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骨頭的女人

Cross Bones

  • 作者:凱絲.萊克斯
  • 譯者:談清華
  • 出版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06/08/10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277
  • 優惠期限:2025/12/31止

  • ISBN:978-957-33-2258-0
  • 系列:CHOICE系列
  • 規格:平裝/440頁/14.8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
  • 分類:推理.偵探小說
好書分享:
內容試閱
我的工作便是從一具具被燒焦的、包得像木乃伊的、變形的,或已腐爛的屍體中找出任何可辨識他們身分及曾刻意被抹滅死因的蛛絲馬跡,我常使用這間有特殊通風設備的驗屍室,但即便如此,今天早上室內仍充滿了腐爛的氣味。
不管氣味有多臭,驗屍室裡通常總是有人忙進忙出的把屍體搬進搬出。不過此時房間裡只躺著維文‧費里一具屍體。
房間裡內還有別人:拉蒙斯、他手下的驗屍官麗莎、一位警局派來的攝影師、兩位穿制服的人,另外還有一位身材高0,臉色比豆腐還蒼白的魁北克省警署重案組警官。
其實我認識這位魁北克刑事警官,而且還很熟。他叫安迪‧萊恩,六呎二吋,髮色枯黃,有雙維京人的藍眼睛。
我們點頭致意。警官萊恩,人類學家唐普,幸會。
房間內其實有點擠,其他四位非工作人員只能肩並肩站在屍體腳前。
我快速掃視這排人牆,都是男性,其中兩位約五十五歲,另兩位大概快七十歲。他們都是深色頭髮,戴眼鏡,留鬍子,穿黑色西裝,頭頂還有猶太小帽。
這幾位排成人牆般的大男人帶著打量的眼神看著我,八隻手全部握著放在僵硬挺直的背後。
拉蒙斯拉低口罩,把我介紹給這四位仁兄。
『由於費里的狀況特殊,我們需要人類學法醫的協助。』
四人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布蘭納博士是骨骼專家,』拉蒙斯用英文解釋,『她很清楚各位的特殊需求。』
除了小心翼翼蒐集血液和身體組織等檢體外,我不知道他們還有什麼特殊需求。
『很遺憾發生這樣的事。』我說,一邊把資料記錄夾板靠在胸前。
四個大男人嚴肅地點點頭。
他們的遺憾就躺在中間。屍體用塑膠布包裹後放在解剖台上,解剖台下及四周也鋪著塑膠布,旁邊有台推車,上面放著空試管及大小不等的瓶子等容器。
衣物在送到驗屍室前已取下,屍體已清洗乾淨,上面看不到任何傷口。兩個大紙袋平放在櫃檯上,我想拉蒙斯已在費里的手上做過了彈藥或其他證據的檢驗工作。
八隻眼睛隨著我俯身檢驗屍體,第四號觀察員並將手緊握在褲襠前。
維文‧費里可不像是上星期才剛死的,他的眼球變黑,舌頭呈紫色,皮膚交雜著橄欖和茄子的顏色。內臟膨脹,陰囊腫脹得像海灘球。
我看著萊恩,想聽聽他的看法。
『儲藏室內的溫度將近華氏九十二度。』他說。
『怎麼會這麼熱?』
『我猜可能是貓把溫度調節器碰掉了。』萊恩答道。
我很快地計算一下,華氏九十二度,大約攝氏三十五度左右,難怪費里的屍體會腐爛成這樣。
但溫度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肚子餓的時候,就算謙謙君子也會焦躁不安,要是再繼續餓下去,不管誰都會抓狂。本能超越道德,吃飯皇帝大。就是這種覓食的本能驅策著群居動物、掠食者、火車駕駛及足球員的生活。
一旦餓急了,小貓也會變惡虎。
事情真是有點棘手。
我繞著屍體走動。
費里的左顳顱和側顳顱骨怪異地伸展開來,雖然我看不見頭顱後方,但他的後腦明顯曾遭撞擊。
我戴上手套,將兩指伸入顱骨進行觸診,骨質已腐爛如泥,只剩下薄膜般的頭皮勉強將頭骨連在一起。
我將頭放下,接著檢查臉。現在很難想像費里生前到底長什麼樣子,因為他的左臉已萎縮凹陷,牙齒也縮進骨頭下,只剩下螢光筆畫出的牙齒標線閃著微光。
雖然臉部腫脹而且變硬,但費里的右臉大致完整。
我直起身,思考著如何將這些拼湊出完整的畫面。儘管高溫加上腐敗氣味,但貓群卻未進犯費里的右邊鼻子和臉部以下的身體部位。
現在我終於明白拉蒙斯為什麼需要我了。
『左半臉上有道傷口?』我問他。
『對,另外一道傷口在頭骨後面,因為傷口嚴重化膿,所以無法做彈道比對。』
『我需要完整的顱骨X光片。』我對麗莎說。
『要定位拍攝嗎?』
『所有角度都要拍,還有,我需要顱骨。』
『不可能的,』第四號觀察員突然清醒似的說:『我們有過協議。』
拉蒙斯舉起一隻戴手套的手,『我有責任釐清真相。』
『你承諾過不會讓他身體的任何一部分被留在別的地方。』發話的這個男人雖然有張燕麥色的臉,但兩頰卻有著粉紅花苞似的紅暈。
『除非情況絕對必要時。』拉蒙斯仍企圖說服他。
第四號觀察員轉頭看他左邊那位,第三號觀察員先是抬起下巴,然後垂目凝視著屍體。
『聽他說吧。』這位教會長老的聲音低沉,耐心等待著。
拉蒙斯轉向我。
『布蘭納博士,請繼續檢驗,並請將頭顱和其他未受外傷的骨頭歸回原位。』
『拉蒙斯博士,這……』
『如果還是行不通,我們再重回正常檢驗程序。』
我一點也不喜歡有人在旁邊告訴我如何做好我的工作,也不喜歡無法取得需要的資料和線索,或是不依照標準程序工作。
但我真的喜歡而且真心尊重拉蒙斯先生,他是我所認識最優秀的病理學家之一。
我看著這位上司,這位老先生以幾乎無法察覺的動作輕輕點頭對我表示『聽我的,沒錯。』
我將眼光轉向正俯看著維文‧費里的幾位男士。我能從他們每一位的臉上,看出他們的心情正因猶太教義和情感的拉扯而變得複雜。身體是不容侵犯的神聖殿堂,但又同時是吃喝拉撒的工具。
從他們的臉上,我都能看到失去至親之痛。
就像我剛才聽到的啜泣聲般苦楚。
『當然,』我靜靜地答道:『等你準備好要檢驗頭骨時,再打電話給我。』
我瞄了萊恩一眼,他眨了眨眼,警官萊恩瞬間變成了情人萊恩。
我要離開驗屍室時,仍能聽見那女人的啜泣聲,她的同伴則安靜了下來。
我有些遲疑,不知該不該介入他人的痛苦。
是這樣嗎?或者這只是逃避的藉口?
我經常目睹悲痛,親屬們突然發現他們摯愛的人永遠回不來的事實,那種椎心之痛外人難以體會,餐桌上將永遠少了一位共享美食的人,平常一起談笑的人再也不會說話了,再也聽不見他說的故事。凡此種種都是我常面臨的場面。
雖然我了解這些痛苦,卻無能為力,我是外人,是旁觀者,是飛機墜毀、火災或槍擊等災難事件處理善後的人。我屬於救護車警笛鳴叫聲,黃色警戒線圍起來的禁區,以及拉上拉鍊的裝屍袋的世界。
心中雖湧起如潮的悲痛卻無能為力,我痛恨這種無力感。
1 2 3
延伸閱讀

© 2023 皇冠文化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敦化北路120巷50號 電話:(02)2716 - 8888 統編:86008945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服務信箱:service@crown.com.tw