成,中間蓋滿了供人住宿的設施,包括露營區、自助旅社,以及豪華的度假飯店。

因為沒別的事可做,我們這五個小時開車時間多半用來擬定這一天的計畫。首先當然是下午輕鬆自在的遨遊巨岩,然後再開車到處看看,少不了在飯店的游泳池泡泡水消暑,在陽台上喝杯清涼飲料,一面欣賞夕陽餘暉照射在巨岩上散發出紅色的光輝,這正是它最著名的地方。或者在沙漠中散個步、伸伸腿,看看野狗、沙袋鼠和袋鼠,最後再坐在星光下吃一頓精緻美味的晚餐。畢竟,我們在短短兩天半中開車走了三百英里,理應享受一點沙漠的豪華待遇,因此當我們的車子離開公路,轉進尤拉拉的勢力範圍時,我們的情緒確相當亢奮。

我們先直奔『內陸拓荒者飯店』(Outback Pioneer Hotel),它的名稱聽起來應該是價格適中,難保它不會有車輪做的吊燈和隨你吃到飽的自助餐。但當我們接近時,發現它是一家相當大、裝潢美輪美奐的大飯店,而且生意興隆。門口兩部大巴士不斷卸下一車又一車的行李,到處人擠人,都是白頭髮、梨形身材的中老年人,不是站在旁邊斜眼看人就是拿著照相機和錄影機拍照。亞倫讓我在門口下車,我慢慢走進去詢問價錢。大廳如此喧鬧讓我感到意外,今天是上班日的午后,又是旅遊淡季,這裡面已經像個馬戲團,櫃臺則令人想起遊輪的報到站。我問櫃臺的人發生什麼事。

『沒什麼,』他說,『平常就這樣。』

『真的?』我說,『即使是淡季?』

『這裡已經沒有淡季了。』

『你知道還有房間嗎?』

『恐怕沒有了,現在只剩「沙漠花園」有房間。』

我謝謝他,急忙上車。

『有問題?』我上車時,亞倫問。

『房間很差。』我說,不想嚇他,『咱們再去試試「沙漠花園飯店」,那裡好一點。』

『沙漠花園』比『內陸拓荒者』更大、更氣派,幸好人少得多,只有一個人,大約七十多歲,站在我和櫃臺中間。我進去時剛好聽到櫃臺職員對他說:『一個晚上三百五十三元。』

我聽了硬生生嚥下一口口水。

『好吧,』老先生用美國口音說,『房間多大?』

『對不起?』

『房間有多大?』

櫃臺職員一臉錯愕,『呃,我不大清楚它的實際面積,那是一個大房間。』

『那是什麼意思,「大房間」?』

『就是比標準房大一點,先生,您要不要先看一看?』

『不用了,就簽吧。』老先生說,彷彿櫃臺職員耽誤了他的時間,『我們要趕去看巨岩。』

『好的,先生。』

當他簽名時,他又一連問了許多問題。巨岩在哪裡?去那裡要多久時間?飯店內有沒有雞尾酒廊?在哪裡?晚餐幾點開始?從餐廳能看到巨岩嗎?從餐廳看好不好看?游泳池在哪裡?有哪幾個門可以通到游泳池?哪幾個門?電梯呢--電梯在哪?哪裡?

我不悅的看著錶,快要下午兩點半了,我們還沒找到房間。時間一分一秒飛逝。

『這麼說它很好看囉,這個巨岩?』老人輕浮的說。

『對不起?』

『巨岩,它值得這麼大老遠來看?』

『啊,以岩石來說,先生,我想你可以說它是一等一的。』

『哼,最好如此。』那人陰沈的說。

這時他的妻子過來了,令我吃驚的是她也開始問一大堆問題。這裡有沒有美容院?幾點開?去哪裡寄明信片?禮品店收不收旅行支票?我的是美金旅行支票,行不行?寄到美國要多少郵費?房間內有沒有電熨斗和燙衣板?你說禮品店在哪裡?我的大腦呢?你看見我的大腦了嗎?它和一粒很小的核桃一般大,而且從來沒用過。

最後他們終於磨磨蹭蹭的離開了。櫃臺職員轉向我,以遺憾的口氣告訴我,最後一個房間已經被前面那位先生拿走了。『青年旅社也許還有空位,』他說,頓了一下,『要不要我替你查查看?』

『好的,謝謝。』我喃喃說。

他查了一下電腦,苦著臉說:『沒有,恐怕連那邊也都滿了,很抱歉。』

我謝過他,走出去。亞倫靠在車上,臉上帶著期待的表情,一看到我,期待的表情立刻不見了。我把情況向他說明,他一臉沮喪。

『那不能游泳了?』他說。

我點頭。

『不能在陽台上喝酒了?不能看夕陽照射在巨岩上?沒有鵝絨枕頭的豪華客房?沒有浴袍和叮叮噹當的迷你吧?』

『浴袍反正都不合身,亞倫。』

『不全是這個意思,』他明明白白的注視我,『總之,我們……?』

『再開回愛麗斯泉。』

他把焦點移到遠方,心裡盤算著。最後他說:『好吧,我看我們最好趕緊去看這個天殺的石頭是否值得來回開六百英里。』

果然值得。

這裡要提到一點有關艾爾斯巨岩的心理狀態。當你最後總算抵達目的地後,通常你已經有點厭煩了。

使你與它相距有千里之遙,一天至少也會看到它個五、六次--從明信片、旅行社的海報、禮品店販售的攝影集--而且你越接近它,它的曝光率就越高。因此當你把車開到公園入口,繳交每人十五澳幣的入園費順著道路前進時,你心中早已明白,原來你不遠千里長途跋涉來看的,其實是你早已看過千百回的東西。其結果是:當你越接近這塊聞名遐邇的巨石,你的情緒是壓抑的、毫無期待的,甚至是悲觀的。

然後你看見它,你的心情立即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

眼前,在一片令人難忘的、壯觀的空曠中,矗立著一塊莊嚴、雄偉、無與倫比的巨石。它有一千一百五十英尺高,一‧五英里長,周長五‧五英里,沒有在攝影集中看到的那麼紅,但其他各方面都超出你的預期。事後我曾經和許多去過的人討論到這件事,他們幾乎都一致同意,在快接近尤魯汝時都感到身心俱疲,離開時卻都帶著難以言喻的興奮。倒也不是它比預期中更大、結構更完美,或者迥異於你在心中構築的印象。恰恰相反--它和你預期的一模一樣,你對它的認知與月曆或攝影集封面無關,你對這塊巨石的瞭解有更重要的依據。

你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無法明確表達你對它的熟悉--一種很難說清楚的熟悉。彷彿是長久蟄伏在你記憶深處的某個沈積的角落,某個細微的DNA片段被觸動了。它是一個細微到無法察覺或解釋的動作,但是你明確的感覺到這個龐大、沈思、催眠般存在的巨石和你有著物種方面的重要關係--即使是只有蝌蚪般一丁點大的關係--以致你的造訪絕非偶然。

我這樣說只是表達一種感覺。另一個讓你震驚的想法--讓我震驚--是尤魯汝不僅是非常雄偉的巨石,也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巨石。此外,它的外表極為特殊,堪稱是地球上最容易一眼認出的巨石。我沒有特別的意思,不過假如你是個宇宙旅行家,有一天你在太陽系遇難,那麼最明顯的救難方位將是:『到第三個星球,繞一圈,看到一顆大石頭就對了,一定不會錯過。』假如想從地球上挖出一艘十五萬年前從Zog星系墜毀的太空船,到這裡來挖準沒錯。我不是說我期待這種事發生,我完全沒那個意思,我只是猜想,假如我要尋找一艘遠古時代的太空船,我會從這裡開始找起。

亞倫似乎也有相同的感受,『很詭異,不是嗎?』他說。

『哪裡詭異?』

『說不上來,看著就覺得詭異。』

我點頭。它確實給人詭異的感覺。這種感覺和乍看之下那種說不出的熟悉感所帶來的震驚不同,同時,不管你怎樣靠近它,都會對它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忍不住一直看它;你的視線一刻也不想離開它。你越靠近,越被它吸引。它的表面比你想像中更多坑洞,形狀也不那麼規則,有許多刻痕和波浪狀的縐折。你知道你可能會花許多時間--搞不好賣掉房子,搬來這裡搭個帳篷住下,以便好好研究一番--只為了看這塊巨石,從各個角度看它,永不厭倦。你可以預見到你頭上梳著一支花白的馬尾,打著赤腳,身上掛著叮叮噹噹的東西,衣衫襤縷,緊跟在比你年輕許多的觀光客腳邊,告訴他們:『最神奇的是,它每天都有不同的面貌。你懂我的意思吧?它是一塊隨時在變的巨石。對了,朋友--你用手去摸摸看,很詭異,它是個詭異的東西。喂,順便問一聲,你有沒有大麻或一點零錢?』

我們在幾個不同的地方停下來,包括可以爬上去的地方,下車看個究竟。爬上巨石得花數個鐘頭,而且要消耗不少體力,我們很自然的打消這個念頭,再說這條路線當天下午也已封閉了。由於有太多人在爬上巨石時體力不支中途暴斃,有關當於遂於天氣太熱時封閉攀登道路。今天就是。即使天氣不那麼熱,也有許多人因為不小心或轉錯彎而惹來許多麻煩。前一天便有一名加拿大人爬上一塊岩架後進退不得,勞動救難人員把他救下來。一九八五年,澳洲政府將巨岩的所有權歸還給當地的原住民Pitjantjatjara族與Yankunyjatjara族,他們非常憎惡觀光客爬上巨岩(他們被原住民稱為minga,螞蟻也。)我個人倒不認為原住民這種態度不對,這是他們的聖地,我認為也應該是每個人的聖地才對。

我們在旅遊中心停下來喝杯咖啡,觀賞表演。演出的內容都是在闡述土著神話中的黃金時代--原住民對於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的傳統觀念。可惜在歷史觀與地質觀上缺乏創見,這令我十分失望,因為我很好奇尤魯汝為什麼會在那裡。為何偌大一塊巨岩會憑空出現在這樣一片遼闊的平原?後來我從一本書中讀到,尤魯汝在地質學上叫『波恩哈特』現象(bornhard,或稱島山現象):當其他岩石都隨著氣候的轉變而消失時,唯獨它存留下來。波恩哈特現象並不多見--前面提到的『魔鬼彈珠』便是小規模的波恩哈特現象--但是地球上其他地方都沒有這麼巨大的單一巨岩,以如此戲劇性的姿態與對稱存在。他已經有一億年的歷史了。去看看吧,朋友。

我們在返回寂寞公路前又去做最後一次的巡禮。我們已經在它身旁逗留兩個小時,卻仍嫌不足。當我坐在車上轉身看著它在背後逐漸縮小時,我心裡明白我永遠都會覺得看不夠。這樣想竟然使我打從心底感到安慰。

無論如何,我都會再回來。我十分肯定。下次我一定要帶個精良的金屬探測器來。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